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同 (1882—1961),名文厚,字厚同,别号半醉老农,运城市盐湖区郊斜村人。光绪二十一年(1903)考人甘肃省武备学堂,以优良的学业受到师长器重,毕业后被保送到湖北省武备师范学堂深造,在那里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基本内容
刘厚同
刘厚同 (1882—1961),名文厚,字厚同,别号半醉老农,运城市盐湖区郊斜村人。光绪二十一年(1903)考人甘肃省武备学堂,以优良的学业受到师长器重,毕业后被保送到湖北省武备师范学堂深造,在那里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民国元年(1912)1月,刘厚同组织和领导了甘肃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的反清起义,任甘肃军政府陆军部长兼总招讨使。后返回故里,任山西学生军总教练、军士学校校长。次年担任北洋政府京畿卫司令部高级参谋,民国5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时,为黎的一等侍卫武官。民国11年(1922)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曹锟部中将衔西北路军总指挥。民国17年(1928)绥远建省,刘厚同出任该省稽察处总办。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请刘厚同出任热河省主席,他坚辞不就,避居天津,以卖字为生。刘厚同多次上书蒋介石,反对不抵抗政策,他针对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提出“攘外便可安内”,主张与日军打“持久消耗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攻守之策。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厚同任傅作义的上将衔顾问,但未到职视事。
刘厚同是傅作义将军的密友、智囊。民国37年(1948)2月,傅作义曾到天津拜访刘厚同,询问刘对时局的看法。刘对傅说:“军事为政治服务,政治为军事之本。自古没有政治不修明而军事能胜利者。蒋介石今政无不弊,官无不贪,我看其政权不会有一年半的寿命了。”傅对刘的看法表示赞同。同年10月,刘厚同接受中共地下党的委请,来到北平。傅作义安排刘住在华北“剿总”司令招待贵宾的联宜社。刘到北平后,地下党立即派杜任之、崔月梨和其取得联系。杜任之告诉刘,他从胞弟杜敬之(时为北平惠民医院院长,任傅总部参议)口中得知,傅受蒋介石严令,派出一支快速部队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杜说:“宜生(傅作义的字)此着甚蠢,中共的首脑机关岂能无重兵警卫,偷袭断难成功。即使取得某些胜利,他的部队损失也不会小。更主要的是此举必然加深中共的恶感,断了和谈之路。请你尽快告诉宜生,命令部队立即撤回。”刘厚同应杜的要求,马上给傅作义写信,指出:“孤军深入,兵家所忌,希速下令撤回,以保平安。”一日后刘厚同从傅作义女儿傅冬菊(地下党员)那里得知偷袭部队并未停止前进,且前锋已过清风店。便再次致函傅作义:“沈阳不守,平津艰危,尚可分兵援晋乎?闻贵军仍在前进,传言已过清风店,远袭无后援,窍谓愈深入,其险愈巨。现前锋无论进至何地,敢希严令迅予撤回。否则,终必有悔,千万千万,即颂恬和。”此时,由傅部九十四军军长郑廷锋率领的偷袭部队已进至定县、安国一带,在那里受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傅作义遂下令撤回。
面对蒋介石败局已定的形势,傅作义心情矛盾,难下决心。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地下党要求刘厚同向傅作义伸明大义,陈清利害,珍惜他自己爱国抗日的光荣历史,和平解放北平,保护文化古都人民生命财产,为中国人民再立一功。杜任之说:“就国共两方对峙来讲,也可以叫做起义。与中共和谈,和平解放北平,宜生也不失一位英雄嘛!”刘厚同认为,解放北平问题可用辛亥革命的方式,由傅作义发一个起义通电,同时在华化实现和平,然后促成全国和平,继而召开政治协商会义,按照中共中央的主张组成联合政府。杜任之、崔月犁觉得,要紧的是先让傅作义与中共接触,进行和谈,再根据形势的变化协商具体方案。两人对刘厚同说:“首先在北平实现和平,这对国家、对人民、对傅将军本人都有好处,请你努力劝说傅作义。”
刘厚同来到傅作义设在北平西郊的“剿总”司令部。傅首先问道:“锦州失守,东北国军已成瓮中之鳖,局势令人担忧,先生有何高见?”刘答曰:“春间我曾说过,蒋政权恐无一年半寿命了。现东北难保?中原残破,天下为谁之有已清楚了。你居华北五省重地,正在民命倒悬之时,似应速有决策,以慰四方之心才是!”刘知傅心情沉重,进一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务之急莫过于提倡和平。我看此后国事不能再乞灵于战争,应以政治解决为宜。从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考虑,你当顺潮流,应民心,首先举起和平大旗,号召全国,我看各地会群起而响应之。”11月中旬,傅作义下了与解放军和平谈判的决心。
傅作义虽已下决心与共产党和谈,但思想上仍然顾虑重重。中共地下党又让刘厚同转告傅作义:只要让共产党和平接管北平,他就是为人民立了一大功,共产党是不会亏待他的。刘厚同在与傅作义交谈时这样说:“商汤与周武原为桀、纣之臣,后来他们发动了伐桀、纣的战争,后世非但不视他们为叛逆,反以圣人赞美之。忠心要献给人民的事业,绝非忠于某氏;现为民主社会,民众有权罢免国家元首,官吏言忠,当以人民公意为准。蒋氏政权需要改造,人民希望和平,你循潮流,顺人心,起而倡导和平,人民箪食壶浆迎之忧恐不及,谁还会说你是叛逆呢!”刘厚同的一席话,说得傅作义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民国37年(1948)12月14日,傅作义派人出城与解放军平津前线负责人接触谈判,但仍想保存自己占领的地盘和军事实力,想与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刘厚同在同中共地下党交谈中,也明确地转达了傅的这种意向。毛泽东主席在给解放军平津前线领导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与傅谈判必须以他们放下武器为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给傅以宽大待遇。双方这一巨大的差距,就造成了边谈边打的局面。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华北兵团包围张家口,发起平津战役;12月5日,傅的嫡系主力三十五军被包围于新保安地区;12月22日,新保安解放,三十五军被歼,军长郭景云自杀,同时,傅部一○四军、十六军在怀来一带被歼;1949年元月15日,解放军攻克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至此,傅的嫡系主力基本丧失殆尽。杜任之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去让刘厚同劝傅丢掉幻想,切莫坐失良机。
12月中旬的一天,刘厚同赶到中南海去见傅作义。傅心情沉重,道:“这下我的政治生命算完了。”刘不同意傅的说法,答道:“我看不见得,旧的完了,可以开始新的。宜生,你要认清形势,继续下决心走和谈之路。”刘厚同顿了顿接着说:“蒋要你南下,万不能从,去了只能使北方子弟与他同归于尽。现北平陷于重围之中,南下无路,西退亦不可能。时至今日,切不可三心二意,胡思乱想,还是顺应人心,和谈为上,现在咱们的谈判资本虽不如初,但和谈一成,北平免遭战火,保住千年文化古都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还是深得民心的。中共历来说话算数,咱们还是有光明前途的。时不我待,万不可一误再误。”刘厚同的一席肺腑之言,使傅作义当即决定再次发电毛泽东主席,准备再派代表前往谈判。
1949年元月7日和16日,傅作义又两次派代表与解放军平津前线领导人谈判,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31日,解放军首批警卫部队入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刘厚同被选为天津市第一至第四届人大代表,市第一至第二届政协委员、常委。市政府安排他为文史馆馆员,后又任房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