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国包机第一人王均瑶:去世后妻儿怎样了?长子连登胡润富豪榜

2004年11月著名企业家、商界奇才王均瑶在病床上已然气息奄奄,

一年前他被确诊为肠癌晚期,身体每况愈下的他,却依旧凭借着强大责任感和意志力硬是坚持了一年的时间,

其间还安排好了企业的管理人,并明确了遗产分割。

一切安置妥当之后,在家人、朋友的哭泣和叹息声中,王均瑶与世长辞。

这一消息一经传播,大家纷纷感叹于王均瑶的英年早逝,以及他商业帝国的后继无人。

在其去世之后,他的妻儿们又掀起了怎样的风波,他一手打造的均瑶集团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商业奇才,出身布衣

1966年,王均瑶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顽皮的他,不喜欢学习还经常给父母闯祸,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

“这孩子特别聪明,就是小时候不爱学习”。

王均瑶的一家一直靠捕鱼为生,收入微薄,加之两个弟弟的相继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于是不爱学习的王均瑶萌生了辍学的想法,讨厌按部就班的他决定到大城市闯一闯。

1981年,15岁的王均瑶走出了校园,进入了社会,刚开始他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每天周而复始地做着一些简单且枯燥的工作,

和厂里的其他工友熟悉后,他发现厂里的推销员赚到最多,个个活得十分滋润,于是王均瑶主动向领导提出调动岗位。

王均瑶虽然读书不多,但好在心眼活泛,推销起产品更是头头是道。

在岗位上如鱼得水的他,没多久就拿到了全厂业绩第一的好成绩,厂里还奖励给王均瑶一笔不菲的奖金。

正在大家起哄要他请客下馆子的时候,王均瑶已经开始计划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出路。

王均瑶意识到,在厂里做推销员虽然可以保证他衣食无忧,但却无法改变他家族的命运,于是他决定离开印刷厂,自己当老板。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吃公家饭、拿死工资才是主流,王均瑶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

但无论别人怎样苦口婆心,他都听不进去,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印刷厂的工作,选择摆摊做起了小生意。

刚开始王均瑶只是倒买倒卖一些小物件,赚的钱也只够他维持生计。

1989年,王均瑶的弟弟王均金听说哥哥过得不错,于是前来投奔他,这让王均瑶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于是他开始抓紧物色新的产品。

当时正值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王均瑶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进来一批与亚运会有关的商品,有徽章、笔记本、帽子、邮票等等,

他的商品一经推出,便被一抢而空,事实证明王均瑶的抉择没错,他也因此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步步为营打造商业帝国

那一年过年回家,赚得盆满钵满的兄弟二人,喜笑颜开地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彼时正值春运,火车上人头攒动,拿着大包小卷的王均金向王均瑶抱怨道:

“这人也太多,要是能包机回家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弟弟一句无意的玩笑话,却让哥哥王均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王均瑶听了弟弟的话后,心里琢磨着现在国内好像还没有包机服务,既然没有,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呢?

1990那年春节过后,王均瑶开始与多个机场联系关于包机的事宜,一开始弟弟劝他:

“人家大企业怎么可能和我们合作,别浪费时间了”,

但经过一年的运作,王均瑶因出色的情商和慷慨的为人,很快便在航空业打开了局面。

1991年,他成功谈下了从温州到长沙的航线,用两架飞机启航了自己的包机业务,这也让他获得了“中国包机第一人”的称号。

随后的两年时间,王均瑶用赚来的钱继续承包更多的航线,使得自己的生意得到了有效的循环,航线从最初的两条变成了五十多条。

随后他趁热打铁,斥巨资投建了自己的民营航空公司——吉祥航空,

大家都感慨于他的魄力和审时度势,王均瑶也因此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摊主,逐渐变成一个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

1993年,央视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这让王均瑶又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于是他快速组织股东开会,仅用了一夜的时间便决定要进驻乳制品行业,他自己曾直言道:

“我的一贯作风就是迅速决断、坚决落实,因为机会从来不等人。”

