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镇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基础不好,再加上时运不济。

苏南五市镇江本身的基础是最薄弱的。南京不仅仅是省会,而且还是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民国时代的首都,科教文卫资源极为丰沛。苏锡常三市,改革开放以后,凭借着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创造了苏南模式。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在地级市当中堪称翘楚。反观镇江,在民国时代,虽然做过一小段时间的江苏省会,但是积累的政治和科教文卫资源非常有限,解放后还大量的被分拆。在经济层面上,改革开放以后又未能迅速抓住机遇,虽然临近常州的丹阳,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苏南模式的影响,经济有所发育,但整体来看镇江和苏锡常三市有很大的落差。

基础没有打好,后续发展自然就很吃力。到了90年代苏南模式转型开始以外资作为主要经济推动力的时候,镇江还是没有抓住机会。这个时候不得不说前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其实对于后期引进外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工业配套能力,同时还培训出了一批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群体。这就为后续外资的引进和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镇江前期发展没有做好,后期引进外资的时候又落了一个空。当然从地理层面上来讲,镇江也有比较大的劣势。对外资的吸收和距离上海的远近有很大的关系。苏州凭借着紧邻上海的优势截留了大部分外资。无锡和常州凭借着自身相对优异的工业基础,也能够获得部分外资。但是到了镇江这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剩余了。

所谓时运不济,恐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1个方面是交通便利以后,形成了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虹吸作用。镇江成为了沪宁线上主要的受害者。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沪宁和京沪两条高铁。分别在10年和11年开通。其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镇江的发展逐步慢了下来。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南京和上海对于镇江的虹吸作用。镇江毗邻南京,在高铁开通以后,由于两城市之间的发展落差很大,所以人才和资金进一步向南京流动,镇江被虹吸的结果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这个时候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苏锡常三市在两条高铁开通以后,没有被上海和南京虹吸。从经济质量上讲,这三个城市与南京不相上下,再加上有镇江作为缓冲,所以南京没有办法虹吸。至于上海和这三个城市之间在高铁开通以前就已经建立了非常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上海对这三个城市,其实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高端产业发展制约,但与此同时这些城市也已经形成了相对有效的应对措施,找到了自身的定位。所以上海对这些城市的虹吸作用与溢出效应共存。综合来看,高铁开通对这三个城市的负面影响很有限。

第2个方面是举债发展的投资方向失误。应该说镇江在进入发展瓶颈期之后,不是没有主动作为的。但是乱作为的结果可能比不作为更可怕。镇江大规模举债,结果导致城市债务高企。但是这些债务资金很显然没有投入到高回报领域。于是镇江在经济成长上面就越来越差,反而导致后续举债困难连支付利息都非常辛苦。

第3个方面是镇江的原有优势产业,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未能实现转型。自然导致后续成长乏力。丹阳的眼镜产业虽然在国内很有影响力,但作为传统产业后续成长性欠佳。此外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做中低端产品。就行业内本身而言,实现市场升级的能力也不强。这还是镇江少数能够拿得出手的,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其他企业的情况要更差一些。

摆在目前最大的问题恐怕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火烧眉毛的债务问题。明面上的政府市政债券总量已经达到了镇江GDP的6成以上。考虑到其他间接渠道融资的真正意义上的总的市政债务,恐怕早已超过了镇江全年GDP。这么大的量,每年的利息支出恐怕都要超过镇江全年的财政总收入。而随着镇江债务规模的日益扩大,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很难再长期持续下去。而之前期望通过引入国开行将市政债券转化为国开行贷款的提议已经被中央否决。可以说镇江的财政破产也就是眼前的事情。网上最近几年经常流传着镇江要被整体并入南京或者被分拆的传言,并非毫无根据。单就债务来看,除非省政府为镇江市政债券兜底,否则行政区划调整由南京或者南京和周边城市一起为镇江消化债务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省政府兜底的可能性极其微小,原因是这将助长其他市政府的借款冲动。因此未来行政区划调整将是一个极大概率事件。

搜索建议:镇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热评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精选4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底两万...(展开)

热评

 建筑平面图的定义是什么?

建筑平面图,又可简称平面图,是将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墙、门窗、楼梯、地面及内部功能布局等建筑情况,以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组成的图纸。用一个假象的水平剖切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