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燕云十六州(宋朝几百年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文/煮酒君

一见姣儿泪满腮,点点珠泪洒下来。沙滩会一场败,只杀得杨家好不悲哀。儿大哥长枪来刺坏,儿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阴台,儿三哥马踏如泥块,我的儿你和八弟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唯有儿五弟把性情改,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最可叹你七弟他被潘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穿身无有葬埋。娘只说我的儿啊今何在?延辉,我的儿啊!哪阵风把儿你吹回来?

京剧《四郎探母》

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京剧唱词,爱听点京剧的人们,大多都知道这是《四郎探母》中的一段西皮流水。不喜欢听京剧的,单单看看这段唱词,也会对杨家将的遭遇感慨不已。

杨令公全家满门忠烈,祖孙几代,捐躯疆场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杨业、佘太君、杨六郎、穆桂英等等这些人物,都是中国人心中喜闻乐见的正面形象。杨家将的故事在戏曲、小说等等文艺作品中固然有很多是杜撰,但是,杨令公杨业却并不是虚构出来的,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杨业出生于麟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神木县,其家族是当地的豪族,他从小就练习骑射,军事素养颇好。杨业在年轻时,在五代十国中的北汉做官,屡立战功,号称无敌。北汉亡国后,归顺了宋朝,凭着优秀的军事才能,随即被宋朝政府任命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接着迁知代州,镇守边疆,防卫契丹。

杨业曾经北征云、应、寰、朔四个州,不久,护送四个州的军民内迁,遭遇到契丹的军队,因为失去援军的帮助,被契丹所擒获,但是,杨业很有气节,并未投降契丹,而是绝食而亡(一些文艺作品中称撞李陵碑而死)。至于夫人佘太君、杨六郎、穆桂英、杨文广等等人物,也可以从史料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他们的事迹。那么,杨家将抗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契丹人引马图

公元九一六年,唐朝灭亡不到十年,而距离宋朝建立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的统率耶律阿保机就建立自己的王朝。这个少数民族王朝取名契丹国,在公元九四七年,也就是三十一年后,改国号为辽。

契丹人既然建立国家,必然要扩大自己的地盘,所以不断的派兵南下,同时后晋的石敬瑭,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向契丹称自己为儿皇帝的军阀,积极出卖领土,契丹国占领了汉族聚居地的燕云十六州,又一度占据开封。

接着契丹灭掉后晋,中原地区的汉族对于契丹暴虐的统治异常不满,种族对抗此起彼伏,各地兴起风起云涌的反辽斗争。当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死去,继任者耶律德光看到中原无法立足,便带着番汉臣僚北返。跟随耶律德光北返的包括后晋的文武官员数千人,诸军吏部卒数千人,此外还有宫女、宦官数百人,后晋的府库的金银财宝以及括借为名抢来的财物,统统载着北返。

可是即便如此,耶律德光还是纵容士兵到处劫掠,使得中原百姓民心尽失。

后周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曾经多次征伐契丹,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因为英年早逝,没有达到目的。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登上了帝位,建立宋朝后,面临的局势是,北面有北汉和辽国,特别是辽国,军事实力相当强大,而南面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章泉等割据政权。这些政权环伺在大宋的周边,严重威胁着大宋的安全。赵匡胤继承了后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盈的财政,所以,一统天下,不仅是朝廷中精英们的希望,也是普通百姓的人心所向。待新生的宋朝初步得到了稳固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积极准备统一南北的军事行动。

但是军事行动,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四周都是敌人,但究竟要向哪个方向用兵,什么是主要敌人,什么是次要敌人,考验着赵匡胤的政治智慧与决断。他分析了各种局势,思考了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始终难以下定决心。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约自己的二弟赵光义,来到了大臣和重要幕僚赵普家里探讨如何出兵。赵普为他分析,如果先用兵攻打北汉,那么辽国的南下将没有阻隔,所有的军事压力,以及边疆的安危统统都由宋朝独自面对,这样如果继续南下平定各国,显然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不如先攻打南方诸国,待到条件合适,回身向北进攻。赵匡胤听完赵普的分析,正式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

