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刘云鹤——西泠印社中人


【个人简介】

刘云鹤,江苏宿迁人,1943年生。以自学成才成绩,获江苏省出版专业高级职称副编审。曾任江苏省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花费十年心力总纂160万字县级《宿迁市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志书于1997年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发表多篇有独到见解的史志辨析论文。是史志前贤后继者 ,业余书法篆刻爱好者。师从沙曼翁、陈寿荣、孙龙父诸前辈。书印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报刊发表、数家博物馆收藏。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4年加入西泠印社。兼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南京印社第二届副社长,江苏省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应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2009年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播放专题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泠印社社员刘云鹤》。出版《现代篆刻家印蜕合集》等多部学术著作。

翩翩云鹤天下风

——记刘云鹤先生

胡 旭

刘云鹤先生是江苏省宿迁市人,在地方史志、地域文化的研究及书法、篆刻的实践与理论方面,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业界皆为之瞩目。先生生于寒素之家,长于闾巷之间,学于动荡之时,成于清平之世,不惟多能,实乃专精。此中自有发人深省者,故敬而记之。

刘云鹤先生1943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县县城一个较为贫困的家庭。父亲和六个哥哥皆以理发为业,母亲和一个姐姐则务农。先生10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日艰。他1950年秋开蒙读小学,1956年夏考取马陵初级中学,1959年夏考取宿迁县师范学校。1960年夏,仅仅读了一年师范、年仅17岁的云鹤先生就因家贫而辍学谋生。他先后在霸王人民公社东大小学(县城)和井儿头(乡)民办初级中学当“代课教师”。后至县文化馆、宿迁会堂(后改名“宿迁剧场”)、县电影管理站当“美工”“宣传员”,并无正式编制。1966年末,进“江苏玻璃厂”当工人。1980年重回宿迁剧场当美工。1985年调入宿迁县政协搞“文史”资料工作。1986年因“自学成才”成绩突出,被破格录用为干部,调入新组建的“宿迁县地方志办公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88年,任《宿迁市志》总纂。1992年,经江苏省出版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被破格评为高级职称“副编审”。1996年底,其总纂的县级《宿迁市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调入新组建的地级宿迁市文联,任秘书长。2001年7月,提前两年退休。

云鹤先生在工作之余,爱好书法篆刻艺术。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4年加入西泠印社。兼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南京印社第二届副社长,江苏省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退休后,应聘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鲁东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刘云鹤先生幼喜书画,然无缘深造。辍学后迫于生计,备尝艰辛。幸拜识本地耆宿陈书樵、徐慕农、窦燕客、胡石侬、黄龙诸前辈,在他们的引导下,与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通过公差之暇登门面谒及日常书信请教的方式,得到了南京丁吉甫、潍坊陈寿荣、扬州孙龙父、苏州沙曼翁、杭州诸乐三和刘江、温州方介堪、福州潘主兰、天津孙其峰等前辈大师的多番指教,不仅弥补了辍学而致的诸多缺失,而且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识,提升了见解。他曾感慨万千地说:“我在做学问和做人做事上的长进,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多亏诸多前辈对我的悉心教导。”云鹤先生收藏诸多前辈的书法信札,仅陈寿荣先生的就达260多封。这些前辈的谆谆教诲与大力提携,也正是云鹤先生虚心好学的体现。

云鹤先生学习书法,从篆书入手,博涉隶、楷、行、草。篆刻以汉为基,上至古玺,下逮明清印章,莫不钻研,追求浑厚典雅之风貌。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或在专业报刊发表,或被有关博物馆收藏。他铭记前辈们的教诲:没有文史方面的底蕴,书法篆刻是进不了大雅之堂的,只能是写字匠、刻印匠。他投师访友或在图书馆、博物院学习、考察时,常随机在纸片上记录,废寝忘食地多学、多问、多记、多思。偶有所悟,辄记备忘。日积月累,积存了不计其数的“参考资料”,待用时则凭记忆在零散的资料中“海底捞针”。在上有老母下有四个子女的家庭重负下,他通过挤时间发愤学习,乐此不疲。特别是老母病瘫的四年间,云鹤先生夜以继日,边护理,边学习,直至老母87岁去世。那几年,他吃苦最多,但学习收获最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云鹤先生曾撰写《创始刻治石印初探》《创始刻治石印再探》等学术论文,分别在香港《书谱》、杭州《西泠艺丛》等杂志发表。此后他又陆续在上海《书法》《书法研究》、台湾《印林》、湖北《书法报》、河南《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和随笔。其中《高凤翰砚史研究》《岳飞遗印系伪托》《铸印辨析》等因观点新颖、见解独特而得到业内同行的关注和赞赏。

