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2022-2023:SMG纪录片中心的「新纪实」与「新高地」

2022年,对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而言,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收视稳居前三——

这一年,中心在东方卫视有了一个「新纪实」的固定时段,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时段基本稳居省级卫视22点后节目收视率前三,其中排首位的比例超过70%。

大奖拿到手软——

在国内,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悉数收获囊中;在国际,获得亚洲电视奖两项大奖、美国泰利奖三项大奖、亚广联电视观点奖组委会特别推荐奖。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正在成为中国非虚构类视频内容创制的一片高地。

为什么能有如此成绩呢?为什么能成为产业高地呢?

因为,今时今日的它,已然成了一个「全面手」——

既有古朴情怀,又有新式玩法;

既有国内土壤,又有国际视野;

既非常主流化,又非常市场化。

既有古朴情怀,又有新式玩法

即使是在纪录片行业,也会有流量的高与低、题材的热与冷、风格的大众与小众之别。

如果按照数据规律,按照流量密码,是可以炮制相对容易出来的纪录片作品的。但是,中心理想中的高地,不是纪录片工业生产的高地,而是纪录片人文精神的高地——

「如果仅仅按照收视率、按照流量的话,很多探索,你就没法做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说,「这片高地,我们是要给多元化的题材、风格、手法、人才而创的高地,你可以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哪怕不那么成功。」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

坚守这种多元化,就是中心最为质朴、最为传统的纪录片情怀,他们希望,能给那些也许目前流量低的、题材冷的、风格小众的纪录片,一些生存空间、一些探索时间。这才是中国纪录片,道路不会越走越窄的生命力之所在。

志向是古朴坚守的,探索却是求新求变的。

2022年,中心尝试了一系列为创建这篇纪录片新高地而努力的新动作——

一方面,他们在集团内部打通与东方卫视的合作,在每周二晚上10:00成立了一个「新纪实」时段。

所谓「新纪实」的「新」,一是新在题材。以多元化为理念,这一年中,「新纪实」上线了各种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作品,现实题材的《人生第二次》、主旋律的《十年逐梦路》《红色学府》、国际传播的《行进中的中国》《永远的行走》、体育类的《走出荣耀》《冰雪梦启程》、自然人文类的《武夷山 我们的国家公园》《太湖之恋》《草原,生灵之家》......

二是新在人才。它为纪录片新生力量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尤其是不拘一格的新生力量,可以是擅长历史的、擅长社会的、擅长人文的、擅长自然的、擅长国际传播的,这里允许百花齐放。

与以往纪实节目时段不同的是,「新纪实」提供了一个拉通一年且能不拘一格的纪实时段,成为一个各种各样优秀纪录作品「上星展播」的重要窗口,今年,面向的主要是中心内的团队,进行「内部PK」,但是,明年,有望开放面向整个业界,成为「行业展播」,并整合更多东方卫视、百视通的资源,为行业赋能。

所以,可以看到,中心的确是「知行合一」的:他们的志向坚守多元化的纪录片人文精神,他们的践行也在为从作品到人才的多元化而努力。

据悉,明年,「新纪实」还将继续坚持多元化的理念,推出一系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的作品——

主旋律题材的《来自新时代的上海报告》、乡村振兴题材的《田野之上》、社会题材的《老城厢 上海的家》、民族志题材的《江南村落志》、考古题材的《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历史文化题材的《叶尔羌河》、抗美援朝题材的《上甘岭》、现实主义题材的《前浪》、青年观察题材的《非C位青春》......

以及继续放送未完待续的自然探索题材的《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国际传播题材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开始筹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跨年大制作《大江南》,预计2025年中创制完成。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探索纪录片的新传播、新功能。

短视频是快的,纪录片是慢的。

那么,纪录片+短视频,会形成什么效应呢?