王均瑶决定在乳制品行业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于是他开始从源头和质量上严格把关,从好的奶源到安全的杀菌流程,他深知市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王均瑶一掷千金,从养奶牛到最后的销售,全部由自己团队独立完成,虽然前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却在后期避免了中间商赚取差价,最终让利润更加可观。

市场的反响再一次印证了王均瑶的判断,他的产品一经投放便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乳制品品牌之一,牛奶的供不应求,让他商业帝国的奠基石从一块变成了两块,

同时拥有了包机业务和乳制品业务两个板块,王均瑶的企业势如破竹,业绩蒸蒸日上。

1995年,彼时的王均瑶,已然成为地方有名的企业家,但他每每听到“企业家”这个称呼都倍感自惭形秽,

王均瑶本人曾说过:“企业家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的!”

而就在这一年,三峡大坝整修,因担心出现安全隐患,便安排大坝附近的百姓移民,这一举措也是让很多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了难题,

王均瑶了解之后便联络许多企业家,并带头成立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目的皆是为了解决这些移民的工作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王均瑶也在扩大自己乳制品行业的规模,于是他招募了大量的移民为自己工作。

一举两得的成功经验让王均瑶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可以帮助许多人致富,于是他开始下基层,了解一些落后村庄的实际情况。

为一些贫困村免费提供奶牛,没多久一些朝不保夕的农民都过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子,而这些百姓们都对王均瑶赞不绝口。

1999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王均瑶意识到自己需要更高更大的平台,他渴望自己的企业能够与国际接轨,于是他将公司从温州转移到上海,并尝试进驻房地产领域,

他先是在徐家汇购置了一处烂尾楼,将其改为均瑶国际广场,经过施工改造,这处建筑没有了往日的衰败之感,摇身一变成为一处顶级的地标性建筑,

随着生意的进一步扩大,王均瑶的企业在时代的快车道上飞速奔驰,而这样频率的运转,让他的身体超出负荷。

天妒英才后面临着何种风波

2003年7月的一天,王均瑶觉得异常疲惫,每日操劳于生意的他已经好久都没有体检了,身体的每况愈下,让他渐渐有了不祥的预感。

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王均瑶走进了医院,而检查后的结果却让每个人都始料不及。

王均瑶得了肠癌,这样的噩耗给了他沉重一击,他的事业正值如日中天,企业需要他,社会更需要他,王均瑶深知自己不可以倒下。

于是他要求大家封锁消息,以避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他担心长期不在公司出现会导致“军心涣散”,于是依旧坚持每天工作,有时会议一开就是一天。

没过多久他的身体便再也坚持不住了,不得已接受了手术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王均瑶开始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寻找接班人一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王均瑶患病时只有37岁,他的大儿子王瀚是他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彼时只有16岁,正在上初中,

和现任妻子所生的一子一女还在上小学,子女的年幼让他不得不把企业的运营权交给自己的两个弟弟——王均金和王均豪。

据王均金和王均豪回忆,王均瑶曾在病榻上握着他们的手说:

“老二老三,哥可能要走了,王瀚还小,你们费心好好帮帮他,公司就交给你们了。”

事实上王均瑶十分看好自己的大儿子王瀚,认为他和自己最像。

2004年11月,随着病情的加重王均瑶已经无法下床,所有的家人全都陪伴在他的身边,随着视线越来越模糊,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我王均瑶这一辈子没什么遗憾了”,说完这句话便与世长辞,

他的妻子任丽哭晕在病床边,两个弟弟也泣不成声,三个子女还小,意识不到亲人去世意味着什么,虽抹着眼泪但更多的是呆滞和彷徨。

王均瑶就这么走了,留下了万贯家财和庞大的商业帝国,而活着的亲人是否能帮助他守住这份家业?王均瑶去世没多久,家人之间便因财产的分割而生出了嫌隙。

王均瑶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名下38.5%的财产划分给大儿子王瀚,而次子和小女儿则每人分得0.5%,

