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石(1886—1969),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现代书法篆刻家。原名源邺,字李侯,小字蒲佣,号醉龙、醉农,别署醉石山农。中年以后,所作皆署醉石,遂以此行。湖南长沙善化人。自幼父母双亡,随外祖父李辅耀宦游杭州,19 岁时,即为西泠印社初创时期的重要社员。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印铸局技正、故宫博物院顾问。建国后,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61 年创建东湖印社,任社长。辑有《醉石山农印稿》、《唐醉石印存》、《唐醉石治印选集》等。
治印是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几千年来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发展,治印学也取得了精湛独特的成就,丰富了我国瑰丽多彩的文化宝库。博览历代名家印谱及有关方面的理论,争芳呈艳,实为我国文化上的一个特色。
篆刻艺术始于文字产生之初,据可考的文献资料证明,早在3800多年以前,就开始萌芽。近代出土和发现的一批古文化遗迹,如氏族社会、渔猎时期表现人民喜怒哀乐、生产劳动或重大事件的壁刻、壁画、原始社会的祭祀占卜,工具上的图案、符号,以及后来成为我国文字始祖的甲骨文,都是先民初期以刀代笔的艺术,也是我国最早的篆刻。至商周之际,我国文化进入青铜时代,铜器铭识为金文,又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从这些古文物上,我们看见了与治印有关的特殊章法、笔法和刀法的雏形。周朝末期我国出现群雄并立的局面,政治生活有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时的客观需要,产生了代表各种信物的印章,篆刻开始向治印过渡,并与刻铭文、刻画分离。秦兼并六国后,统一了文字,作为信物的印章,也进入了青年时期,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汉以后印章不仅有官印、私印之分,更有含蕴诗情画意的斋馆别号,以及单刻词句闲章,终至发展成为有欣赏与实用双重价值的艺术。唐宋间是篆刻的停滞时期,成为印章“古法渐废”的阶段。元代赵子昂全面地复兴古代文化艺术,使印章篆刻艺术也恢复了古雅的风范。明清以来,在书画艺术发展的影响下,印学到了极盛时期,并形成各种流派:明代文彭(三桥)承继了汉、元印章典雅古朴的品格;何震(雪渔)则首创“徽派”(皖派);清代丁敬又从徽派影响脱出,创导“浙派”,一扫矫揉妩媚之习,开拓了推陈出新、丰富多彩的局面。金石名家吴昌硕在谈论篆刻艺术的价值时说:“雄伟瑰丽,浑穆隽秀,其奇气横恣,古意盎然,绝不为方寸间所囿者,直可与商周彝器、秦碣汉碑、炳炳煌煌之巨制并传也。”便是对于这一新局面的评定。解放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篆刻面貌也因之影响而又新,有了明确的方向,成为有人民性的艺术。最近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书法篆刻,后起人才辈出,风格别树,各有千秋,更为这门艺术展现出繁荣灿烂的远景。
若论印学,源流并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初学篆刻,不宜急于求成,亦不宜好高骛远,应从基本功夫勤学苦练,如做学问,日积月累,自然有成。所谓治印的基本功夫,不外书法、刀法、章法三者。
一、书法