中心就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实践下来,中心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也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竞争力在于,中心拥有超过40000个小时纪录片版权的海量内容,并且这个版权内容时长还在逐年上涨,而这,就是大多数「逐快」的短视频没有功夫完成的沉淀;

方法论在于,结合社会热点,迅速调取资料,进行内容二创。比如,《走出荣耀》有一集是讲跳水的,纪录了陈芋汐小时候训练的一个过程。在她奥运摘金之后,中心就用长纪录剪辑了一个短视频《陈芋汐独家训练视频》,登时成了抖音爆款,最高播放量4502万,单条播放量超过1000万的5条、超过100万的35条。

中心的新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句老话——厚积薄发。

既有国内土壤,又有国际视野

而在古朴的情怀与新式的玩法的加持下,中心创作的作品,既有热烈的国内反响,又有不俗的国际效应。

国内反响,是三位一体的——

一方面是荣誉的。

《诞生地-不能忘却的纪念》、《行进中的中国》分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及第十四届上海新闻奖。

同时,中心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中,获「优秀制作机构」、「优秀播出机构」、「优秀栏目」、「优秀理论文献片」、「优秀系列短片」、「优秀系列长片」等11个奖项,得奖规模仅次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流动的中国》、《一级响应》、《走出荣耀》奥运篇之《前浪》、《陈芋汐和她的207C》等作品获2021「上海广播电视奖」系列奖项。《一级响应》、《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获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相关奖项,《亚太战争审判》入围金鹰奖。

二方面是市场的。

不但收视基本稳居前三,在「新纪实」上线的33周内,有24周收视率排名省级卫视第一。王立俊主任谦逊而客观地表示,「每周一次,坚持一年,我们实际上已经与观众形成了一种『约会效应』。这个效应已经反映在收视率上了,它的收视率不一定很高,但很稳定。」

同时,展望未来,这个效应,也会帮助「新纪实」培养「新纪实观众」,他们会对纪录片有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审美,所以「新纪实」的最后一个「新」,新在观众。

三方面是商业的。

值得欣喜的是,它不只有情怀,不只有口碑,不只有荣耀,也有商业转化。今年,新纪实有了时段总冠名——光明乳业。品牌理念「光明的力量」与时段理念不谋而合,新纪实亦是一种「光明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契合让合作双方非常满意,继续深化合作的空间很大。

明年中心希望,在总冠名之外,还能吸引到特约,以及其他合作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探索,把这个时段的价值充分开发。

与此并行的是,中心还在不断尝试纪录片IP的商业化衍生。作为豆瓣评分高达9.1分的《人生第二次》的联合出品方和实际承制方,中心与一条、沃尔沃联合推出衍生微纪录片《人生重启时》,网络反响非常不错,#人生第二次导演团队新作#话题阅读近9千万,为客户带来高品味且高流量的曝光回报。

而在国内,能做到这样「三全其美」,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它的确在践行着「纪录片新高地」的愿景和志向,给纪录片良性循环系统打了一个样。

与此同时,国际传播,也是出类拔萃——

一方面,国际奖项硕果累累。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行进中的中国》、《亚太战争审判》等作品获第26届亚洲电视奖两项奖项、第43届美国泰利奖三项奖项,《人生第二次》获亚广联电视观点奖的组委会特别推荐奖。

另一方面,国际传播打开路径。

中心的新媒体事业,不仅在国内崭露头角,在国际上也初露锋芒。

纪录片国际传播新媒体品牌「Doculife」,先后在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witter 上开设账号,发布中心优秀纪录片内容,涵盖反映中国和上海历史、建筑、人文、美食、生态保护、动物、体育等原创纪实内容,影响力稳步提升。

但是,要知道的是,这种带有中国意识形态输出的作品、媒体,能在国际获奖、传播,是非常之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讲好中国故事,说来容易做来难——中国故事说给中国听,容易;中国故事说给世界听,难。

而这,恰恰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他们非常善于「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国内题材的国际叙事」。

一方面,在于「敢」。讲好中国故事,不是浅层展现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是要去直面回答世界对于中国关切的「硬核题材」,比如关于政治体制、关于自然环保、关于民生福利,而这些就是中心敢借着纪录片作品让世界看到的中国本色。

二方面,在于「专」。国际传播的前提是国际合作,而合作的基石是「专业对专业」,「我们要释放给国际合作伙伴的一个信号是,你看,我有一个很好的story idea(故事想法),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们一起来develop(完成)这个story idea?」否则,如果带着强烈意识形态宣传意图,是会引起对方警惕的。

