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这个话题,又上了热搜。
杭州一位27岁小伙,自己工作交了6年社保,再加上拆迁补偿10年社保,现在已经交满了15年社保了,等于是可以坐等退休拿养老金了。
羡慕极了。
目前我们国家法律规定: 只要社保缴费满15年,就满足了目前申领基本养老待遇关于缴费年限的条件。
这条新闻引起大家热议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人其实还是不太了解社保。其中,也不乏有HR们在群里咨询律师社保缴纳的问题。
就这件事延伸而来的几个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简单的整理:
01#
社保的缴纳年限长短,对养老金领取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社保累计缴纳满15年之后,退休即可领取养老保险,具体到各个地区,缴纳年限也有所差异。但不变的是,社保缴纳时间越长、额度越多,以后领的养老金也会越多。
如果退休年龄到达前如果缴费不满15年,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但可以继续缴纳社保,直到满15年。
而具体到能领多少养老金,主要看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
(1)基础养老金,指根据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
(2) 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从本人个人账户中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02#
社保的缴纳,对养老保险之外其他四险有什么影响?
除了养老保险,其他四险的享受情况也或多或少被缴纳年限影响。其中:
(1)医疗保险: 参保期间获得保障,但与居民医疗保险交一年保一年不同的是,职工医保缴纳一定年限(一般是25年),并且养老保险缴纳满15年,退休时即可享受终身医保待遇。即便退休前医保缴纳不满25年,后期也可以补缴。
(2)失业保险: 缴纳时间越长,领得越多。但失业前连续缴纳不足一年,是无法领取的。而且失业保险只能是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比如被裁员)才有资格领取,个人原因主动离职一样领不到。
(3)工伤保险: 参保期间获得保障,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后,员工依然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而企业需要承担全部赔偿金额。
(4)生育保险: 连续缴纳满一年,参保期间获得保障,如果连续缴纳不满一年,生完后再补连续缴满一年也是可以。而且未婚先孕的情况,一般也享受不到生育津贴,唉。
03#
社保交满了需缴纳年限后,还需要再缴纳吗?
不管社保有没有缴满年限,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只要你和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个人都得继续缴费。
即便是员工自己写了声明,承诺自愿不参保,也不行。违法就是违法,企业也要为此负责。
除非你缴满了年限后选择灵活就业,那倒是不强制继续缴纳。
不过,要想真的领养老金躺平,起码得等到退休年龄,而养老金是多缴多得,在生活压力不那么大的情况下,何不如多缴几年呢?
04#
失业、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如何缴纳?挂靠缴纳社保有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般个人只能缴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如果是缴纳居民社保,还得有当地户籍。如果是缴纳灵活就业职工社保,部分地区也必须有当地户籍才行。而且这两种社保最终收益也不同。
相比之下,一般最划算的还是缴纳职工社保,所以也有不少没有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人,会去找一些企业挂靠缴纳社保。
但挂靠代缴职工社保,个人得承担全部费用,也很难保证挂靠单位会不会少缴或不缴。一旦遇到工伤之类的问题,就更说不清。总之,风险很大。
而且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这是违法的,算骗保,要罚款骗取金额二到五倍。
想想今年的失业率,和灵活就业的2亿人,有点心酸。
缴社保这件事,始终是大家心里的一根刺。尤其是在社保基数上涨、工资不涨反降、生育率又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只能看着网上那些已经缴满社保的人发酸,担忧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低下头继续老实工作、继续缴费,盼望着别再出现失业潮、别再出现天灾人祸。
希望一切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