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丽新世界》,已经无须多言,
作为科幻小说,你很难想象它是写于1931年的。
它最少领先了世界50年,它已经是一个符号,一种文化。
90年后的今天读,它依然经典。
由它改编的美剧,那自然是噱头十足的。
自从听说这部剧开始,已经等了一年,终于昨天晚上刷完了全集生肉。
第一季来说,优缺点都蛮明显的。
先说设定。
这部剧对没读过书的朋友,还是挺不友好的,并没有一个背景设定介绍。
简单概况一下背景:
故事发生在未来2500年代。
新伦敦的社会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首先,所有人都是瓶生的。
没有父母,没有怀孕,没有家庭,统一人工胚胎。
性解放到极致,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挑选性伴侣,只要愿意可以一天换一个。并且每天都有性狂欢趴体。
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没有私人占有,没有个人欲望,没有一对一的爱情关系。
并且从胚胎时期,就被调试5个阶层,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艾普希隆。
也就是α、 β、Γ 、 ε、 ζ
阿尔法是天生的领导,贝塔是天生的聪明人,主要从事科研等重要工作。
伽马是普通市民,做一些服务和行政工作。
德尔塔和艾普希隆,就是最下层的体力劳动者,而且统一半军事化管理。
他们连说话都只能说单音节的词,属于智力偏低的。
而这些天赋和阶层,都是从出生前,在胚胎时期就被调整好基因,出生后又反复洗脑训练出来的。(电击、催眠、睡眠广播等等)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阶层是最好的,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这就是被洗脑后的结果。
社会极度发达,生老病死已经全部被攻克。就连嫉妒、离别、孤独等等消极情绪,也全被解决。
人们每天都会嗑一种叫唆麻的药,这种药可以立即改善负面情绪。
任何时候,只要感到尴尬,愤怒,空虚,不甘等等任何,吃一颗药,可以解决一切烦恼。
这也是他们从小被反复洗脑的真理。
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阶级,安于自己的现状,活在当下。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快乐,除了快乐就是工作。然后每天晚上一次集体性狂欢。
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这是一个互相满足、纵欲、追求快乐,没有任何不满,没有任何忧愁的社会,所以叫做美丽新世界。
哪怕有不快乐,只要吃一颗药,就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吃两颗。
所有人永远都优雅端庄,不骄不躁,井然有序。
总结起来就是:
没有隐私
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迷信
没有一夫一妻,所有人都是社会集体的一份子
性开放到极致,每个人都属于所有人
没有任何私人财产,私人情绪,个人思想
阶级分明,且每个人都乐于做自己的阶级
吃药可以解决一切烦恼情绪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很快乐
称旧社会的人为野蛮人。
改编。
以上是一些基本设定,不得不说在1931年,这部《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题材的开山鼻祖级作品,这个设定十分超前。
但毕竟作者局限于自己时代的狭隘视野,所以有些设定还是过时的。
比如在原书的设定中,福特(汽车大王)最终成为了世界顶级资本家,也是美丽新世界的神级人物,被称为福帝。人们说福帝就好像说上帝一样,是口头禅。
再比如原书中,关于女性避孕的设定比较麻烦,但是现代已经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等等一些细节问题。
那么美剧版《美丽新世界》自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编,比较明显的就是加入了互联网。
可惜,这个改编也成了败笔。
缺点。
这次的改编有两个败笔。
第一就是上面说的这个网络。
网络加强了集体主义的属性,加强了没有隐私的设定,这原本是很好的。
但是剧情到后面,就变成了主导社会网络的人工智能觉醒,而人们开始反抗人工智能。
不得不说,这就变味了,脱离了《美丽新世界》原著。
而且反抗人工智能这种剧情,真的不新鲜了。
只能说加入这种剧情,完全拉低了《美丽新世界》的格调,从开山鼻祖,变成了俗套的作品。
也是最令观众不满意的地方。
原著是一种批判,真正的统治者则高高在上,一边嘲笑,一边安稳地控制着制度内的人。
改成人工智能,实为败笔。
第二,在于注水。
根据采访,编剧亲自说,改编的核心在于,如果人们无法体验到痛苦的负面情绪,其实是一种损失而不是幸福。
任何负面情绪,立刻就吃药,马上就变好,没有恐惧没有愤怒没有低落,没有任何“负”情绪,这样的人生其实是不完整的,是有违人性的。
你若放弃了痛苦,你就放弃了人生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是编剧想改编的重点。
这个初衷不错。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成了败笔。
为什么?
