对于消费行业,以前看的比较少,最近花了不少时间看了一些内容,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记录一下,也作为分享,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一般情况下,对于消费品来说,认为是典型的弱周期属性行业,因为很多消费品的必需属性或者长期看有必需属性,导致长期的需求稳健的增长,需求跟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是比较弱的。
但是这一次伴随着的暴涨,带来的成本的短期的急剧上涨,导致成本前期不能有效的传递,从而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行业的景气度的幅度的变动剧烈,个股大幅杀跌,带来的机会也是比较明显。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必需品来说,我认为是可以作为货币使用的。在战争年代,物物交换,粮食或者食物,或者必须的纺织品,棉麻布等都是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使用,在货币诞生以前,这种属性更加的显著。所以对于必需品,我觉得赚的就是货币超发叠加的公司的本身的成长性的钱。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消费股都是典型的大牛股,基本跟着CPI甚至超过的速度,长期年化增长。
在这个基础上,消费品选择的话,我就更加重视必需性,垄断性,以及可提价的弹性。
必需品或者类必需品是长期能够跟着通胀甚至超越通胀的,那么我只要在一个不差的时间点去买这个行业,长期看,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还有一点是,必需品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进行转嫁成本,维持长期相对稳定的ROE水平,而且价格一旦上去后基本上下不来,这跟典型的家电等可选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不用太担心营收的影响,也不太担心长期的利润。一旦成本开始回落,基本上可以吃到一大波涨价的红利。
垄断性很简单,任何一个行业或者公司只有垄断才能形成垄断利润,垄断是我进行转嫁的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基本上能够长期存活的公司,都在行业有较为充分的话语权。如果没有垄断,大家相互竞争,提价的时候会担心失去市场份额的,尽管这种事情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出现就是灭顶之灾。一个行业一旦形成垄断,也基本上可以伴随着通胀持续的走高,不停的转嫁成本,长期看一些奢侈品行业是比较典型的。
提价弹性,比如食盐,有垄断性,也有必需性,但是可提价的弹性太弱,基本上都是国家管控很难一下提价非常多,这些行业就需要相对谨慎一些。有些行业或者公司对于成本的转嫁可能刚好覆盖成本上涨,有些公司能够超越成本,这当然是基于公司本身的竞争格局来看的。提价的弹性大,意味着底部出清,行业反转,等到行情景气度高点的时候,会有更高的营收,更多的利润,自然会有更大的涨幅。
从这轮提价,可以看到,具备垄断地位的最先开始,,,康师傅,伊利等一大批企业,接着是国内的以及,行业的竞争格局一目了然。伴随着电力,原油进一步的走高,国内消费品提价潮,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