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学书法,基本都会收到这样一个建议,学唐楷吧,欧、颜、柳体选一个,不怕学不出来个样子!
是的,就是这样,楷书学习学唐楷是正途,可是,三家法帖,各有各的体态,哪个都仔细看了下,还真下不了决心,要真想选选,还得把唐代书法捋一下。
(启功临《玄秘塔》部分)
由隋入唐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好到不能行,其中欧阳询死里逃生的经历,我上一篇文章写过了,到了六十五岁归唐之后,书法前继魏晋,盖绝当世,唐太宗那么喜欢书法的一个人,书法写到像极二王,褚遂良更是御用的民间书法收集和鉴定人,这个时代的书法,可谓魏晋之后的一波大的书法复兴,这种复兴是以皇帝的提倡文化与书法为根基的。
待到盛唐,李邕、张旭、怀素,行草大兴,再加以李阳冰的篆书的重现,又再加各方努力,盛中唐的馆阁体正式形成,稍后出现的颜真卿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雄秀独出,成为宗师级的书法大家。
再到晚唐,柳公权出,颜体与柳体并秀,唐代书法在无数书家共同努力之下,成后世不可逾越的书法高峰!
三体书法各有精彩,先看一下图:
任一种字体碑帖单独来看,都值得照此苦学下去,是不是!
那是不是选一种字体就练下去呢?也不完全是,而且就算某一人的字体,也各有特征,比如颜体,《多宝塔》、《麻姑仙坛记》、《颜家庙》、《郭家庙》各不相同,任一书家,不同年龄出的作品也各有面目,我这里拿出来上述三种有代表性的碑帖,只是建议,并不强令这三种才是代表。
(欧阳询《九成宫碑》:卢中南临,九成宫李琪拓本,田雪松临,田英章临)
《九成宫》笔力劲健,点画看似瘦硬,实则神采丰润饱满,其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这是欧阳询所处时代的限制,略带隶书痕迹。全碑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都是竖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点画精准,结字布局险劲,中宫收缩,外展逶迤,疏密聚散对比强烈,却具有超级稳定感,用笔方正,而又能在方整中见险绝。
《多宝塔》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横画更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竖画粗壮,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撇画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称“蚕头燕尾”,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玄秘塔》则端正瘦长,笔力矫健挺拔,全碑无一松懈之处,全部以方取势,但却行气贯通,所谓“引筋入骨”之说,柳体源于颜体,却又不同于颜体,字体端正俊秀,俊俏英伟,笔笔精到,字字严谨,笔画有魏碑风格,如斩钉截铁。
三体之中,欧体得魏晋秀媚俊气,而颜体、柳体得魏晋遒劲骨力。骨力最盛的柳体与颜体字合称“颜柳”,但二体又不尽似,柳书中紧外放,主笔长枪大戟,舒放开阖,颜体中宫较为疏朗,外部笔画也较规整。
选帖要依性格入手
如此思考之下,做为一个书法学习者,在选择以上三种字帖时,不论选择哪一种字帖,都值得以这种字帖为根基,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笔一画地学。
但有一点,符合性格的字帖,更易入手。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学欧体就易上手,性格外向的人,就更适合学柳体;性格敦厚的人,学颜体则容易进步,性格爽利之人,则学柳体更易出成果。学颜体容易成为政治家或者思想家,学柳体的人适合从军或者经商,学欧体的人适合文学家或艺术家,当然,反过来也大致可以说得通。
选帖之前,思考一下,自己是内向多些,还是外向多些,是理性多些,还是感性多些,上图所示的四种性格特征,自己更侧重于哪一类,直观的看着那一种字体自己更喜欢,就动手,也是办法。如果硬是要以颜色来划分一下,则蓝色适合欧体,绿色适合柳体,红色适合颜体,黄色呢,则适合后来元初的那个赵体,我们另再讨论。
但以上所说,都不绝对,书法本来相通,人的本性也大致相通。选一种字帖入手,长期练习之后,入帖、出帖、另择一种,再又入帖,再又出帖,多次往复之后,加以自家性格,大致能成自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