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海瑞“海青天”的师生情

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字汝贤,号刚峰,琼州府城朱桔里海宅塘村(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村)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为政清廉、刚直不阿著称于世,被后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

母亲谢氏是蒙师

海瑞始祖海俅原籍福建,南宋时迁至广东。海俅重孙海逊子在明初任广州卫指挥,隶属于番禺。其子海答儿于洪武十六年从军到海南,定居琼山。海答儿的儿子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海迈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其他还有三人中过举人。海瑞的父亲海瀚只是个廪生(享受政府膳食补助的在学生员)。

明正德八年腊月底(新历1514年1月),闻名古今的海瑞出生在下田村,与先贤丘濬同里——朱桔里。3岁那年,父亲海瀚去世,28岁的母亲谢氏终身未再嫁。

海瑞的第一位“老师”正是自己的母亲,此后,城南的进士吴会期是其授业恩师,城东攀丹村的进士唐胄,也曾是海瑞的老师。

海瑞父亲身故后,母亲谢氏就对他严加管教,口授《孝经》《大学》《中庸》等典籍,海瑞都能背诵。海瑞长大后,出门拜师,母亲总是选择严师,委以教子的重托。

据《谢氏族谱》记载,海母谢氏娘家在龙岐村(原址在今海口市海府路和国兴大道之间),出身书香门第,是位知书达礼、品性高洁的贤妻良母。

西洲书院作为海南较早成立的书院之一,在促进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海瑞、郑廷鹄等海南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师出西洲书院。

授业恩师吴会期

海瑞本人的《寿南瀛吴公八十一序》一文,透露出了嘉靖二年癸未科(1523年)进士吴会期与他的师生关系:“瑞,公门弟子,所愿百岁师公。”海瑞给老师吴会期祝寿的时间是1573年,彼时他已近六旬,辞官在家。

吴会期任工部郎中时,主要负责营造帝王宗庙。他主持修复西汉七陵(即宣帝的杜陵、文帝的霸陵、高帝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和昭帝的平陵)时,内宫太监想从中牟利,吴会期坚决不允,工程结束后,省下费用15万两白银;及至严嵩当国,也想延揽吴会期归附自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严嵩嫉恨在心,授意言官弹劾他谪出京城,吴会期则拂袖而归。

吴会期回到府城后,怡然自得,享受田园之乐的同时,不忘传道、授业、解惑。正是在那时,海瑞到他门下求学。

此外,海瑞的少年时光,还处在府城东厢攀丹村进士唐胄因不满宦官刘瑾专权,曾在家“闲居”20年(1502年—1522年),其间海瑞是否曾师从这位后来的户部侍郎呢?

尽管海瑞存世的诗文没有提到他与唐胄的师生关系,但《唐氏族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猜测,海瑞确实是唐胄的学生,而且与唐胄的3个儿子——唐穆、唐秩和唐稼是同窗好友。海瑞的同里挚友——丘郊,是丘濬的曾孙,也是唐胄的长女婿。

后人有理由相信,唐胄和吴会期身上的浩然正气和清廉耿介,对海瑞的影响自然是深刻而久远的,对他形成效仿圣贤、维护正统、心怀天下、关爱苍生的理念,并持守一生,不畏强权,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起着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只只看不见的推手。

丘海高谊,“乐耕”情深

丘濬世家不仅在科举方面有成就,还有着良好的家风。从海瑞与丘濬曾孙丘郊之间的一段美谈,可以窥见一斑。

清代的《琼山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时为琼山生员的海瑞,应丘濬曾孙丘郊邀请,到“乐耕亭”谈古论今,切磋学问,写下了《乐耕亭记》与《乐耕亭诗》。

丘郊,号“西野”,“以文庄之后,荫尚宝司丞”。其时,海瑞失孤,母亲谢氏访亲戚故旧,聘请严师教授儿子,“以琢以磨,兼有父道”。海瑞孝敬母亲,奉守家训,笃力勤学,曾撰《严师教戒》《客位告辞》《训诸子说》等文抒发刻苦自励,报效国家的志向与抱负。

