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翅目—剑尾亚目(上)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直翅总目
直翅目
剑尾亚目
剑尾亚目(学名:Ensifera),又称为螽蟴亚目、螽亚目,为直翅目下包括蟋蟀、灶马、螽斯、鸣螽、沙螽及库卢拉螽在内的一类昆虫。剑尾亚目的英文中“Ensifer”的意思为拉丁文的“带剑者”,指的是雌性个体身上延长类似刀剑状的产卵管。
1.演化
直翅目下也包含了另一个亚目:锥尾亚目。剑尾亚目被认为较锥尾亚目原始,其共同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石炭纪时期,两个亚目约于二叠纪时分家。和锥尾亚目不同的地方在于,剑尾亚目的物种中有部分为肉食性,以其他昆虫为食。
2.特征
剑尾亚目与锥尾亚目的共同特征包括:适合啃咬及咀嚼的口器、外型特化的前胸、适合跳跃的后肢、特殊的翅型与翅脉与发声器官。
剑尾亚目与锥尾亚目不同的特征包括:延长丝状的触角,多半可以长于身体并有超过 30 个分节(除了生活于地底下的酷劳伦怪螽科)。雄性会透过摩擦前翅基部的有齿横脉与刮片来发出声音,并透过镜膜将声音放大;它们的鼓膜器(接收声音的器官)则位于前肢的胫节上。跗节具有三节,产卵管外型为刀剑状或是针状。雄性会将精包黏在雌性生殖孔外部,精包外侧多半包覆有富含蛋白质的精叶,用来作为给予雌性的求偶赠礼。
3.下属
短脉螽下目(Elcanidea)
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
短脉螽科(Elcanidae)
二叠短脉螽科(Permelcanidae)
二叠蛇蛉螽总科(Permoraphidioidea)
二叠蛇蛉螽科(Permoraphidiidae)
假短脉螽科(Pseudelcanidae)
瘤足螽下目(Oedischiidea)
地位未定
二叠螽斯科(Permotettigoniidae
瘤足螽总科(Oedischioidea)
无脉螽科(Anelcanidae)
中瘤足螽科(Mesoedischiidae)
瘤足螽科(Oedischiidae)
原副蟋螽科(Proparagryllacrididae)
异翅螽总科(Xenopteroidea)
异翅螽科(Xenopteridae)
蟋蟀下目(Gryllidea)
蟋蟀总科(Grylloidea)
巴依萨蟋蟀科(Baissogryllidae)
蟋蟀科(Gryllidae)
蛄蟋亚科(Eneopterinae)
蟋蟀亚科(Gryllinae)
针蟪亚科(Nemobiinae)
树蟋亚科(Oecanthinae)
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
癞蟋科(Mogoplistidae)
蛛蟋科(Phalangopsidae)
原蟋科(Protogryllidae)
草蟋科(Trigonidiidae)
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
蝼蛄科(Gryllotalpidae)
蝼蛄亚科(Gryllotalpinae)
掘蝼蛄亚科(Scapteriscinae)
马钱德蝼蛄亚科(Marchandiinae)
蚁蟋科(Myrmecophilidae)
螽蟴下目(Tettigoniidea)
驼螽总科(Hagloidea)
驼螽科(Rhaphidophoridae)
鸣螽科(Prophalangopsidae)
阿博鸣螽亚科(Aboilinae)
原阿博鸣螽亚科(Protaboilinae)
赤峰鸣螽亚科(Chifengiinae)
螱鸣螽亚科(Termitidiinae)
异鸣螽亚科(Tettohaglinae)
鸣螽亚科(Prophalangopsinae)
圆翅鸣螽亚科(Cyphoderrinae)
类䗛螽总科(Phasmomimoidea)
类䗛螽科(Phasmomimidae
沙螽总科(Stenopelmatoidea)
丑螽科(Anostostomatidae)
酷劳伦怪螽科(Cooloolidae)
蟋螽科(Gryllacrididae)
沙螽科(Stenopelmatidae)
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
硕螽科(Bradyporidae)
露螽科(Phaneropteridae
螽斯科(Tettigoniidae)
草螽亚科(Conocephalinae)
地螽亚科(Hetrodinae)
蛩螽亚科(Meconematinae)
纺织娘亚科(Mecopodinae)
大叶螽亚科(Phyllophorinae)
