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假冒德国品牌,恶意广告营销,产品质量投诉不断……
作者郭秋林,全文3550字,读完约需要3分钟。
被质疑假冒德国品牌,恶意广告营销,官媒质量披露,消费者平台投诉……凯迪仕卖锁,把能踩的坑几乎都踩了。
但坐拥一线女演员刘涛代言,去年又因质量问题借助杭州《1818黄金眼》栏目登上热搜, 凯迪仕可谓黑红黑红 。
(图片来自凯迪仕微信公众号)
爱企查APP显示,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地为深圳市南山区,经历过5轮融资。
(图片来自爱企查APP)
今年九月初,凯迪仕冲击A股上市。这是继2019年,A股上市公司顶固集创(300749.SZ)对凯迪仕发起收购失败后,凯迪仕最大的资本动作了。
一路卖锁,一路负面“故事”不断。凯迪仕冲A后,锁的故事,接下来会怎么讲?
01
锁的故事,讲出了“花”
今年双十一前夕,凯迪仕的营销狠狠的赚了把流量。
基于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凯迪仕推出了最新产品智能锁“千里眼” K20 Pro Max。这款智能锁集3D人脸识别、远程可视猫眼、室内高清彩屏和小程序远程智控等众多功能于一体 。 新品推出后,数据显示,在小红书、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为凯迪仕品牌实现了16.7亿+曝光量。
但凯迪仕的营销故事,似乎讲的成功的居少,且弄巧成拙的居多。
2014年左右,凯迪仕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给自己穿上了“洋装”。在宣传用语中,凯迪仕经常与“德国原厂标准”“德国研发中心”等字样捆绑,伪装自身为德国品牌。
(图片来自网络)
有请洋老头做广告、把一张床垫卖到上万元的慕思床垫在先,当时的凯迪仕一定觉得讲“洋品牌”的故事更香。
套上洋马甲的背后,是凯迪仕基于国内消费者存在信息差、且对国外品牌盲目崇拜的“铤而走险” 。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产品凭借精湛和卓越的工业技艺,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否是真国外品牌或存在国外基因,消费者获知渠道少,企业宣传成本低,还能呈几何级获利。
但假洋牌的空噱头不久就被拆穿,成为凯迪仕发展史上的“原罪”。
接着,在2018年,凯迪仕的营销故事又激起了“民愤”,受到多家官媒披露。
在2018年双十一的广告里,凯迪仕的广告创意呈现为“拆弹专家”在经历巨大爆炸后,只剩下一只手也可以开锁,从而突出其指纹识别功能的强大。
(图片来自网络)
但广告推出后,观众不仅不觉得创意独特,反而引发了一片愤怒。不少网友评论这则广告“把无知当幽默”“毫无人性”。
最终,凯迪仕于当年12月4日在微博发表声明,并撤下广告,该营销“事故”才宣告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些营销黑历史,就像企业永远好不了的牛皮藓,会一直被钉在凯迪仕发展的历史上。
02
凯迪仕的锁,是否叫好?
凯迪仕营销中心总经理曾向媒体表示,在2020年凯迪仕全年10亿元的总营收的前提下,2021年凯迪仕全域营销投入就有2.5亿元左右,钱分别用在空中品牌硬广、新媒体平台内容种草、区域市场促销支持、全面扶持终端进行有效触达四方面。
营销推广“喊”破了天,凯迪仕的背后,资本来了 。
2021年,凯迪仕完成1亿美金的B轮融资,创造了中国智能锁行业单轮融资记录。今年三月份,凯迪仕又完成6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看好凯迪仕为它站队的有亚投基金、基石资本、同创伟业等多家资本大佬。
但凯迪仕的锁,消费者似乎并不那么认可,质量问题投诉频发。
打开新浪旗下的消费者平台APP黑猫投诉,凯迪仕智能锁电池耗电快、指纹不灵敏、锁芯坏死锁不上门等问题被用户广泛吐槽。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
早在去年,凯迪仕就因产品质量问题上了热搜。
2021年5月,杭州一位靠身材和颜值引发网友关注的郑女士,因Kaadas凯迪仕智能门锁安装后出现坏死失灵,从而导致母亲被锁屋内近一天,一怒之下将事情捅到《1818黄金眼》节目上。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消费者的直接投诉,连凯迪仕的经销商都对产品质量大吐苦水。
2021年315前,曾担任凯迪仕南京经销商的陈晓告诉媒体, 凯迪仕的智能锁产品质量太差,返修率极高。原因是公司的产品打造重心主要放在锁的外观升级上,对品质关注较少。2020年,在他负责的区域月销量300套左右的情况下,仅是每月报到经销商处的售后就有60多套,售后维修率超过30%。
其实不光是凯迪仕,整个智能锁行业的产品质量都有待提高。
2019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费者协会委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对网售智能门锁进行测试,测试样品为28个品牌的38款智能门锁。
记者走访测试了14款宣称采用活体指纹检测技术、对假指纹可以进行防护的智能锁。在检测人员使用假指纹进行试验时,14款产品均被轻易解锁。随后,记者又检测了26款用IC卡解锁的智能锁,试验结果显示,有24款样品的IC卡可被破解、复制。
(图片来自网络)
在检测中,检测人员针对38款智能门锁施加了单一故障,有30款智能门锁样品在单一故障条件下出现解锁异常或上锁异常的情况,只有8款智能门锁样品在此条件下不受影响。
营销一流,但产品质量极差。这种羊毛出在了狗身上的赚钱把戏,最终还得是消费者来买单。
在国内,门锁与居家建材强相关,在一个家庭里能用很久,甚至数十年。因此智能门锁有着典型的低复购率和高毛利的特点。
只有把锁的质量提升上去,把不断更迭的开锁技术扎扎实实做好,而不是仅停留在打造“花拳绣腿”实则不经用的外观更迭上,锁商讲出来的故事,消费者才会真正叫好。
03
锁的故事,接下来怎么讲?
