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会出现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如漆炭,咳嗽,痰中带血,喝喝气急,坐立不安,两眼昏花视物模糊不清,自觉心若悬空,似饥如饿;肾气虚者恐惧不安,心悸动不安,像被人追捕。此时足胫内侧(足少阴经循行经过之处)会发生气血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
关于是动则病的理解 1
“饥不欲食”
微,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又有“肾为胃之官”之语。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胃,则即使脾胃功能正常,患者有饥饿感,但见了食物却不想吃。
2
“面如漆柴”
漆,黑色也,枯木为柴,形容病者面色发黑,如漆如炭。《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面黯如灺色”,即面色黑如烛灭后的焦炭状;《针灸甲乙经》卷二中有“面黑如炭色”,都形容面色黑而没有光泽。面部望诊,要望颜色和光泽,病色中青、赤、黄、白、黑对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病,但无论见何病色,一般而言,病人面部色泽鲜明润泽的,说明病轻,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较好;如果是晦暗枯槁的,则为病重,精气已伤,治疗较难,预后较差。故“面如漆柴”形容病重难愈之象,当肾气已衰,病及五脏。
3
“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
“咳唾则有血”,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时致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会引起咯血症状,但此症状出现在足少阴经病候中,且列在脾肾二脏病症之后,当理解为咳喘日久,肺肾阴亏,脉络受损而痰中带血。喝喝为气喘声,喉中痰鸣有声,见于支气管哮喘,后加“坐而欲起”,当理解为肾气不足,纳气无根的虚喘;音荒,指视物不清,当为咳喘剧烈时的伴随症状。以上诸证病本在肾,病标在肺,肺肾同病。
4
“心如悬若饥状,
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心如悬若饥状”形容心慌、心悸的症状,如同人在饥饿时的感受,多见于心肌缺血早期表现;肾在志为恐,若肾气不足,则患者善恐易惊,如被人追捕的感觉,心中悸动不安。以上诸症病本可在肾,亦可在心,肾精亏损与心血不足常互为因果。
这些症状均与肾气不足有关,进而影响至五脏,如此描述,突出了足少阴经所属之肾脏为“五脏之根”“先天之本”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而诊察这些变化是否归属为足少阴经病候,当看足胫内侧(足少阴经循行经过之处)是否发生了气血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由于肾主骨,故以“骨厥”总结提示。
人人讲《程门解经专栏》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专业进阶之路,不懂经络,开口动手都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