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约2000
阅读时长:约5分钟
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默认存在着一些不能触及的底线和规则。一旦有一方越线,那么双方的关系就会受到挑战。
当然,规则并不仅仅在成人世界中存在,幼儿园其实也有社交规则。当孩子有了良好的社交理念后,他们自然能拥有好人缘。
孩子们之间能否友好相处,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父母应该有意识带着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天地,让他们多接触一些小伙伴,多结交一些好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买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给孩子,启发他分一些给身边的小朋友。
昨天我的同事小李刚一上班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刚到幼儿园就被小伙伴给咬了。于是她匆匆请假,赶到了幼儿园。当她到达时,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抢了别人的东西。
别的小朋友气不过才咬了他一口。最后,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双方互相道歉,事情才算是圆满结束。
事情结束后,小李不免为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担心起来,孩子不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就不能再幼儿园里交到朋友,那势必会非常孤独。
其实,孩子的好人缘不是天生具有的,也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只要家长做好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就会如鱼得水。
1. 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常常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所有行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满足自我需求的过程中,孩子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感受,很可能做出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当然,这样的孩子即使受到排挤也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尊重是互相的,不尊重他人的孩子容易被人讨厌。
2. 欺负别人
一些孩子并不能分清玩闹和霸凌的区别,比如说,一些孩子可能会认为把水泼在别人身上,看到对方惊慌失措的样子很好玩。
他们以为这是与他人玩闹的一种方式,因为能从中获得快乐,所以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行为。但这样的行为对别的小朋友来说则是一种霸凌,他们会感到恐惧,并对霸凌者产生怨恨的心理。
3. 冷漠待人
有部分孩子生来就比较内向,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我,也不知道如何接受他人的善意。因此为了避免窘迫,这类孩子往往会用冷漠的外表隐藏自己想要交朋友的内心。
当外向的孩子的热情长期得不到回应时,他们会感到失落,并停止与其进行社交。
二、为什么说孩子的行为折射出“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有影响力的人,孩子模仿的最早和最多的对象就是父母。不难发现,孩子们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他们父母的特点。
如果父母总是挑剔孩子,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常常抱怨生活。如果父母总是温柔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待人友好。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缺点时,一定先要从自己的身体上找原因,看看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事实上,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反思自己。大多数家长还是坚守在“教育者”的岗位上,把问题归咎于孩子。
当然,父母这样的举动也会让孩子变得爱推脱责任,不愿反思自己的过错;还有的孩子会自我反思过度,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他人接触,总是冷漠待人。
孩子就是父母教育的产物,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反应了教育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要直视这面镜子,才能及时改善教育方法,培养出能够进行良好社交的孩子。
多给孩子营造社交环境
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家庭条件,一些父母常常在外打拼,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在孩子的身旁。
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到短时长高质量的陪伴,当孩子在身边时,我们可以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说说他的学校生活趣事,以对话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周末时,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并以身作则与他人沟通,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社交技巧。
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在社交的过程中彼此尊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让孩子了解原则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去霸占别人的东西,也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
要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可以让孩子试着换位思考,比如说,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别人不经过你同意拿走了你的东西,你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和别人抢夺玩具时,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或者会要求孩子主动谦让,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在发生问题时,先平复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和孩子讨论解决方案,最后要由孩子来决定如何处理。
只有当孩子们能够独立思考对错,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成为幼儿园的社交达人。
要让孩子变得人见人爱,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营造一些社交环境,增加孩子的社交次数,让量变引起质变。与此同时,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孩子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