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准噶尔人控制着新疆。乾隆践祚后,平定准噶尔叛乱,恢复了和阗贡玉。仅春秋两季,有超过4000斤的和阗玉,贡入内宫,更多的玉料,输往传统琢玉业集中的江南。清宫造办处玉作,承旨琢制了大量的御用玉器,一些御旨命制的玉器发往苏州、扬州、江宁、杭州、淮关、长芦、九江、凤阳等地的玉作名肆。
康熙以降,朝廷努力消弭满汉间的歧异,以儒学为立国磐石。在艺术领域,沿着摹古、吸收外来文化和创新三个方向发展,至乾隆一朝,诸多门类艺术蔚然而盛。
乾隆时期,受考据学影响,摹古多以商周、两汉为范本。内宫和京苏两地玉作琢制的鼎、觚、爵、簋、觞等陈设品,大量移植商周金彝的造型、纹饰、尺寸,一些作品循金文笔势,仿镌“司寇”、“周亚尊”、“祖丁尊”等铭文。
玉雕艺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肇端于乾隆二十二年。这一年新疆贵族阿睦尔撒纳叛乱,清廷出兵入疆,击溃叛军。将领将当地贵族使用的碗、盘等玉器,作为战利品贡入大内。乾隆见之,宝爱不已。亲自撰文,考证其为“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大部和克什米尔一带。痕都斯坦玉器具有强烈的伊斯兰艺术的风格,碾琢工艺讲究胎体薄如明纸,线条硬拙、刚劲,玉器表面的抛光亮可鉴影,有一种近乎金属的质感,有的镶嵌金银丝和红绿宝石、或杂色玻璃。
清代玉雕工艺制作一改明代文人自琢、或玉工自创的方式,宫廷和民间名肆制玉,均由专业画师设计制图,匠人依稿样雕琢。垂直悬挂的组佩自明代衰微,单一坠饰和玉牌成为清代的主流佩饰。坠饰采用圆雕、镂雕技法,利用玉皮表面色泽的差异,俏色巧作。玉牌为矩形、椭圆形、圆形,一面刻画、一面刻字。玉牌兴于明代晚期,入清代,玉牌上的图案有如锈像小说的插图,将山水、人物、动物、飞禽、花卉、诗词,一一纳于方寸之中。乾隆御制玉牌,艺匠经营,章法严谨,器身小不盈掌,却透出富丽堂皇的帝王气象。
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特点
一、用料精良
痕都斯坦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玉质细密,质地温泽,透过光,可以看到里面有棉状或点状包裹体。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青玉、白玉或碧玉,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爱留皮留色巧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器型别致
痕都斯坦玉器主要有食器与杂器两大类,以实用为主。食器类有碗、杯、盘、壶等。杂器类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炉等。中国传统玉器中常见的礼玉、佩玉、摆设玉却很少。
三、纹饰独特
花叶纹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主流纹饰,花草以莨、苕、莲为主。“莨”即野葛,俗称“老虎脚爪草”;“苕”即“苇花”,也叫作“凌霄”、“紫葳”;这里的“莲”不是我们常见的池塘里的莲花,它是陆生的西番莲与铁线莲。组合花中常见的是菊花,另外还有葵花、折枝花等,其次还有蕉叶、凤尾草、狗尾草等。
四、工艺精湛
中国玉器常以质佳工美取胜,而痕都斯坦玉器不仅多利用多层次的浅浮雕捕捉大自然的奇妙生机,而且为了加强装饰效果,常采用五颜六色的镶嵌来营造华丽高贵的美感气氛。主要是在玉器上镶嵌金银,以形成美妙的图案,使玉器更加富丽堂皇,亦有金粉直接描绘图案的。其工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雕工复杂,碾磨细致。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花叶纹以剔地阳纹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纹,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其艺术表现效果,所以器物皆磨去琢痕,碾琢极细,乾隆皇帝曾咏诗“细如发毛理,浑无斧凿痕”,就是对其雕工的高度赞誉。
2、镶嵌装饰,富贵华丽。
痕都斯坦玉器的表面不像中国玉器那样光洁平滑,或仅用阴线浮雕来作装饰,而是善用纤细的金丝或银丝将花纹的轮廓勾出,表现出器物的华丽。另外,痕都斯坦玉器上多镶嵌各种玻璃、宝石、金银片或玉片。这与中原传统人文的雅致意韵全然不同。
3、器物薄巧,工艺高超。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这种新颖的玉器,由于胎体薄,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 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放在水上能飘动,不会沉入水中,故被人称为“水上飘
浅谈乾隆时期对玉的影响
若说封建社会对玉器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除了慈禧,另一个,大概也就是乾隆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玉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一。玉器从最初的发展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乾隆时期玉文化的发展高峰因何而起,本文将为大家讲诉。
经济的原因:乾隆时期正是清朝繁荣时期,我们所学的历史经常说康乾盛世。但是我们忘记了中一为皇帝那就是雍正皇帝,在康熙晚年出现了很多腐败的现象。雍正在继承皇位之后就实行大量的改革,首先就是整顿吏治。看过电视剧的人肯定都会想到李卫当官这部电视剧,就是雍正整顿吏治的一部电视剧。因为雍正继承皇位比较晚,亲眼看见官场的漏洞。经过雍正的改革整顿到了乾隆年间自然经济繁荣。
自身的修养问题:生在皇家的乾隆自幼受到良好和严厉的教育,作为少数民族统治汉族那么统治者自己首先都的学汉文古书。乾隆是受过康熙亲自监督教育出来的,所以说康熙的教育是成功的,管了三代人。皇宫的太子阿哥康熙规定在我们现在的凌晨三点去故宫那边读书,而且经常抽查考试。这种学习的方法奠定了乾隆基础,如果乾隆不是皇帝的话很可能成为中国的另一大诗人。乾隆一生的诗文共有四万二千于首。
几乎凭借自己的才华差点超《越全唐诗》。因为统治者本身对文化的渴望以及追求和喜爱,那么就修书,乾隆时期修撰的《四库全书》很好的保存了我国代文化书籍的遗产,为文化的继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因为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所以造就了乾隆对玉器的鉴赏有较高的水平。由于喜欢玉器的乾隆收藏众多,三万多件的收藏品。这些藏品中是承载着多少的文化积淀,如果没有超高的鉴赏力、根本就淡不上对玉器的把握。由于自己喜欢玉器那么将就会大大的推进玉的发展,在王公贵族形成了一股赏玉之风。很多时候玉在古代时期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腰间的佩戴手上的扳指等等。皇宫的需求极大那么就会有工艺的师傅进行制作,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推动了玉文化的发展。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