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是工作场所的心理危害要素。更具体地说,员工保持身心健康和最佳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条件,与组织实际提供的条件长期不匹配,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你不必甘于忍受职业倦怠的折磨,找到导致倦怠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行动,可以帮助你夺回被倦怠夺走的控制权和自主权。
接受我指导的客户和参加我研讨会的人跟我说起自己职业倦怠的时候,我最喜欢说的开场白就是:“不是你,而是你的工作!”除了精力不足、缺乏动力、工作表现差等典型的职业倦怠症状以外,他们还怀着不必要的罪恶感或羞耻感,觉得工作压力和倦怠都要怪自己。
不过研究已经证实 ,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是工作场所的心理危害要素 (所以职业倦怠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组织问题)。更具体地说,员工保持身心健康和最佳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条件与组织实际提供的条件长期不匹配,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举例来说, 员工没有得到处理自己工作负荷所需要的资源或时间,或是在没有充分的控制权和自主权的环境中工作,这些都是已知的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 。
作为研究者和高管教练,我曾与各行各业经历过这种职场综合症的数百人交流过。一些人能找到造成自己长期慢性工作压力的原因,学会向领导提出自己的要求以缓解症状,并且/或者花些时间恢复状态、重建平衡。可是,还有一些人没有注意到自己即将进入危险区域的信号,因为自己的感受并不“符合”自己所想的倦怠症状,或者是因为他们还在用过去有效但并不适用于当前状况的老方法应对压力。职业倦怠的感受因人而异,若想恢复,必须确定造成压力的具体环境因素。
一种方法是 运用自我认知技巧,思考职业倦怠的感受是想要向你传达些什么。 以下是职业倦怠可能揭示的一些重要且少有人知道的信息,以及应对方法。
你的能力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畴
工作要求超出实际能力是广为人知的造成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但长期感到自己并未充分发挥才能,以及自己的努力没用对地方,其实也会造成压力。如果你在工作中一直焦躁不安、无聊、没有方向感、无法投入或没有挑战,那么你的能力可能已经超越了现在的工作,该准备进入下一个职业阶段了。
这通常意味着在原本的领域提升等级,但也可能是告诉你,应该去探索新的事业了。我的职业倦怠就让我察觉到,是时候离开令我疲惫的咨询行业,去追求新的梦想——获得博士学位,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想一想, 什么事业会让你有动力、投入且充满活力?找到能促使自己不断成长的角色,迈出步子去追寻。
实际工作不符合你入职时的期待
我有很多客户遇到的问题是,被聘用时的期望和实际工作体验不符。在职业心理学中,这叫做违背与组织签订的心理契约。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不信任、参与度低以及工作表现受影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可能发展成犬儒和职业倦怠。
要消除这种危险的脱节,关键在于准确地找出期望与实际体验不相符的地方。是工作量、日常职责、工作文化还是报酬?下一步是确定原因。是因为沟通不够,还是因为同事离职让你承担了额外的责任?是组织重组或领导者换人之类的组织问题,还是因为众所周知的“范围蠕变”?
与领导层沟通,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和期望,一起确定共同目标,尊重你重视的要素。 要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与领导层保持交流,可以确保你们认知一致。
别人期待你超负荷工作
赞美和嘉奖过度工作、期待员工“随时待命”、鼓励个人为工作做出牺牲的工作文化,是滋生职业倦怠的温床。 可是过去那种“奋斗文化”不仅无法长期持续,而且根本没有效率:研究一致表明,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生产力下降、缺勤率和人员流动率上升、员工健康受影响以及职业倦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与每周工作40小时相比,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倦怠风险会提升一倍,超过74小时会提升到原本的三倍,84小时以上则会让倦怠的风险提升到四倍。
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就该调整自己的优先事项了:最该看中的是你自己的身心健康。划定自己工作时间(重要的是不工作的时间)的界限并告诉别人,抵制住在工作时间外汇报工作的诱惑。检查自己的任务,看看哪些工作可以委派给别人、降低重要程度或不必再继续。
设法定期休息恢复精力,在完全不考虑工作的情况下与家人朋友重新建立联系,以及参与自己喜欢的个人活动。花时间释放压力和充电,可以打破压力循环,防止工作压力变成长期压力、进而陷入职业倦怠的危险处境。
你所在职场的工作文化
不符合你的价值观
环境不符合价值观,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不安,因为这让我们根本的自我身份认同受到了威胁。 这种时候,我们很难在工作中找到意义和目标。有些例子显而易见,比如别人希望你做一些违反你道德准则的事,但在更为微妙的地方违背价值观同样会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
比如我的一位担任企业高管的客户,她所在公司的新任CEO放弃了长期以来的有机增长战略,实行积极收购的战略,而且每次都会大规模裁员,于是她发现自己迅速陷入了职业倦怠。这位高管并没有承担自己无法应对的工作负荷变化,但她从根本上无法认同CEO对待裁员的“焦土政策”,因此越来越没有干劲,难以投入工作。最终她找猎头换了新的工作。
不要忽视工作文化不符合个人价值观这个问题。 如果你希望继续从事这份工作,而且或许可以达成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就在自己身心健康受影响之前去跟领导层沟通。如果问题不可能解决,或者问题源于纵容或忽视偷窃、欺诈、谎言、排斥或不公等不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做好离职计划、离开这个环境。
工作场所有毒
麦肯锡健康研究所发现,对员工造成负面影响的最大要素是有毒的工作场所行为。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有毒的员工,出现疲惫、情绪调节能力和认知能力下降、投入度降低等倦怠症状的可能性高出八倍,而职业倦怠的员工在三到六个月内辞职的可能性高出六倍。麻省理工学院前不久的数据表明,与员工薪酬变化相比,有毒企业文化造成员工流失的可能性高出十倍以上。
“有毒行为”是一个泛泛的词,指的是让你感到自己受到轻视、没有得到尊重、受到胁迫、不安全或受到损害的行为。 在工作中,骚扰、不公待遇、恶性竞争、操控、流言、吹毛求疵、不道德行为或辱骂式管理都属于有毒行为。
重要的是,即使你没有直接遭遇有毒行为,也会受到其影响。研究表明,目睹有毒行为会导致精神伤害和士气低落。在有毒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不信任且陷入犬儒主义,并以不再用心投入工作作为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你因为有毒的工作环境而陷入倦怠,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尝试推动文化变革、指望同事的有毒行为得以改善了,也不要指望借助自我照护策略继续忍受这份工作。你可以在短期内设法保护好自己,尽量少接触有毒的同事,但就像价值观冲突无法化解一样,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还是制定离职计划并离开。
不必甘于忍受职业倦怠的折磨。你的经历和情绪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数据,可以揭示造成工作压力、导致倦怠的原因。运用自我认知技巧去关注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可以帮助你夺回一部分被倦怠夺走的控制权和自主权,为你开辟出恢复身心健康和工作热情的道路。
关键词: 自管理
坎蒂·韦恩斯(Kandi Wiens)| 文
坎蒂·韦恩斯,教育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即将出版新书《职业倦怠免疫力:情商如何帮助你建立复原力、修复你与工作的关系》(Burnout Immunity: Ho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Help You Build Resilience and Heal Your Relationship with Work,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24年出版)。她是全美著名的职业倦怠、情商和复原力相关研究者及演讲者,编写了职业倦怠测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是否有倦怠的风险。
朔间 | 译 周强 | 编校
让“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艰难的,往往是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能当上高管的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