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崇左度假,手边捧着一本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
「观看先于言语」他开宗明义的说。
正如艺术本身,我们之所见,是直观感受,是主观判断。并无对错可言。
「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
艺术能让我们在如今的快时代里,起码有片刻,慢下来。而作为一个艺术「局外人」,今天就来以非专业的角度,来聊聊我会如何欣赏艺术。
1. 生活中的艺术
上海浦东美术馆
艺术在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我们的审美并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感受。
正如陈丹青老师所说: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所谓文化教养。而是那种最新鲜的,感受力。就是一种可贵的无知。
在旅行中,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是我到达每个目的地定会前往的地方。我相信,艺术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最直接的方式。
巴黎橘园美术馆
每次旅行前,我都会特地去找一些小众独特的所在。比如巴黎的橘园美术馆,莫奈的巨幅「睡莲」,将我们带入他那Giverny花园中「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没有地平线,也没有堤岸,犹如没有尽头的幻影」。
左:巴黎Atelier Brancusi
右上: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by Johannes Vermeer,1665
右下: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by Sandro Botticelli,1480
而蓬皮杜旁边的Atelier Brancusi,就像是深入到艺术家的studio,直观感受「无尽之柱」和「空中之鸟」的节奏与韵律。
我还曾专门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看Vermeer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在法兰克福的Städel Museum,对那一副「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看得出神...
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预展
如果恰好能赶上一些拍卖会的预展,也是欣赏原作,提升艺术修养,与了解艺术行情的绝佳途径。
上:The Skin Speaks A Language Not Its Own by Bharti Kerr@香港瑰丽酒店
下:丁乙艺术泳池@西塘良壤酒店
而除了专门拜访,艺术也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身边。例如不少酒店中就有相当出色的艺术品。
比如香港瑰丽,收藏有Henry Moore、Damien Hirst、Bharti Kerr等艺术家的大作;而由丁乙老师担任艺术总监的西塘良壤,也绝对值得前往。
左:「朗读」by马铭泽
右:吴观真作品
而在家的布置中,也少不了一些艺术品的点缀。
我自己家中,就时常收入一些作品以形成空间整体的艺术意向,比如近期收藏的吴观真老师的作品、Carsten Beck,以及一些女性艺术家,如Alina Birkner和马铭泽等等。
2. 构建审美取向
艺术的美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评判标准。
有人喜爱Basquiat表现主义狂野的涂鸦,有人偏爱常玉「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的雅静;有人中意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的繁复,有人喜欢宋代的静谧与朦胧……
在不断欣赏的过程中,慢慢也会构建出自己的审美取向。比如我本人便偏爱素雅极简的风格,享受于艺术品带来我疗愈的平静感。
左:Untitled by Mark Rothko, 1968
右:Carving by Henry Moore, 1934
极简抽象构成画面的秩序感,例如我很喜欢的美国抽象派画家Mark Rothko;流畅的线条呈现出优美形体,正如Henry Moore的雕塑所表达的状态;
左:清代窑变花釉双耳瓶
右:杂花写生 by 何多苓,2012
瓷器烧制过程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惊喜感,就像始于元明,盛于清代的窑变釉;以及大自然花鸟或风景的题材带来的疗愈与轻松意趣,例如何多苓的作品…
Hibiscus with Plumeria by Georgio O’keeffe,1939
而我慢慢会发现,很多时候,女性艺术家作品里细腻入微feminine的特质,柔美的表达很能够打动我。例如Georgio O’keeffe、Camillle Claudel等等。
3. 弥补与共鸣
在时间的长河里,艺术从未缺席。
关于理解艺术,有一本对我来说十分有启发性的读物,就是阿兰·德波顿「艺术的慰藉」。
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 艺术能够扩展上天赋予我们的能力, 可以弥补我们心理上的缺陷。
人类通常对于不了解的事物充满戒备,艺术则可以用一种兴趣盎然的方式化解这种戒备。认识陌生事物,得到新的经验,获得成长。
上:汝窑天青釉洗,北宋
中:哥窑青瓷葵口碟,南宋
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宋
比如,我最近对中国的陶瓷艺术颇有兴趣。尤其是宋代的雅致,虽然胎质,釉料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算不上是瓷器史的高峰。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可谓空前绝后。
有人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顶峰。如雨后天青色的汝瓷,布满开片的哥窑器物,「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宋瓷所表达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真实而朴素的美。
Ophelia by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1852
另一方面,是艺术中相似经历带来的共鸣。还记得去年浦东美术馆开幕时,展厅内静静陈列的Sir John Everett Millais的「奥菲利亚」,不自觉便驻足许久。
这一幅画,勾起了我在伦敦Tate Britain第一次看到它时,对学生时代的种种回忆。
艺术在情感上的交流呼应与融汇贯通,产生了心灵的弥补与共鸣。
正如托尔斯泰是「艺术论」中写到「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
4. 心灵与视觉的碰撞
Mark Rothko说: 绘画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它最终会消除所有的阻碍——画家和观念、观念和观众之间的任何阻碍。
当我们看到一件艺术品时,第一眼尤为关键。或是带来视觉冲击,或是带来情感震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似乎能感受到黑格尔所言的艺术家将其「理念外化」的过程。
上个月在上海度过了与艺术沉浸的的一周。在ART021嘉德秋拍的展位中,重遇梁远苇的「双联绘画2010-1」,眼前一片淡雅繁花一下子触动心间。
之前在北京的UCCA的理事展就对梁远苇的作品印象深刻,很是喜爱。如墙纸般的画面里重复的语言传达出细腻的自然美,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诗意与和谐。
于我而言,这幅「双联绘画2010-1」在片刻中带给我平和的情绪感受。
其实近几年,我也会关注拍卖行业。从中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作品,而且能够观察到艺术品市场上的风向以及审美趋势。
其中一些作品其实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偶尔也能够遇见一些心仪的,值得入手的作品。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即将迎来中国嘉德2022秋季拍卖会及其预展。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对艺术感兴趣,不妨可以提前关注 官方公众号:中国嘉德拍卖 ,获取最新信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助理编辑:Nicole
审美的养成|当艺术在时间中成长…
博物馆有什么好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