因为如果只是借着这个命题,延伸探讨,加入一些细节,那其实挺有趣的,同时也是《美丽新世界》的母题之一。
但是美剧肯定不止拍一季,所以必定会注水。
首先,原著比较短,一共19章(没记错的话,不然就是18章),一下午就能读完。
原著故事非常精彩。
然而一旦注水,就会发现剧中人物,进步和转变非常缓慢,而且还会突然性格大变,突然又变回去了,就这样反复横跳。
它不可能让主角一下就觉醒,它必须多横跳几下才有得拍。
这其实也是俊俊观察那些名著改编美剧的一个通病,就是贪心注水。
你看《真探》这样的神剧,一季就是一季,登峰造极的一季,神一样的人物刻画,何曾注水?
很多人写剧评,只会写这部剧人物刻画模糊、缓慢,但是为什么?却说不出来,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明白这部剧别扭的地方在哪了,哪些缺点就都有了解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深层的道理也适合于很多其他剧。只不过有一些剧口碑好,有一些剧善于掩盖洗脑。
这种创作套路看破不说破,我就不点名了,免得毁了大家的好印象。
优点。
前面说了这部剧的两个缺点。
但这部剧其实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毕竟,它是美丽新世界改编的。
只要能忍受上面两个缺点,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那还是可圈可点的。
毕竟,这是把一个乌托邦展现在你面前。
剧中对新伦敦的刻画,非常赞。对性狂欢的刻画,就更是迷幻级别的了。
硬是把这种聚众淫秽趴体,拍出了一种美感和集体感,一种仪式感。
就单这一点来说,符合对原著的想象。
其实剧中对原著的很多细节还原都很不错的,除了上面讲的缺点,最终依然可以给到8分。
而且看这部剧,再读读原著,确实会引人思考——
这种乌托邦,最开始当然是以批判的形式出现,而且母题非常多。
批判资本主义,批判阶级,批判极权,批判不自由,人性在社会机器的碾磨下荡然无存,等等
193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马上来临。
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科技的突破性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一些深度的社会问题。
然而讽刺的是,90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反而像个杀不死的病毒一样,更自我完善了,更痼疾难除了。
在美丽新世界,消费是幸福的同义词。为了刺激消费,掌权者绞尽脑汁。
而所谓的幸福是每个人对食物、性、药品以及其他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能得到即刻的满足。
他们没有生病,没有饥饿,没有一切烦恼,也不怕死。没有恐惧,没有情感。
没有家人,没有妻女儿子,也没有父母,没有任何情感羁绊,也没有情感痛苦。
甚至没有竞争,没有嫉妒,没有不甘心,没有奋斗,没有任何独立意识。
每天就是工作,吃药,娱乐,消费,狂欢,性交,睡觉。
就是性交,没有做爱。
没有人性,已经变成了机器。
人们就像是人工孵化的肉鸡一样,还觉得自己很幸福。
但事实上这种满足只是虚假的幻觉,可悲的是人们已经忘记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
最后,无论你看不看这部剧,我推荐你必须读一下这本书的原著。
我引用书中的原句作为结尾吧: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
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
要求食物匮乏的权利;
讨人厌烦的权利;
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的事的权利。
要求害伤寒的权利;
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美丽新世界
所以,“在幸福药丸嗦麻和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之间,你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