本世纪初,云鹤先生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退而未休,多年的学术积累孕育了丰硕的成果。已届花甲的云鹤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著作,代表者有《现代印选》(与老师陈寿荣合编)《刘云鹤学术文集》(含《续编》)《刘云鹤藏恩师印集》(方介堪、陈寿荣、沙曼翁印集全三册)《现代篆刻家印蛻合集》《刘云鹤篆刻附小篆辨似》,其中后二书影响尤为广泛。

《现代篆刻家印蛻合集》由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年出版,收集自1900年代至1980年代905位印人的作品,展现了20世纪印坛的整体风貌。著名印学家孙洵在《序言》中说:“云鹤社兄是从艺术史的角度编辑这部印坛巨著的,在一定程度上钩画出现代篆刻史的轮廓……该巨著在中国印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西泠印社理事毛昭晰先生赞扬是书“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是继丁吉甫、陈寿荣编辑现代篆刻家印选之后的又一力作”。著名文艺评论家唐吟方先生致信云鹤先生:“《现代篆刻家印蛻合集》收录的印作之数空前绝后……不惟可作欣赏,它还是研究当代篆刻创作、风格流变重要的参考书。”江苏省书协副主席王冰石先生致信云鹤先生:“《合集》乃兄几十年搜集积累,现代印人作品可谓备矣。真心血之结晶也……弥补了当今出版界的空白。功莫大焉!功莫大焉!”山西省书协副主席沈晓英致信云鹤先生:“这部巨著不仅在现代篆刻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而且对研究中国印学史更有其重要的意义。皇皇巨制,功在千秋!”江苏省著名书法家、地级宿迁市政协原副主席吴应宁先生撰联赞曰:

倾数十年精力,搜寻,钩沉,耐得寂寞,破费钱财,谁能为之?

集几千家菁华,筛拣,评说,去芜存真,兼收并蓄,舍我孰欤!

此外,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童衍方,理事余正、徐畅、韩焕峰、范正红、熊伯齐,以及苏金海、魏杰、栾传益、张郁明、柴建方等友人,或来信,或赋诗,交口称誉,遂使是书名闻天下。

《刘云鹤篆刻附小篆辨似》由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末出版,是书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挑选出1200余个易混淆的篆字,以两相比较的方式,从形音义上加以辨别,附录在篆刻作品之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发扬光大,深受书法篆刻家和书法篆刻爱好者的好评。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茅子良先生评价是书:“极富新意,正本清源。对刻印者,对我辈看书稿者,均将大有助益,实属功德无量。”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致信云鹤先生:“所附小篆辨似一览甚好,解惑析疑,正本清源。”书法篆刻界的友人类似赞誉甚多,不一一枚举。

云鹤先生尝曰:“篆刻家必须是书法家,尤其是篆书家;虽不一定是画家,但必须懂画理;虽不一定是文学家,但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虽不一定是文字学家,但必须涉猎我国文字的源流正变;虽不一定是历史学家,但必须对书史书论、印史印论、画史画论,有所研究,有所见解。不仅要有艺术素养,更要有道德品质上的修养。”这既是他数十年来受诸多前辈的教诲、熏陶,而对篆刻家“概念”的精妙理解,也是其坚持实践、博学深思后的深刻感悟,其在书法篆刻方面素养精深,实亦题中应有之意。

寿开八秩的云鹤先生,并未就此打住。他计划从自己数十年所作书法作品中精选若干,结集出版,目前已做好规划,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已题写《刘云鹤书法集》书名备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云鹤先生在“地方史志”编撰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兴起首轮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热潮。1986年宿迁县组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展修志工作。下设办公室,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抽调组建县志办的人员时,毕业于大学历史系、中文系而官至科、局长者,鲜有愿到“县志办”坐冷板凳者。云鹤先生没有正规文凭,仅以工人身份“自学成才”而被破格录用为干部,县政府居然任命他为主持工作的县志办副主任和总纂,可谓知人善任。数年后,又被任命为县志办主任。

云鹤先生入主县志办后,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棘手的,是县志办的编制问题。最初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的编制。面对这样的困局,云鹤先生多次到县编制委请求扩编,经过几年的努力,陆续增至2人、4人、6人,此后就不再增加了。财政局按人头数下拨的办公经费,少得几乎无法外出调研。当时各级领导对此类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修志工作举步维艰。云鹤先生还有一个难言的苦衷,是新调入县志办的工作人员,能胜任修志业务的寥寥无几,大多是靠“后台”把县志办作为“跳板”,短暂停留后则另择高枝。无可奈何之下,云鹤先生只好聘请业务较好的几位离退休人员,来协助工作,弥补滥竽充数者的工作缺失。

