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草,它的叶子是罕见的三角形,叶脉清晰可见,茎上生有倒刺,还有一个一个的小圆托贯穿在上面,它的果实成熟以后是漂亮的蓝紫色,个头不大,果实是可以吃的,酸味比较浓郁,酸中又带有一丝丝的甜味,有点儿像我们现在经常吃的蓝莓。
这种草匍匐在地上,有时候也会向上攀缘缠绕,一长就是一大片,铺天盖地。
它的名字叫杠板归。
名字有些俗气,但功效却不俗。
杠板归是治疗带状疱疹的良药。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个人得了带状疱疹,痛得连路都走不了,邻居就找了块木板,几个人抬着他去山外找大夫。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进山采药的老者,老者见这几人行色匆匆,一个个又累的满头大汗,就上前询问。
得知情况以后,老人家信心满满地说:这病我能治。
说罢从背篓里拿出一把草药,嘱咐他们回家以后把这草药放到石臼里捣烂,敷在患处,一准儿能好。
几个人照做了,当天晚上这人的疼痛就减轻了许多。第二天醒来一看,疱疹已退了七七八八。这人很惭愧啊,想着自己在山里忙活奔走了大半辈子却不知这其貌不扬的路边野草竟然如此神奇。
便问邻居这草叫什么,大家面面相觑,这才想起昨天走得匆忙,竟把这事儿给忘了。
既然都不知晓,那就叫它“扛板归”吧。
扛板归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杠板归”。
那么,杠板归是如何化解带状疱疹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一簇一簇红红的小疹子,小水泡,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这疱疹可以长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爱发于胁肋,严重的可以从胁肋延伸到小腹,再到后腰,像一条长长的带子,又像是在腰间盘了一条长蛇,所以中医也叫蛇串疮。
发红是因为有很严重的热毒,起水泡是因为有湿毒,总之就是有湿又有热。哪里的湿热呢?中医认为主要是肝胆湿热。本来这个湿热是郁积在肝胆里的,但是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对身体内部的变化一无所知,我们还要生气,生怒气,生闷气,不断地给脏腑制造压力,压力变大,这些湿啊热啊就像火山一样向外喷发了。
杠板归清热祛湿,形象地说,它有两把利器:一个是叶尖,一个是有刺。
清代有本医书叫《本草纲目拾遗》,里面有关于杠板归的记载:“杠板归茎上又发叶,叶下圆上尖如犁耙,又类三角枫,枝梗有刺。”
还有明代的《万病回春》:“杠板归叶尖青,如犁头尖样,藤有小刺。”
杠板归的叶子有三个角,每个角都是尖尖的状态,除了让人联想到三角形,它其实还有点像什么?像耕田的犁。在以前,机械化程度没有那么高,到了播种的时节,农民伯伯就靠犁来疏松土壤,为种子生根发芽打下基础。假如我们把犁头磨平,那它还能在土壤里游刃有余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叶子尖尖的是不是比较有穿破之性?
再说它的刺就更厉害了,杠板归的茎上因为生满了倒刺,蛇见了都害怕,大家看蛇这样灵活的动物遇到杠板归都要避而远之,说明杠板归的霸气不是纸上说说的,是真的有震慑作用的。它的霸气源自哪里?就是这尖尖的叶子和满茎的倒刺。
杠板归能从里往外把疱疹刺破,把里面包裹着的湿热导出去,杠板归还有一个特点,它的茎是中空的,像一根管道,能导湿热下行。
用法:取鲜杠板归适量,捣烂绞汁,敷患处,一日数次。(《江西民间草药》)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来说,鲜品可能不太好找,像眼下这个季节就更不好找了,那么,我们用干品也是可以的。
根据患处大小,取干品适量,打成细细的粉末,用雄黄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者熬水外洗。
记住,越早用效果越好。如果皮肤表面的皮损已经好了,只留下神经痛,再用这个方法可能就不怎么管用了。
杠板归除了治疗带状疱疹,还能治湿疹,湿疹的成因和带状疱疹差不多,也是湿热在作乱,只不过湿疹主要是痒,痛得没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