这样的遗产划分显然让妻子任丽无法接受,于是她雇佣了律师,与王瀚打起了官司。

王均金和王均豪因为哥哥的临终嘱托,自然明白王瀚对遗产的继承顺理成章,于是与侄子站在了一起。

没过多久关于《王均瑶才刚逝世,妻子与兄弟就因争夺遗产而对薄公堂》的新闻不绝于耳。

有的报道还提到,王均瑶去世没多久任丽便拿着十几亿遗产改嫁,对方是王均瑶的司机,那位司机还大言不惭道:“老板一直是给我打工的”。

王均金和王均豪虽然与昔日的嫂子正在打官司,但也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大哥去世之后还要遭人玷污,于是便主动出来辟谣,经查实此条消息为假新闻。

经过法院一年来的审理,认为王均瑶遗嘱内容清晰,且据录像证据显示,其在制定遗嘱时头脑清醒、语言表达流畅,最终判定遗嘱具备充足的法律效应,驳回了任丽的诉讼请求。

这一场关于财产的争夺战也就此告一段落。

商业帝国究竟何去何从

王均瑶去世后,企业进入了动荡期,很多人揣测均瑶集团即将面临垮台,但事实证明经过与哥哥多年来的打拼,王均金和王均豪已经具备了运营企业的能力,

他们自知不能让哥哥多年来的心血付之一炬,于是自始至终不敢怠慢,事无巨细地打理着哥哥的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王均金和王均豪的打理下,均瑶集团成功度过了动荡期,企业重新恢复了正常运转。

但彼时的集团内部开始流言四起,说王均金和王均豪现在大权在握,赚得盆满钵满,怎么会轻易将均瑶集团交还给侄子王瀚。

根据王均瑶的临终嘱托,王均金和王均瑶对于企业的管理权只是暂时的,等大儿子长大后,需要将权力移交,

这点兄弟二人始终没有忘记,这些年来,为了培养侄子,他们将王瀚送往英国学习工商管理,

在留学期间还经常给侄子打电话,向他讲述均瑶集团的大小事宜以及中国这几年来的变化,目的是让侄子时刻与集团接轨。

没过多久王瀚便学成归来,听到集团中的流言蜚语,他不以为然,王瀚深知自己父亲的高瞻远瞩,更了解两位叔叔的为人,

他们就如同周公辅成王一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几年来,叔叔们的任劳任怨,大公无私,王瀚全都看在眼里,

他甚至想过就算自己没有实权只是股东,他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但王均金和王均豪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他们将企业完璧归赵,

在王瀚25岁时,他顺利接管了公司,王均金和王均豪也表示:“终于可以放个假了!”

而王瀚则笑着说:“那可不行,你们要干到退休为止!”

王瀚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后,开始大展拳脚,他雇佣了多位职业经理人,为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让均瑶集团焕发了新的生机。

目前的均瑶集团集航空业、乳制品业、百货零售业、房地产业于一体,不单延续了王均瑶在世时的荣光,还继续向各行各业延伸。

紧跟时代潮流的均瑶集团,没有因前任董事长的逝世而落下帷幕,而是依旧在王瀚的带领下蓬勃发展。

2015年,27岁的王瀚已然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富豪之一,而到了2020年,王瀚又以百亿的身家跻身胡润全球富豪榜,

2021年,王瀚的名字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相信泉下有知的王均瑶,看到大儿子如此优秀,也会感到骄傲和欣慰。

而王均瑶的另外两个孩子,风光虽不及王瀚,但也带着不菲的遗产过着低调的生活,任丽也表示既然官司输了也愿意遵循丈夫的遗愿,以后只想好好照顾两个子女。

王均瑶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他年轻时目不识丁,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打开局面,

取得成功后,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依旧奔跑在人生的快车道上,直到气息奄奄、动弹不得。

王均瑶曾说过:“我也很累,但我就是说服不了自己休息,如果让我在家躺一天,我比上班还累,因为脑子里面一刻不停。”

积劳成疾使得王均瑶英年早逝,但相信他回顾往事时,没有因为虚度光阴而后悔,更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大概是临终时王均瑶为何会说“我没什么遗憾”的缘故了吧。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