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宏/文
2018年上半年,我就公开发出了“互联网拐点将至”的观点。到2019年,我非常肯定地表示,“互联网拐点已至”,提醒大家准备“过冬”。
在春天再次来临前,你应该做的是储备力量,尤其是以下几个可能的大机遇。
1.数字原生的经济体系
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数字经济。但今天互联网上的数字经济,还多是存量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从传统经济“迁移”到互联网上来的,还依附现实世界的市场、商业和金融系统。未来,
以数字游戏和NFT等为代表的,数字原生的经济体系已经在路上。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果不依靠传统经济体系,通过内嵌价值体系就能够自循环,完成很多交易行为,就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数字原生的经济体。当然,更典型情况下,如果一个数字经济系统的内生交易规模,超过了与外部经济体交互的规模,那它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数字原生的经济体系。
这将是一个远大于现有经济的增量市场,核心要素是数据、算力、软件、芯片和注意力等。
2.数据要素取代互联网成新贵
就像互联网曾经取代电信网络和软件,成为这个时代的价值中心那样。接下来,数据取代互联网,成为新的价值中心。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网络不再是主要矛盾,数据要素化上升成时代的主要矛盾了。
互联网是为连接为中心的,核心是连接信息,人与人,人与信息,物与物等,连接创造价值。
数据是以数据要素化为中心的,网络和连接只是支撑数据要素化的重要一环(比如开放、共享和交易都需要互联网的支持),数据要素还需要资产管理、交易、清结算和代币等技术和机制。
大数据实现了数据资源化,但从数据资源到资产和要素,还需要区块链、WEB3、NFT、DID和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
3.融合应用型技术崛起
摩尔定律减速和衰竭,对数字世界技术创新和文化,影响会是“毁灭性”的,但业界已经习惯于“摩尔红利”60多年了,忘记了音乐还会停止。
一方面,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正在趋缓甚至很快会结束,原有的规律、经验、路径和实践等,几乎都会失效,大部分数字技术创新必然走向失败。
而这方面的机会,在于把重点从重大创新转向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建设的热潮将起。
另一方面,一些重大技术创新,将主要发生在应用方面,发生在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方面,比如AI for Sciences,金融科技,健康科技等。因此,知识的跨界融合,特别是创新和重构的能力,从物理性的结合到化学性的融合,会成为个人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数字信任体系
数字世界,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也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但数字信任从哪里来?现在的做法,是经常性地向现实世界寻求信任的基础。或者说,数字世界的信任,还是以线下的信任体系为主体的。
传统世界的信任体系,无法便利地迁移到数字世界来。数字经济,不仅需要重构像5G和云计算那样的新型基础设施的“硬件”,更要重构“软性”的数字信任基础设施。
安全主要用于防御来自外部人的恶意,而信任需要管理来自自己人的“半信半疑”。对于如何做数字安全,业界已经知道很多了,但对如何做数字信任,才刚刚开始。
数字原生的信任,还远没有到来。
5.数字原生的思想理论
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步伐,已经远超了数字化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步伐。数字思想理论的大幅落后,让整个业界陷入了焦虑和迷茫中。
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会计学、法律等社会科学,都需要“数字原生的文科生”(即懂数字技术的社会科学者),来创新和颠覆,而不是遵信工业时代的“古法”和“古礼”。
技术改变思想,思想指引技术,共创数字原生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