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这是一场夹杂在“子女未尽赡养义务案”之中的离婚案。
如果纯粹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当徐天和自己父亲这样一件“狗血”案水落石出之后,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周亦案调解的“丁克离婚案”。
虽然从法律与周亦安法官的角度来说,保障妇女在怀孕期间基本权利的做法,是正确且有意义的。
但就案件本身来看,或者以“腹黑”的角度解读这一案件。
在女方的许多说法中,有着太多前后不一的讲法与言行。
“丁克家庭”的建立与组成,是需要得到夫妻双方充分认同后,才有可能成功组建的。
虽然也会有一些“丁克族”随着年纪的增大,对是否养育孩子的想法产生松动,并因为出现了“悔丁”或“白丁”。
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夫妻双方相互坦诚且信任的基础上。
但在周亦案调解的这起案件中,女方似乎有太多地方表现出了具有“欺骗性”的行为。
男方在与女方结婚之前,不仅是“丁克族”,而且还是一个“不婚主义者”。
也因为如此,男方在追求女方之前,就把自己希望组建“丁克家庭”的意愿说了出来。
虽然在案件调解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男方是否提前知道,女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种极易导致不孕不育的疾病。
但从女方的角度来说,她可能终生不能生育,却有一个自己爱的男人愿意与自己组成“丁克家庭”。
如果说,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这又是什么呢?
当然,也可能男方提前或在结婚之后,便得知了女方所患的疾病。
而这也许导致双方没有很积极进行避孕工作,从而导致女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怀上了自己从未想过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犹豫了、她动摇了,她想将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留下来。
可她这样的想法与坚持,在男方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欺骗”。
一种权宜之计下的“欺骗”。
或许她并不像婚前所说的那样,对孩子没有好感。
或许她并不是真心想跟自己组成“丁克家庭”,只不过因为自己本身的原因,无奈接受了不孕不育的现实。
《底线》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将这起离婚案做了精美的包装。
他成功规避了“丁克族”这一敏感字眼。
通过模棱两可的方式,将男方对生育和养育后代的焦虑,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
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危机。
除了因时代进步,而导致年轻人在婚姻与家庭观念上的变化之外。
生养成本过高,无法做到优生优育。
社会活动中各种压力不断增加,以及养儿不一定防老案例的大量报道。
进一步导致并催生了“丁克族”的不断壮大。
这样的问题,虽然不是法官的问题,也不是法院的问题。
但作为基本法院与法官,他们不仅要经常面对离婚案,还会不断遇到“丁克族”所引发的案件。
或许这就是《底线》展示此案例的原因所在吧。
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过快。
因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的养儿育儿的成本增加。
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年轻人的承受范围。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他们不想只做一个生产、生育、教育后代的工具。
也不想将因爱而组建起来的家庭,变成一个孵化基地。
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也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可现实是,社会给了他们生养和教育的义务,却没有建立起同等条件的生存环境。
而这,或许就是小魏能在听到男方讲述的理由之后,能感同身受的原因吧。
同样都是年轻人,同样都是收入微薄工作压力繁重,他们真能挑起养育后代的重担吗?
这是一种现实,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
无论他是欺骗也好,是“丁克族”的责任也罢。
总之,他已经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存在于那里了。
周亦安或许能判定谁对谁错,但他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这背后的影响,或许比《底线》中所有案件加起来都要深远。
往期精彩回顾:《底线》生与死的选择,该由谁做出?最高法出手,不同凡响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