宋朝政府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从乾德元年到开宝七年,先后将南方诸国消灭,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于太平兴国四年灭掉北汉。除了北方的辽国以外,宋朝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但是此后,宋朝始终未能灭掉辽国,反倒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所以有人认为,这都是赵普先南后北策略的失误,没有先灭掉最大的对手,而留下如此重要的后患,使得宋朝始终未能如汉唐那样真正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历史不能假设,也许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不过,当时赵匡胤与赵光义的之所以先南后北,也是不得已为之。辽的军事实力在宋之上,宋假若真的先取后汉,然后无法顺利灭掉辽国,极有可能陷入南北夹击的局面,到那时,不仅仅北方无法扫平,南方也可能无法统一。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对于如何收回燕云十六州,曾经想出个主意,他专门设置了一个仓库,储存积累财物,希望达到一定数字后,用来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最终未能实现,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用武力收复,在消灭北汉后,他毅然决定向燕京进军,结果高梁河一战,大败而退。这一场发生在位于现在北京西直门外的战争对大宋影响颇大,三十多万宋朝最精锐的兵卒丧失,让宋朝从精英人士到下层百姓普遍对辽国充满了畏惧之心。

七年后,也就是雍熙三年,宋太宗看到辽国内部政局混乱,发现伐辽机会来临,便发动大兵,分成三路进攻辽国。东部的曹彬溃退,彻底影响了整个战局,宋太宗仓促下令各路撤军,反倒让辽军步步紧逼,宋军大败。杨令公杨业便是在此次战争中,掩护边民撤退身负重创,被俘后绝食而死。这场战争让宋朝元气大伤,从此更是不敢北向。

接着四川发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席卷整个蜀地,宋朝不得不动用较大兵力平定内部叛乱,与此同时,在对抗西夏的战争中,宋军也连续遭到失败,宋朝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宋真宗即位后,辽国不断派遣大兵南下,严重威胁着宋朝的安全。文艺作品中杨延昭等人在辽国南下时,奋力抵抗,使得辽国无法长驱直入,便是此时发生的故事。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的圣宗耶律隆绪与其母萧太后又率大军南下,深入宋朝境内,宋朝政府震惊不已,宋真宗拿不定主意,参知政事王钦若要真宗去南迁金陵避难,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则请他去四川,只有宰相寇准强烈反对,坚持要求宋真宗亲征,以鼓舞士气,安定人心,迎击辽军。

宋真宗一面安排人准备与辽国和谈,一面也听从寇准建议缓慢向北方进发,当宋真宗来到澶州,也就是现在河南濮阳,宋军看到皇帝督战前线,顿时气势大盛,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辽军本来就是孤军深入,又看到宋真宗亲征,宋军气势不再衰弱,意识到无法取胜,便接过宋朝政府递来谈和的橄榄枝,开始讨价还价。随后,双方和谈成功,订立盟约。条约的主要内容为:宋辽维持旧有的疆域,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逃亡越界的人,双方相互遣送,沿边城市只能依旧修葺,不许增修城堡以及开挖河道等等。这次和谈所签订的合约,便是历史有名澶渊之盟。

这一盟约,差不多维持了一百来年,直到北宋末年,辽国被另一个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金所灭,宋辽之间的所有恩恩怨怨才彻底结束。不过,北宋虽然灭亡,偏安的南宋,所面临的政治局面却并未改变,只是主角换了人,由大辽变成大金,接着又变成了大元,而南宋,则在一轮又一轮的北方劲敌的挑战下,最后彻底成为过眼云烟,历史的一部分。

搜索建议: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词条  
热闻

 四川绵阳将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发展前景在川内地级市当中算是比较乐观的了,基本上四川省打算建立的副中心城市绵阳应该是板上钉钉了,目前从绵阳发展的现状和各项数据公布来看,绵阳确实比起四川其他地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