宿迁县志的修撰,始自明朝万历五年(1577),有清一代及民国初期续之。本届县志是用现代语体文记述的通古贯今的“通志”,上限因事而异,力溯其发端,下限截至1990年底,概述、大事年表、人物、附录延至1993年底。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可谓地方的百科全书,篇幅宏大,任务艰巨。云鹤先生带领大家多次为各部门、乡镇抽掉的修志人员办学习班。同时,耐心搜集资料,认真讨论凡例,精心编制大纲。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力求突出地方特色。面对纷繁复杂、真假参半的历史文献、民间传说、当代材料及数据,仔细辨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妥善处理,择善而从。改稿、定稿的浩繁工作,集于总纂云鹤先生一人之身。他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个中艰辛,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

在修志过程中,云鹤先生熬过了无数不眠之夜。据说有一次夜深人静,他在家中伏案改稿,沉浸其中而进入忘我状态。身旁电茶壶的开水哨响了,他竟充耳不闻。壶中的电线圈烧断了,他依旧懵然不知。稿件改毕一看,壶里仅剩半壶水了。因常年超负荷工作,云鹤先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以至于有一次在参加“敕赐极乐律院”张守跃书法展览开幕期间,于餐桌旁当场休克。他曾慨叹:“为家乡修志,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确是肺腑之言。

修志者要具备“史德”和“史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经历过“浩劫”的那一代人,大多心有余悸,不敢秉笔直书,而惯于“粉饰”“造假”“回避”。作为本届修志的主持者,云鹤先生虽不敢奢望“享誉”后世,却也不甘于落个“谄佞”的骂名。继承古代史官优良的撰史传统,以西汉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为榜样,是他的“初心”。凡是符合入志条件的人与事,千方百计搜寻;凡不符合者,不管何人何事,坚决摒除。对于一些必须记载的“敏感”重大事件,也决不“回避”!

1996年12月,在历经十个寒暑后,160万字的县级《宿迁市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天道酬勤,这部凝结着云鹤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心血的巨著,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先生、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来新夏先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思明先生、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林衍经先生等著名方志学家,皆撰文对县级《宿迁市志》予以高度的评价,尤其对该志遵循史德秉笔直书的精神予以充分认可。《江苏地方志》1997年第3期开辟“新志评论”专栏,刊载了上述四位权威专家的评论文章。1997年8月,县级《宿迁市志》荣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的“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这是对云鹤先生和他的团队十年心血的最大肯定。

云鹤先生一直谦虚地说自己编撰地方志是“历史误会”“歪打正着”,其实他是具备修志素质的合适人选。县级《宿迁市志》的成功并在全国获奖,撰写多篇颇有独到见解、有份量的地方史志考辨文章,就是最好的证明。为此,云鹤先生对当年将他调进县志办的朱玉振县长(后任地级宿迁市委副书记)、撤县改市后的王元奎市长(后任地级宿迁市政协副主席)、老干部朱跃亭及另外几位离退休老同志、与他同舟共济的助手姚亚青、杨继萍等同志,都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刘云鹤先生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书法、篆刻与史志编撰方面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但在他心中,两者是有区分的,分量也不一样。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把修志工作看作‘大我’,把自己书法、篆刻方面的爱好看作‘小我’。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未来负责,是我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这一历史史命,我愿足矣!”自强不息,志存高远,这就是云鹤先生的精神境界。明人戈镐赞扬其时高士周玄初潇洒多能,云“香案灵文一篆通,翩翩云鹤天下风”(《来鹤诗赠周玄初》),将此移用于云鹤先生,其实也是恰如其分的。

附:全国地方志奖获奖证书

(本文作者:胡旭,江苏泗阳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鉴赏】

<书法作品>

为江苏宿迁項羽故里铸“霸王鼎”书大篆铭文

为江苏宿豫重建文昌阁书小篆“西楚文枢”匾额

自撰对联篆书释文:

博古须能通马列

知今始可效班曹

斗方篆书释文:不忘初心

横幅篆书释文:爱家敬业自律感恩

团扇小篆释文:福、寿、康、宁

团扇小篆释文:福、寿、康、宁

团扇小篆释文:福、寿、康、宁

团扇小篆释文:福、寿、康、宁

<篆刻作品>

词句章释文:寻梦者之歌

词句章释文:而今迈步从头越(连款)

姓名章释文:胡旭

斋号章:韧斋(连款)

引首章释文:年八十后书

<华年掠影>

与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2008年)

与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2008年)

与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2008年)

与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童衍方(2008年)

出版学术著作多部(至2019年)

搜索建议:刘云鹤——西泠印社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