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颜宁,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她问考生: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功成名就、资源充沛, 那么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
颜宁问了20多位同学,但没有一位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即便颜宁特意在开头强调“说教味甚浓,不喜勿入”,但这也无法阻拦网友们说她“不接地气”、“不懂生活”的指责和嘲讽 。
当然,我们今天肯定不是来讨论“颜宁之问”如何解答才能满分,而是我发现深圳现在有越来越多“过来人”,他们往往会有一种不自觉的“说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现在的年轻人啊......
所以,这届深圳年轻人真的不行了吗?于是我突发奇想:
假设以当年的能力和条件重来深圳,你觉得自己能活几集?
带着这个问题仔细想想,答案可能会让大多数老深圳人陷入沉默。
01
坐电梯的经验,不适合爬楼梯的
在深圳呆了十多年了,越来越发现这里有一个挺普遍的“陋习”: 深圳人,真的很爱回忆。
不管是团建的饭局上,还是路边大排档烧烤摊,亦或是各种商务局上,总有人会在气氛达到顶峰时,开始以主角的身份追忆往昔,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艰苦深漂史、创业史、成功史。
如果我们能在每天晚上把这些街头巷尾的故事拍成电影,会发现《奇迹笨小孩》不过如此。如果写成个人传记,那每部书都能上架“成功学畅销书榜”。
“我当年来深圳的时候,前海后海都还没填出来,万象天地还叫大冲村。那时候南山就是没人住的郊外,我们住在城中村里一个月就要500块钱。那时候.....”
就像我们听过了太多“小渔村变大都会”的深圳奇迹一样,深漂们的故事往往也大同小异:住在城中村的艰苦,加班加点的打工,莫名其妙的创业,草根逆袭的成功,然后就是买房买车,安家立业,成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代言人。
所以,他们便会以“过来人”自居—— 因为我成功了,所以你们按着我曾经的方法也可以成功,不行就是你还不够像我这么努力。
于是,我们现在可以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70后的老板跟90后的员工说:我们当年为了省钱就在城中村租房,现在年轻人怎么那么不能吃苦;
80后的领导跟95后的下属说:我们当年除了睡觉天天都在公司,把公司当成家一样,现在年轻人真不上进啊。
即便只有短短20年不到,但似乎没人发现,时代不一样了。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经典的段子——
三人坐电梯,从一楼到三十楼。一人电梯里跑步,一个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到了三十楼之后出来,一人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人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人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
这些“过来人”就是三位乘客,“深圳”就是那部电梯。
如今,我们没有电梯了, 在电梯里做俯卧撑的经验,对爬楼梯的年轻人已经没用了。
02
“假如能重来,你在深圳能活几集?”
直到今天,深圳依然是中国年轻人的最喜爱的城市之一。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在2023届应届生投递的TOP20城市中,北上广深还是毕业生们的求职首选,8.38%的毕业生投向了深圳,位居热门城市第二。
都是来深圳,但要知道,来的时间可有很大的区别。不久前,我们发起一个话题问: “现在来深圳闯荡,只带1000块够吗?” 意想不到的是,留言区呈现了两种鲜明的评论:
有人说自己是1998年来深圳,带着600元,在华发北桑达电子下属企业,后来定居南山;还有网友说,2003年买了一张火车票,剩400块钱来的深圳,进厂,包住,吃饭在食堂解决,如今在深圳也算是有家了,十年前父母也来深圳帮忙带孩子,现在一家老小都在深圳。
另一边有人说她是2015年带了1W来深圳,最开始租白石洲900元/月的握手楼,没有热水只有小强;有粉丝则是2017 年来深圳,就带了 2000 左右,在住在华侨城青旅住了两三周。
从我们的粉丝留言可见: 20年前带着几百块来深圳的,不少已经在这里买房安家立业了,但是近10年,只带一两千块钱来深圳,无异于参加一场生存游戏 。
有人说,这不严谨,毕竟10年间物价水平与通胀水平不一样,而且在深圳多工作了10年的时间,也足够“买一套房”了.......吧?
好的,假如让现在功成名就的你, 再一次孑然一身的来到深圳,你还能在这里呆多久呢?
有人很自信:现在虽然房价高,收入也高啊。是的,前几天深圳平均月薪12774元还登上同城热搜第一,而在我十多年前来深圳的时候,深圳平均工资也就是三四千左右。
但 涨的可不止是工资啊。 以买房为例,当年深圳工资是5000/月的时候,南山福田的房价是3-4万/㎡左右;现在深圳平均工资是到10000/月了,但你还能买得起8-10万/㎡吗?同样是50%的涨幅,房价总价真的只差了50%吗??
以租房为例,假如你是2008年左右来的深圳,你在科技园拿着3000的工资,但你可以选择在 大冲村 ,白石洲找到月租500元左右的单间;如果在福田上班,你可以选择 岗厦村 ,即便是在最火的罗湖商圈上班,你还能在 蔡屋围 找到廉价的城中村。
但是,现在你在科技园车公庙拿着10000元的月薪,你能选择租住的城中村在哪?
可以沿着1号线地铁去 西乡,坪洲,固戍 ;或者是沿着11号线去 福永、沙井 ,在这里都能找到月租1500-2000元左右的房子。
别看现在这些房子既远又贵,但你依然要每个工作日掐点起床,要不然就挤不上地铁了。
所以不如扪心自问,假如你现在来深圳,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呢?
03
“我们也想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有人会说,生活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能动性上,现在的深圳年轻人太容易“躺平摆烂”了。
没错,深圳老一辈“过来人”最看不惯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年轻人的“不上进”,到点下班,拒绝加班... 在他们眼中,这些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的年轻人,与“无梦想不深圳”的城市精神格格不入。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让年轻人来自圆其说是没必要的,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法外狂徒”罗翔老师是这么评价当代年轻人:“因为身处时代的不一样,至少在诱惑方面,今天的年轻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诱惑,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所以 很多年轻人所经历的事情,似乎是我很难真正去同理的 。”
在许知远的“十三邀”节目里,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的一番话让年轻人破防了。张老师说:
“即使宇宙很浪漫,但年轻人眼下的现实困境更直接,浪漫都被生活的压力压垮了。”
是啊,被繁琐的生活压得透不过气的当代年轻人,即使有一颗想浪漫的心,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即便我们都想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却被生活撞了腰。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就曾说,他很多研究生去了深圳,虽然工资高了,但他们不快乐。
有一次他问学生理想是干什么? 学生说,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是在深圳买一套房子。
“这就很可悲了。”
还有,经济学家管清友在直播中更是直言:
“真正现在难受的是青年人,我有时候觉得, 如果我们晚生十几二十年,我觉得我可能得夜夜哭泣 ,因为什么呢?
我该努力的都努力了,我从小很认真学习,我按照你们家长的要求考上了大学,我还出去留学,我回来找不到工作。我已经工作了,我还被裁员了,我上哪说理去?请问我错在哪里?”
对啊,错在哪里?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意义的追逐感。我们都在追逐自己的年代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们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更别拿着自己的地图,去给别人指路。
有人说,深圳的包容就在于,工资3万能活,3000也能活。曾经,那些带几百块就来的人已经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深圳奇迹,相信现在深圳的年轻人们也会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他们的奇迹之路。
给年轻人以希望,因为年轻人就是我们的希望
最后,我再次引用颜宁老师的微博说一句:
说教味甚浓,不喜勿入;若有冒犯,非我所愿,提前道歉;抛砖引玉而已。
图 | Vennphang、Shenzhenweekly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