2015年,国内智能门锁真正起步。当时密码锁、语音播报等功能的研发大大丰富了机械锁的内涵。嗅到行业里的肥肉,国内美的、海尔等家电企业便凭借其资金和生产优势纷纷加入该赛道。
小米智能门锁的出世,在行业内也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小米凭借生态链构建和互联网营销手段,产品一经推出,就拿下了当年的行业销冠。
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智能门锁生产企业突破2000家,品牌超3000个,在当年销售量达到1400万套,且这一数据在随后的2019年和2020年分别高达3000万套和5000万套。智能门锁行业迎来井喷期。
凯迪仕这家传统的锁具企业,也正是从“千锁大战”中生存下来的。
在近五年智能门锁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6.43%的市场行情下,旭日大数据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产业规模约1600万套,按照销量增长率,同时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企业数量大致在3000家左右,总产值约150亿人民币。
今年双十一,告别动辄两三千的高姿态,智能锁的价格持续下降,甚至跌破千元。无论是小米、乐视等所谓生态链玩家,还是凯迪仕、石将军等传统门锁玩家纷纷当起了价格屠夫。
(图片来自网络)
凯迪仕想接着赢,首先要让产品是真的好卖。
凯迪仕的线下经销商曾向媒体反映,凯迪仕目前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产品之间差别很小。
以销量较好的K20 MAX和K20-V为例,前者标记为3D人脸解锁远程可视猫眼C级锁芯,后者为全自动猫眼抓拍和C级锁芯,价格相差不大,两款产品只差一个人脸解锁功能。凯迪仕不断出新品和用量换规模的销售策略,让经销商们叫苦不迭。
凯迪仕此次冲A,也不得不让外界再次揭开其2019年被收购失败的资本创伤。
2019年初,A股上市公司顶固集创(300749.SZ)对凯迪仕发起收购。据该公司公告,顶固集创拟花费12.33亿元收购凯迪仕96.3%股权,交易完成后,顶固集创将累计持有凯迪仕100%股权,使凯迪仕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但收购期间,出现了 收购溢价过高、凯迪仕自身虚报营收规模、巨额资金异常往来的违规情形,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经深交所及证监会多次问询、反馈之后,顶固集创对凯迪仕的收购事项最后以叫停告终。
回看当下,近几年的发展让智能锁的售价不断下探,产品的单价普遍维持在1000元到2000元的区间,有的品牌甚至将公寓锁做到了几百块。对于凯迪仕来说,单品的利润率势必会受到影响。
其次, 前有狼后有虎的对手,也将不断打破行业原有的游戏规则 。比如有品牌借助自身的物联网生态链,利用全屋智能的概念,用自身的其他优势产品与智能锁进行捆绑销售,亦或者有品牌专门定位高端产品,去瓜分原有市场的细分人群。
市场留给凯迪仕的容错空间已经很小了。凯迪仕要想扩张市场,只能通过不停发掘首购客户群体和开拓更多B端客户群体。
从上市辅导,到顺利IPO,凯迪仕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讲好接下来锁的故事,凯迪仕或许可以追溯上游生产端的技术创新,将电路板、指纹模块的性价比做到极致;还可以向细分的多维度品类进行探索,除家庭房屋门锁外,还在办公室保管柜指纹锁,健身房、游泳馆个人指纹锁,学校、医院、保险柜等多个小型锁领域持续发力……
事实上,锁的“想象空间”可以更大些、再大些,但竞争势必是极为惨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