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龙头商汤科技的商业盈利版图已经残缺到需要拿象棋去补齐了。
日前,商汤科技推出了一款名为“元萝卜SenseRobot” 的AI下棋机器人。作为一款定位于育娃的家庭级消费产品,号称融合了中国的象棋文化与最新的AI技术。从覆盖人群看,该款产品试图老少通吃,一方面它希望寓教于乐,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希望打破数字鸿沟,陪伴老人自娱自乐。
基于商汤科技对于AI下棋机器人的定位,我们不难发现,该产品似乎在承担着商汤科技进军C端市场的重担,从产品定价来看,这款AI下棋机器人可以说是大众消费品,价格只相当于一款中端手机。
不过,从产品功能来看,它除了拥有AI对弈的功能外便乏善可陈。对此,有网友评论表示,购买这款AI下棋机器人是交智商税。消费者以相同价位买一款智能手机,不仅同样能和AI对弈,还顺带能玩几把时下热门的游戏。
事实上,正如网友所言,商汤科技的这款AI产品,只是套上了技术高端的马甲,并没有切中消费者的痛点。一边是炙手可热的前沿AI技术,一边是三十年前就被电脑完全攻破了的象棋,商汤科技的下棋机器人看似融合两者的优势,实则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事实上,商汤科技的这款AI下棋机器人,更像是它自身为打破盈利困局所做的一种无奈尝试。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赛道的先行者,商汤科技在历经8年创业长跑后,终于成为了港交所的一员。上市前,商汤科技作为投资者眼中的独角兽,堪称一级市场的吸金王,IPO前共进行了12轮融资,募得了52亿美元的资金,而后,它又顶着“视觉AI第一股”的名号,募集到了57.5亿港元。
然而,同商汤科技强大的吸金能力相比,它的烧钱速度同样也令人惊叹。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商汤科技的亏损额近378亿元,仅去年便亏掉了172亿元。那么,这家投资者眼中的独角兽缘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呢?
从公司基本面看,商汤科技之所以会连续出现大幅亏损,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两方面原因影响。
一是因为公司研发端依然需要通过烧钱来保持优势。数据显示,商汤科技2021年的研发支出为30.6亿元,约占公司总营收的65.1%,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商汤科技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当前,商汤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大板块。不过,从营收贡献来看,除了安防业务之外,商汤科技其他业务的收入贡献存在感如同空气。2021年,商汤科技的主营收入为47亿元,其中安防一项业务贡献的收入便达90%以上。
一边是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的技术研发,一边是看似多元但独木支撑的企业收入。如果不是商汤科技有着强大的募资能力,其入不敷出的造血能力应该都撑不到它赴港上市。
从主营业务的成长性看,商汤科技的四大业务板块,覆盖了不同的行业,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从成长空间和市场潜力来看,商汤科技的四大主营业务,在持续投资和商业落地的良性循环中,都具备快速成长的可能性。
不过,目前从公司的主营业务表现看,除了成熟度较高的安防业务外,公司无论是贴近用户的智慧生活业务,还是踩在新能源风口的智能汽车业务,都仍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孵化。
面对这样的主营业务表现,商汤科技日前发布AI下棋机器人,无疑也是在为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而做一些尝试。从客群分布来看,商汤科技的客群多来自B端和G端。公司虽然与他们保持着合作,但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商汤科技的造血能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激发C端市场蕴藏的消费潜力,就成了公司脱困的最佳选择。
另外,C端表现出色的AI上市公司,其业绩表现往往也会更出彩。商汤科技的AI下棋机器人,也像是公司在给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一个交代。
然而,对于商汤科技的这番面向C端市场的棋手般操作,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昨日收盘,商汤科技股价报收2.16元,下跌1.37%。从消息面来看,新产品之所以没有转化为利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者并不看好AI下棋机器人的前景。
相比早前的投资者笃信AI编织的商业故事,当前的投资者已逐渐看到了AI商业化的局限。
人工智能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给人类的理解创造一个可接受的模型。因此,人工智能在从技术走向产品之前,需要不断地构建对应模型,不断地通过深度学习提升完善。整个过程既需要不断投入财力、人力。对于追求收益的投资者而言,人工智能这样的发展过程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标的。
以商汤科技为例,这家投资者眼中曾经的独角兽,其编织的商业故事正被投资者所质疑。今年6月,商汤科技股价曾因公司投资者股份解禁闪崩。虽然徐立、王晓刚以及徐冰等公司管理层宣布不减持,但股价还是当天暴跌了40%。有评论指出,商汤科技价值投资者的信仰也随着该事件的发酵而瞬间崩塌,至于这个下棋AI机器人,在它看似滑稽的“高射炮打蚊子”的神操作里,映射出的不过是商汤科技在面对营收无力时手足无措的一种窘迫,就像坊间的一些传言:商汤的下棋机器人,卖的是机器人,心里盘算的却是割向投资者的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