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7月19日召开的2023年上半年海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2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92,相对差距同比缩小0.02。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负责人表示,从增收因素看,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和人才对接会、就业驿站、务工补贴等各项促就业政策落实,增加了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参与率提升,保障了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养老金和离退休金、赡养收入、家庭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惠农补贴、社会救济和补助等落实发放,共同促进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接触型聚集型产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和旅游业的全面复苏推动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受旅游业活跃带动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增加拉动,城乡居民出租房屋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及租金增加拉动农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快速增长,都是财产净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份农民增收的“成绩单”来之不易。近年来,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经营净收入。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围绕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各市县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促农增收工作模式和典型案例。在经营净收入方面,海口市秀英区羊山地区发展火山荔枝特色种植业促增收,琼山区伯侯村以流转、托管、订单等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水稻种植促增收;三亚市天涯区发展庭院经济促增收;五指山市聚焦农业产业发展,转方向、调面积、改结构、补损失、兜好底,促农增收成效显著;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发展哈密瓜、金钱树特色种植业促增收。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东方市打造特色就业驿站带动农民工务工、临高县打造“临高金牌住工”劳务品牌带动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文昌市打造“文昌鸡师傅”劳务品牌、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村组织本地农民工承建政府投资项目等促农增收成效明显。在财产净收入方面,三亚市中廖村、林新村以产权交易中心为依托提高土地租金,文昌市良梅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增加财产净收入,儋州市油文村发展共享农庄联农带农促增收。
锚定农民增收目标不松劲。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出台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经营净收入巩固、工资性收入跃升、转移净收入合理提升和财产净收入补短板等四大行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完成年度增收目标。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