螽斯亚科(Tettigoniinae)
穴螽总科(Rhaphidophoroidea)
穴螽科(Rhaphidophoridae)
裂趾蟋总科(Schizodactyloidea)
裂趾蟋科(Schizodactylidae)
4.癞蟋科
癞蟋科(学名:Mogoplistidae),直翅目剑尾亚目的一科。也称作鳞蛉,通常中、小体型。
(1)特征
本科昆虫与其他科昆虫的最大区别在与大多数种类体被鳞片。
(2)锤须奥蟋
锤须奥蟋(学名:Ornebiusfuscicerci)是癞蟋科Mogoplistidae奥蟋属Ornebius Guerin的成员。山仙子,是玩家们对这种蛉虫的称呼。也有人称它为蛉魁。魁者,首也。现在年轻一代的鸣虫客多不熟悉它。锤须奥蟋无疑是最美丽的蛉虫。分布南方诸省。
①体形特征
体型略扁。大体黑灰色。背板很长,这是奥蟋最明显的特征。常见的凯纳奥蟋,也就是石蛉也具有这种特征。背板的边缘有一条白线。复翅短圆,呈金黄色,有强烈的光泽。腹节背面呈白、灰、黑,三色段。有的个体为四色。层次分明,显得雅致。触须很长,比大黄蛉还要长,达5厘米。尾须非常长,比身体还长得多。基部白色,中段黑色,先端又过渡为白色。爱好者们谓之三色尾。
②习性
这种鸣虫如果养到理想状态,成虫期可以达4个多月。不过对于一般新手很困难。说来挺惭愧,我个人记录也没有超过3个月。但它神秘的气质,优美的身姿,悦耳的鸣声,顿挫的音韵,确实令人着迷。
③鸣声
鸣声为特别清晰的金属铃声,比石铃响亮许多。鸣声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急促。22度时鸣声间歇有致,极富节奏感。鸣叫时,长长的触须上下晃动,尾须也随之摆动,金色的双翅举起,一副秀雅飘逸的优美姿态。
5.蛛蟋科
蛛蟋科(学名:Phalangopsidae),直翅目剑尾亚目的一科。
日本钟蟋(学名:Meloimorphajaponica),俗称马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是极为常见的蟋蟀类鸣虫,也是著名的金声鸣虫之一。
(1)形态特征
体长17毫米左右,体前窄后宽形如黑色瓜籽,头部很小,黑褐色,后头区有 3 个宽浅色斑,中斑前端有一对清晰的水滴状斑,但常不明显。下颚须细长、黑色。触角细长,柄节和梗节黑色,鞭节基半部白色,端半部褐色。
前胸背板前窄后宽,背区凸凹不平,中部和两三角形斑周围淡黄色,三角形斑后方有 5 个淡黄色斑,中间的 3 个圆形,两侧的两个条形,侧叶黑色。触角除第一、二两节黑色外其余皆白色。
足细长,各足腿节端部黑色,其余部分淡色(淡黄色至谈褐色),前足胫节内、外侧各有一卵形听器,后足胫节背侧有 3 对亚间距,亚间距之间及上方生有许多小刺。
雄虫前翅远长于腹部末端,前狭后宽,茶褐色,翅脉色淡,斜脉 5 条,发音刮脉基角处还有数条小脉。发音镜很大,宽大于长,内有 2 ~ 3 条分隔脉。端区由许多不规则的小室构成。雌虫前翅似枯叶状,略长于腹部。背区脉呈不规则网状。产卵器约于后足腿节等长,产卵瓣长10mm。
(2)生活习性
马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是极为常见的蟋蟀类鸣虫,也是著名的金声鸣虫之一。饲养玩赏者众多。每年鸣虫爱好者们购入的马蛉不计其数,但很多朋友不熟悉马铃的生活习性,把它装于木盒或者有机虫具中饲养,大大缩短了它的寿命。故此,就马蛉的饲养环境问题,我们有必要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原生环境来看,马蛉多栖息于地表落叶和瓦片等覆盖物之下。由于是夜行鸣虫。自然有避明趋暗的特征。在有些特殊的环境里,部分个体也栖息于阴暗的断壁残垣的缝隙和树根裂缝里。这些地方湿度较高。当夜间,雄虫则会出现在比较显眼的矮墙和树干基部高举双翼鸣叫引诱雌虫。
由此,我们对马蛉的生存环境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概论。即:光线微弱,有一定湿度,通风良好的环境。
(3)地理分布
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南,福建,台湾,海南,广西。
6.蚁蟋科
蚁蟋科(学名:Myrmecophilidae),属昆虫纲直翅目,分布较广。
(1)特征
蚁蟋科昆虫体甚小,卵圆形。头小,复眼退化,触角较短;缺翅;后足股节明显粗壮,胫节背面内、外两侧缘具距;尾须较长,分节;雌性产卵瓣端部分叉,基部具膜质的外鞘。
此类昆虫一般生活在蚁巢中,与蚂蚁共生。许多种类的雄虫描述较少或未知。
(2)分布
蚁蟋科已知有5属61种,广布。中国仅知1属3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