在《乐耕亭记》中,海瑞坦言,交游之前,丘郊给他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仕宦子弟,恃祖上福荫,不过是“豢养之人”。以海瑞的个性及其在琼山郡学的声望,他并不想结识此“纨绔子弟”。交往几年,见丘郊品行端正,处世谦和,倒觉得自己有点比不上对方。

丘氏家学,海氏家教,成就一代英贤。在海公看来,“世禄之家”,要守“仁笃检约之行”,实属不易。丘郊筑亭,并非“流连光景,假此亭为游聚之地”,而是避免成为“谷粟之靡”“布帛之蠹”。为此,海公提出:“今之为民者五……士以明道,军以卫国,农以生九谷,工以利器用,商贾通焉而资于天下。”如果不属于此,就是“游懒之民,君子之所不齿”。

由此看来,没有走上仕途之前,海瑞慨然以家国大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在《乐耕亭记》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其说这是海公对丘郊筑“乐耕亭”的赞赏,毋宁说是他对丘氏先祖道德文章与人格学养的推崇。推而广之,更是对丘公的家庭教育与慈母谢氏的家规庭训的推崇。

为一座亭而作文赋诗,海公为今人留下了明代“乐耕亭”淳朴美丽的自然景色。

慧眼识才顾可久

嘉靖十九年(1540年),26岁的海瑞正式进入琼州府学读书,此前他一直在私塾和民办学院,如攀丹唐胄的养优书院求学。由于他学识渊博,又深究义理,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学友辨明学术,深受同窗敬重,因此被称作“道学先生”。

在郡学读书的6年间,海瑞思考读书、科考、入仕的目的,与丘郊在留耕亭一起读书,切磋道义,对考取功名并不上心,以至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侄儿海鹏先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来官至广西苍梧知县、梧州通判,海瑞还在“纠结”是否要应考、当官。

然而,陆续有督导教育的官员注意到海瑞其人、其文。

先是1546年,一位姓林的广东督学对海瑞的文章刮目相看,了解到他的日常言行后,也大加奖赏;1549年,另一位姓蔡的广东督学来海南视察,出题“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让琼州学子答题。蔡督学看到海瑞的卷子后,拿在手中品味良久,向人打听海瑞的家世、为人后,感叹他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年,海瑞去广州参加乡试,一举登科。

海瑞那一年的应试文章是《治黎策》,其中有“天下之事,图之贵于有其法,而尤贵在于得人”之句,此策一出,传诵一时,人们从中可以看出海瑞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始终关心天下大事和民生疾苦。

海瑞也因此引起了时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兼学政顾可久的注意。

顾可久是江苏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年),也就是海瑞出生的那一年考中进士,当过国子监学正、福建泉州知府、江西赣州知府,1534年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兼管海南岛的防务。到任后,顾可久遍访海南各地,了解民情,勘察地形,将关隘、险阻、冲要、海港、山川等地理元素绘制成图,加上说明文字,编制了《琼州府山海图说》。他在广东还多次主持乡试,察访、选拔人才,海瑞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看了海瑞的文章后,顾可久找来海瑞,当面勉励他务必不负平生所学,将来为国效力,体恤天下苍生。海瑞心里正是这样想的,因此对顾可久的知遇之恩和谆谆教诲铭记在心。

顾可久刚正不阿,是有名的直臣,曾因大胆进谏而遭到正德、嘉靖两位皇帝的“廷杖”,但事后仍然得到重用。后来,顾可久被豪强和权臣中伤、诬蔑而被迫辞职回乡,沉冤至死。

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升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巡抚应天十府。想起老师顾可久的冤情,便上疏奏请平反和建祠纪念,得到了隆庆皇帝的恩准。1570年,顾洞阳公祠建成。

人物简介

海瑞(1514年—1587年),自号刚峰,琼山朱桔里人。明嘉靖举人,历任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户部云南主事、兵部武库司主事、应天巡抚、吏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官至从二品。为官二十余载,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人物。

搜索建议:海瑞“海青天”的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