治印是以刀代笔的艺术。一般人谓刻印全在刀上功夫。其实篆刻艺术的特点,是在一定的图形内,通过字形美,来间接表现现实美。一般不求助于绚丽的色彩,而是艺术化的文字,可说是文图并茂,意境神情毕显的简单图案。我国文字由象形演变而来,字形与现实内在联系甚密切。因此字形美,常能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古人有“学治印先学写字”之说,盖须先学表现字形美和字的结构组成也。几千年来,我国字体变化很大,书法名家辈出,各具风姿,或淳厚、或潇洒、或豪迈、或苍劲、或娇媚、或委婉,都在字的形体中表现出来。点、划、撇、捺、钩等的形态美,构成浑然一体的风格。古人在评论印章优秀作品时,常谈到:“冠冕浑成,藏妍精于朴茂,寄纤巧于端庄,乍疏乍密,或隐或显,负抱相背,俯仰乘承,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字形美是印章的基础。历代精于治印学者皆善书,印与书相辅相成,日臻精极。刻篆隶字更是要从学写篆隶字开始。学会写字,就相应地学会剖析字意。尤其偏旁,如金、木、水、火、土、人、手、心、足等,知其起源,熟其变化,从而掌握印章布局、构图,胸有成竹,自然指挥如意。
隶书横匾“鷦寄庐”﹙116cm×37.5cm ﹚
二、章法
简言之,即印的布局。印除了要表现单字的形态美,也需要表现图形美。汉字笔画繁简不一,古文有一字成文、三五至九字成文者。或图形相间、黑白陪衬,皆仰之布局。印之章法,要布置妥帖,不板不俗,不故弄玄虚,不矫揉造作。字既上印,就要根据美的要求,与字的词意相结合,另行安排,取长舍短,粗细搭配,既能表现苍劲、豪迈,也能表现委婉、秀丽。字与字之间须相顾盼,贵有情趣、有意境。历代治印家讲究仿古,特别是承继汉印的传统风格。明清以来,以章法变化为主要特色。各流派也共同强调沿袭古代治印艺术所达到的成就,借以保持印章艺术中固有的含蓄、隽永、稳健、饱满、不浮薄、不粗鄙等特色。章法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曰神,有神色、有风度;二曰奇,不落俗、不老一套,别具姿容;三曰工,结构严谨,一气呵成,点画布置有情理,典雅;四曰巧,玲珑别致。古人谈到章法时,曰有三害:“闻见不博,笔无渊源,一害也;偏旁点画,凑合成字,二害也;经营位置,妄意疏密,三害也。”(见清·桂馥《续三十五举》)初学治印,当以为戒。
三、刀法
执刀如执笔,刻字如书写,这是刀法的基本要求。刻印拿刀,用大指、二指、三指合总执拿,伸无名指于刀下,夹住刀后,手臂空提,使臂用力,则划文振动欲飞。刻瘦文用刀多自单笔。秦文细柔,须缓缓转弯,不可一刀直透,若直透,不是软弱,定是枯涩,不似本文矣。刻铁线文,轻健锋芒,只须复槽用力,使画文匀净。刻肥文,用刀就墨,两边下刀,取去中间墨路,方有骨力,再向字画中间行一刀,画路正直,即印用到底,字迹也端正。至于古文刀法,亦两面下刀去墨路,只用刀的两头锋芒尖利处,不必将刀别起头刻。写意刀法,须刀口纯熟如戏墨戏笔,随意情趣。锋芒草草,若非刀口纯熟,则学坏手。用刀如用笔,刻印如写字,忌描、忌戳、忌刮。所谓匠气,皆此弊也。古人在总结用刀的经验时,谈到六害:心手相乖,有形无意,一害也;转运紧苦,天趣不流,二害也;因便就简,颠倒苟全,三害也;刀锋全无,专求工致,四害也;意骨虽具,终未脱俗,五害也;或作或辍,成自两截,六害也。(见清·何震《续学古编》)治印刀法很多,不一一例举,在实践中自能有所体会。
学治印如学其它艺术,贵在有志,有兴趣。必须有探索其究竟的精神,然后佐以临摹实践,方克有成。开始可以先学刻汉印,有了汉印的基础,再进而秦文古籀。经过勤学苦练,印学中奥秘自不难领悟。初学治印有了汉印基础,再择善而从之。如金石家邓完白、吴昌硕等人的作品,虽沉雄豪迈、卓尔不群,但不易得门。切忌在风格上生搬硬套。在治印基础未定之前,应循序渐进。多刻、多看、多写、多研究,自然日臻完善。多刻可以增进书法、章法、刀法的熟练程度。多看、多写、多研究则可以提高判断、评价、鉴别优劣的能力。这是治印学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规律。
本文限于篇幅,未能多所阐述。挂一漏万,仅可供篆刻艺术的爱好
者参考,并请诸法家指正。
( 原载1962 年5 月15 日《湖北日报》)
【本文责任编辑 郭超英】
隶书对联:“莫忘少小趋庭日,共有艰难捄国心。”(128cm×29.5cm)
原文标题:《治印浅说》
来源:《西泠印社》第四十一辑(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唐醉石研究、纪念《西泠印社》创办十周年专辑)
2015年起《西泠印社》与《西泠·艺林》将一并升级为国家正式期刊《西泠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