既非常主流化,又非常市场化

创制主流纪实作品,是中心一大工作重点。

一年来,纪录片中心推进了《十年逐梦路》、《行进中的中国》、《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理想照耀中国》第三季、《太湖之恋》、《冰雪梦启程》、《人民之城》、《大上海保卫战》、《红色学府》等重大主题纪录片的创制与播出。

其中,在二十大前播出的《十年逐梦路》、《红色学府》等作品获中宣部、广电总局点名表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高度肯定,《十年逐梦路》还将在总局宣传司推动下在全国展播;《行进中的中国》中文版在沪苏浙皖电视台联合播出,英文版登陆Discovery平台周末黄金时段,首播、重播收视率大幅超过节目播出前四周时段平均收视率,获得中宣部高度肯定;《太湖之恋》获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专稿表扬,《冰雪梦启程》于冬奥会举办期间播出获得广电总局表扬,《人民之城》于市十二次党代会期间播出受到大会代表高度肯定。

这些主流作品,之所以既能在国内有稳定收视,在国际也有良好传播,得益于三方面:

一是态度,创作认真不敷衍;

二是方法,坚持以人带史;

三是机制,内外充分协作。

「以小人物见大时代」的「以人带史」,是海派纪录片的特色,擅长挖掘红色历史题材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讲述有悲有喜的历史。这种叙述语态,因为相对故事化,相对接地气,相对通俗易懂,国内外观众都容易接受,容易形成共鸣。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心有一套非常灵活、高效、现代的市场化协作机制。

这套机制,盘活了中心内部、外部的全面协作:

有中心内的协作——

中心下分两套创制机制,一套是「工作室制」,拥有自主组队、自主考核、市场拓展、项目竞标等的权利,奖惩与业绩挂钩,每半年阶段考评一次,每两年整体调整一次。工作室制下的团队,主要创制中心的大项目、大制作。

另一套是「导演管理部」,不是每个纪录片人都适应于、符合于工作室制,这个部门给予了这一类导演,可以设法去做自己喜欢的题材,做一些小而美的项目。

两套机制恰如阴阳两极,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强机制」,一个「高灵活」,中心提供了多元化的纪录片人才多元化的创制空间。

但也恰似阴阳,二者不断流转。工作室的项目让人释放能量,导演管理部的工作更像是「充电」。当你需要充电时,可以申请到导演管理部;当你充电完成时,可以竞聘进入工作室,或者自己应聘工作室负责人。恰似阴阳互补。

有集团内的协作——

中心主流作品之所以不悬浮而好看,也得益于与台里许多部门始终保持的密切合作。比如,媒体资料中心。

它不只是一个资料保存的部门,还会帮助纪录片中心挖掘一些新的史料,甚至采购一些新的史料。比如《诞生地》中,媒资中心就帮助纪录片中心去俄罗斯采购了一些关于建党初期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成为了纪录片中心理解历史、选题创作的基石与后盾。

有国际的协作——

中心常年与包括Discovery探索频道、国家地理等国际平台保持密切合作。

比如与美国国家地理联合制作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以知名旅行作家、国家地理探险家保罗·萨洛佩科(Paul Salopek)徒步穿越中国的行程为主轴,通过他的徒步行走和独特观察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后续还将面向国家地理全球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家庭户数播出。

得益于SMG数十年国际传播的资源积累,纪录片中心还与众多海外专家学者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联系。

比如与Discovery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中,采访了一批海外中国问题专家,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国问题专家、《中国30年》作者罗伯特·库恩,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国际知名政治学家、《贤能政治》作者贝淡宁,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乔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尼可拉斯·沃诺塔斯等。通过国际学者的视角来解读中国问题,在国际传播中更有说服力。

王立俊表示,「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国际传播作品,一定是基于中外密切合作的成果。不是我们把一个东西做出来了,然后打上英文字幕、放上海外平台,而是中外团队在整个过程中,密切合作、充分沟通的一个成果。」

厚积薄发之下,中心值得分享的经验,实在太多,本文只是简略地只取一瓢。

这是一片正在打造中、正在崛起中的新高地,高地之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能——

它是百花齐放的,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手法,都能得到充分施展;

它是生态自洽的,不仅有情怀、有口碑、也有商业模式,得以让它顺利运转;

它是内外循环的,不是自说自话的,而是能让真实的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的。

旧的一年即将进入尾声,新的一年期待更多突破。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