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零时,“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截止目前,通信行程卡已经无法使用,在公众号、小程序、APP等渠道均已无法查询。
国内三大运营商也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与此同时,一条关于“健康码要作废”的消息也迅速在各大平台间流传。
爆料聊天截图显示,“健康码要作废,要截屏疫苗接种记录,否则会找不到接种记录”。
不过很快,这条消息就被辟谣了。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截至12月13日12时,全国尚无省市发布过健康码作废的通知。
并且,健康码中所包含的疫苗接种记录、核酸检测记录等,也不会被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部分省市的健康码已不仅仅是用于疫情防控,而是涉及当地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多种场景。
以上海“随申码”为例,市民可以通过它乘坐地铁、公交、轮渡,以及公立医院“凭码就医”等。
通信行程卡下线
2020年3月6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上线,由三大运营商联合中国信通院推出。
这项服务可以通过手机号查询用户过往14天内,在某些国家地区的具体行程。根据用户停留地区的疫情情况,将会获得绿色或红色的通行卡。
此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变化,行程卡作出多次调整:
取消城市名称标记为红色、取消“星号”标记、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
直到近期,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
通信行程卡的下线,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它和健康码都是“数字防疫”时代的产物,初衷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防疫措施。
如今疫情防控已进入到全新阶段,在“新十条”的措施下,公共场所都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和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
或许不久后,通信行程卡、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绿码红码弹窗,都将变成历史。
有人对此感到高兴,也有人对突然的改变感到迷茫、恐惧。
但无论如何,它们的落幕都是必然。
健康码会停止服务吗?
目送行程卡退隐的同时,很多人也关心另一防疫工具——健康码的命运。
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的性质几乎是一样的,同样附带用户的身体健康信息。
但相比于只记录个人行踪的行程卡,健康码的功能更强大,里面关联的个人隐私数据更多。
在健康码体系下,每一个人都被红黄绿进行了区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手机就寸步难行。
一方面,健康码的确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涌现,包括一些较为极端的事件。
现在,通信行程卡已经下线,对于“健康码是否会停止服务”这个问题,官方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健康码暂时不会彻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因为按照防疫“新十条”的规定,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
也就是说,在这些特殊场所中,依然会保留查验健康码这一环节。
此外,健康码的其他功能依然能在多个场合发挥用处,比如用关联医保卡、扫码挂号付费等。
在不少人看来,既然前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财力来开发这一功能,那么将健康码转型用于公共服务,也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健康码陪伴人们走到现在,未来或许会和二维码一样常见。
至于它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温馨提示
关注【扩展迷EXTFANS】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