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的暑期档,都是游戏厂商的一场狂欢。
大量的游戏选择在这个时间上线发售,抢占青少年们的注意力。
但今年,在版号审核趋严、最严防沉迷政策以及游戏全球立项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游戏业界迎来最冷暑期档:
仅有32款新游戏上线,相比往年上百款新游戏鏖战的盛况,显得有些惨淡。
媒体调查发现,游戏大厂之中,也仅有腾讯发布了4款新游戏,英雄互娱、畅游网络、心动网络等公司各一款,网易、米哈游、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厂商全都缺席。
同时,据据游戏葡萄统计,国内游戏厂商第三季度游戏新品储备量仅有28款。同比去年的63款下滑55%,环比上季度的32款下降12%。
此外,有媒体统计,第一批45个版号发布到现在数月周仅有5个游戏上线,上线率仅有11%。
最冷游戏暑期档来了?
游戏行业该何去何从?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谢斯临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在最严防沉迷要求下,暑期档这个属于学生的极度空闲时间,难以变成游戏公司的收益来源。同时,版号审核趋严,也让新游上线数量变少。
此外,据今年7月腾讯游戏发布的《未成年人限玩日历》统计,如果从7月11日放暑假算起,到8月31日结束,今年暑期,未成年人可以玩游戏的时间合计仅21小时,折合下来不到一天。
并不存在最冷游戏暑期档这一说法,新游不继,老游还在,活力依然二八。
游戏市场有大量的存量游戏,新游戏本身出现爆款的概率并不大。
在一定时间段内,游戏市场的主要收益来源依然是对既有游戏的维护、运营和体验升级上。
因此新游上线数量的多寡,短时间内并不会带来游戏市场过多的震荡。
在更大范围上看,版号审核趋严,或许在数量上会造成暑期档和未来的春节档登场新游数量锐减,但如果游戏精品程度提升较快,又会如何?
事实上,版号趋严,就是宏观调控,必然对游戏厂商过去“换皮、山寨和广种薄收撞爆款”的游戏研运策略带来冲击。
数量稀缺的版号,让游戏厂商唯有制造精品游戏才能有希望保持或扩张自己在游戏市场的份额,滥发游戏、结果让劣币上场、良币排队、分薄相应研运资源,则将对自身未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大厂而言,精品游戏的趋势更为迫切。
7月12日晚间,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对外公布了7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
这是经历了此前长达8个月版号暂停发放后,国产网络游戏获批的第三批次版号。
版号重启发放后,2022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当月过审国产网络游戏共有45款。
2022年6月,共有60款游戏获得版号。
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则是,今年以来三次版号下发,头部游戏公司腾讯、网易均颗粒无收。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愚以为,恰恰是基于宏观调控。
版号趋严同样也会让一些创新创业游戏公司出现生存压力,因此调控的力量就有了侧重。
中小游戏公司更需要版号来续命,反之大厂自身有相当数量游戏还在运营和营收,还能等得起,为了让游戏行业创新力更强,中小厂商申报的版号优先审批和过审,是一种宏观调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过审先后和游戏产品质量没有绝对关联,当然质量低劣的游戏无法过审,则是一种必然。
或许,未来我们将迎来若干个新游数量不多、质量突飞猛进的暑期档、寒假档。
最冷?不存在,只是消了虚火、多了三昧真火罢了。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游戏产业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