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红树林,随着潮水退却从水面下重新露出,站立在陆地的尽头。滩涂上,招潮蟹、弹涂鱼开始活跃起来,吸引来一群群鸟儿前来觅食……天蓝海碧,风景如画,东寨港呈现出冬日别样的美景。近年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加强现有红树林保护的同时,稳步推进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灾后复种等模式的红树林修复工作,逐步增加红树林面积。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区内水清岸绿,候鸟翩跹,在天地之间奏响出一曲“海陆空”生态协奏曲。
水质变好生物多样性愈丰富
潮水退去,红树林里开始热闹起来,只见大眼蟹从洞穴里出来透气,招潮蟹挥舞着大钳子“耀武扬威”,号称“鱼界”头号沙滩跳远和跳高运动员的弹涂鱼在淤泥上匍匐前行……滩涂上全是螃蟹挖出来的小洞以及它们觅食后留下的小沙球。一个生机勃勃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展现在眼前。
东寨港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337.6公顷,红树林面积1771.08公顷,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的97%。
过去,这片美丽的“海上森林”周边开始兴起养虾、养鸭、养猪等畜禽养殖业的热潮。由于过度捕捞、大规模水产和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红树林保护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团水虱在东寨港内大面积爆发,侵害红树林根系,导致大片树木出现根部坏死,鸟类和滩涂生物随之减少,东寨港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
自然禀赋不能毁在手中,每一片绿色都来之不易,一场环境整治保护战打响。
据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绍明介绍,自2013年8月以来,市财政共投入1.5亿元关停、搬迁保护区周边9家养猪场,迁移55万只养殖咸水鸭,拆除8家违规餐饮店、清理整顿20家非法采石场,拆除周边违法建筑22宗、约2万平方米,并建设演丰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消除片区生活污水。通过开展环境整治,东寨港的水体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为提高保护区资源管护能力和科研监测能力,2019年我市投入1213.12万元建设智能化监管系统,安装了5套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站房型)、4套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浮标型)、4套生态实景监测摄像机、12套便携式pH计、12套便携式常规多参数检测仪等监管装备,进一步通过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与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监测,对保护区实现水环境质量实时在线监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开展,一条条实打实的措施落地,东寨港的水体逐渐向好。在优良的水资源环境的加持下,东寨港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鸟类记录从2013年的180种增加到了219种,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在2021年的海草资源调查中,东寨港保护区还发现一个海草新品种——小喜盐草。
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
12月5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王式军在查看红榄李的长势。海口日报记者苏弼坤 摄
东寨港红树林博物馆后,有一个面积为6667平方米的红树植物种质资源圃,这里曲径通幽、红树繁茂,生长着约40种红树植物。在苗圃最深处,有一片红榄李培育基地,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每天都会来照看自己精心培育出的幼苗。
红榄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014年《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红榄李全国仅存14株。“苗圃里大约有1500株小苗,移栽到野外成功的有720株。”12月5日上午,看到记者前来,王式军高兴地说,移栽在野外的红榄李开花了,满树红花,非常漂亮。
红榄李的培育成功,这是王式军老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的成果,也是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重视珍稀红树培育的一个缩影。
走在苗圃的木栈道上,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指着两侧的红树植物开始介绍,这是濒危本地红树植物木果楝、莲叶桐、水椰、红榄李等。“近10年来,东寨港在本地树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无瓣海桑、澳洲白骨壤、十雄角果木、红茄苳、对叶榄李、莲叶桐等10多个红树植物品种,并种植成功。”
在东寨港,增多的不只是红树品种,红树林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记者从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自2013年至今,保护区累计投入3.99亿元,共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随着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开展,东寨港的红树林面积也从2013年的23670亩扩大到现在的26565亩,增加了11%。
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在固碳储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面积增大,红树林变“金树林”。
“根据研究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固碳总量为39.50万吨,单位面积固碳量为250.6吨/公顷。”黄绍明告诉记者,目前,保护区正在联合海南省环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蓝碳试点”研究,分析碳库本地调查结果,推进蓝碳试点工作,助推实现碳中和。
“红树林不仅是天然的海岸防护林,也是很多鱼、虾、鸟栖息和觅食的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日,第一次来海南旅游的河北游客张连喜直言,能在这里看到这么一大片保存完好的红树林,人与自然如此和谐相处,感到非常惊喜。
据悉,为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启动。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该项目计划修复现有红树林2815亩,新造红树林约1600亩,清退鱼塘面积2680亩。
“万鸟起舞”东寨港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批前来越冬的候鸟。通讯员冯尔辉 摄
傍晚时分,成群结队的白鹭扇动着翅膀从海边滩涂、周边田野飞回,落在东寨港保护区塔市保护站前的红树林上,葱葱郁郁的树叶中,白光点点,远看好似绿色地毯上覆盖着一层雪花。天色越来越暗,这时丝光椋鸟像个贪玩晚归的孩子,一波接着一波开始闪亮登场,时而变成巨大的翅膀,时而如海面荡漾的波浪,摆出不同的“阵型”,形成“鸟浪”奇观,在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中隐入红树林……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越冬的候鸟。通讯员冯尔辉 摄
这是东寨港的“万鸟归巢”景象,整个过程大约持续30分钟。“东寨港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路上,随着天气转凉,鸟越来越多。”冯尔辉带着记者来到塔市保护站,这里正好面对新溪沟和红树林树岛,远处的海文大桥清晰可见,新溪沟浅浅的海水里聚集了不少白鹭、苍鹭、池鹭,白色的鹭鸟与身后的绿色树岛,动静结合,在天地之间形成一道生态美景。
前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候鸟。通讯员冯尔辉 摄
“东寨港三江片区发现了80多只世界级濒危物种黄胸鹀,这是目前海口市境内记录到黄胸鹀的最大种群,对黄胸鹀越冬和种群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冯尔辉掏出手机展示近期在保护区鸟类监测调查中的新发现。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区推行辖区“林长制”管护模式,采取不定时不定点蹲守、夜间值守,实现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保护区生态资源环境行为。同时联合森林公安和市、区海洋等执法部门开展护鸟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偷猎捕猎违法行为。
同时,保护区还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鸟类、海洋生物等监测调查,充分掌握各类生物物种栖息地的分布信息,并研究制定了保护区各类生物物种保护管理机制。“通过调查监测发现,保护区新增长嘴鹬、岩鹭、黑腹军舰鸟3种鸟类记录,新增1种海草记录。”黄绍明说。
12月5日,在东寨港红树林科普馆,外地游客在参观场馆内的鸟类标本。海口日报记者苏弼坤 摄
随着东寨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候鸟千里奔徙来这里“安家”。东寨港的鸟类记录从原有的180种增加到了219种,其中就包括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万鸟起舞”东寨港,已经成为海口生态文明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海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