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和印发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行动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可以说,这是和咱农民“钱袋子”息息相关的一部行动化方案,因为《方案》的落地执行最终的目的是在保持产量稳定甚至是增加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也就意味着化肥投入支出的减少。那么,《方案》都包含哪些核心内容?概括起来说,《方案》的核心内容包含“一减三提五行动”。下面新农鸣为大家一一进行详细解读。
一减: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施用总量
根据相关统计,从1949年至2021年,我国粮食单产从68.6公斤/亩增长至387公斤/亩。同期,每亩的化肥施用量从1.8公斤增长到大约33.8公斤,这相当于每增加100公斤的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就增加了约10公斤。可见,在我国粮食产量的丰收史上,化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也常常把化肥称作是粮食的“粮食”。但化肥带来粮食增产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不科学合理施肥以及大量使用农药等,导致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而土壤有机质的减少最终又会引起土壤肥力的退化,比如土壤酸化、盐渍化的出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和使用化肥用药,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壤已经严重退化,如果再不做出改变,60年以后人类将没有耕地可用,这将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其次,土壤中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由于过量施肥,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严重超标,而这些重金属最终是会进入到我们的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健康。
另外,过量施肥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也会通过淋洗等途径进入到水循环系统,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所以,当下过量施肥、滥用化肥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方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后,到2025年通过科学合理施肥,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的施用总量。
“三提高”是围绕减少化肥施用总量展开的
所谓“三提高”,指的是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
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 。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一份健康的土壤能大大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明白。但随着家庭养殖的退出导致有机肥匮乏,而现代化养殖场出来的粪肥由于盐分、重金属、抗生素等含量太高,并没有办法直接用来还田,秸秆还田也存在各种问题。
因此,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就是要解决前面提到的这些难题,比如鼓励有机肥生产企业进行科技攻关,让厨余垃圾以及现代化养殖场中的粪肥以及难利用的秸秆等,能够更高效的还田,进而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提高化肥利用率。
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 目前之所以出现化肥过量使用和滥用现象,除了农民追求更高的产量外,也和施肥技术匮乏有直接关系。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覆盖率,就是要持续推进农户调查、田间试验、制定配方等基础性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国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进而指导农民更科学合理的施肥。
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 根据农业农村部测算,至2020年,我国三大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只有40%,而在发达国家,化肥有效利用率在50%左右,甚至有些国家达到了70%。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说明我国的化肥利用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机具,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到2025年,实现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
“五行动”是“三提高”的具体落实
所谓的“五行动”,是对“三提高”的具体落实,光有目标不行,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即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行动、“三新”集成配套落地行动、化肥多元替代推进行动、肥效监测评价行动以及宣传培训到户行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宣传还是具体实施以及最终的效果测评,都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行动方案。
总之,从《方案》实施的一系列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经历了前期粗放式增长并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开始逐渐向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农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