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公司在研发新技术时,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市场的反应。即便如此,新技术的未来也并非看上去那么前途未卜。本文作者通过大量实践和调研,总结出一种练习方法,可以帮助预测下个重大突破可能会出现的方向。
我和一些科技公司合作,参与制定或完善其创新战略时,使用了一种练习方法,帮助它们预测下个重大突破可能会出现的方向。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检验某种技术演化的关键维度。比如说,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以及用户需求被满足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公司可以找到发力方向,在合适的地方投资,还可以预测竞争对手的动向以及来自外部的威胁。我最喜欢的例子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和唱片行业,几十年来,这个行业的竞争都集中在音频保真度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个行业都迫切想要推出下一代音频格式。1996年,东芝、日立、时代华纳等公司联合推出一种叫DVD音频的新技术,其保真度和环绕音响效果非常好。它们希望能够阻击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当时这两家公司掌握着CD标准,对售出的每台播放器和每张CD收取专利使用费。
但索尼和飞利浦公司没有束手就擒。两家公司联手开发出一种叫超声频CD的新格式。唱片业陷入了集体焦虑,无论是制造商、分销商还是消费者,如果下错了注,将会输得一塌糊涂。索尼在1999年末推出第一款超声频播放器,DVD音频播放器在2000年中上市。一场需要双方砸下重金的格式大战似乎难以避免。
此刻也许你正觉得纳闷,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场格式大战?发生了什么?发生了MP3。当消费性电子产品巨头不断攀登音频保真度的新高度时,一种新算法横空出世,它的保真度略差,换来的是高度压缩的音频文件。1999年共享文档平台Napster出现后不久,消费者可以免费下载数百万音乐文件,类似Napster的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你可能会觉得索尼、飞利浦公司以及“DVD音频联盟”只是不走运。毕竟谁能预测到会出现MP3这种颠覆性产品呢?消费性电子产品巨头怎么会料到,一直围绕保真度发展的格式,会突然被保真度较低的技术取代?然而,如果当时它们采用本文提出的这种方法论进行预测,可能有机会发现,下个突破很可能并非更高的保真度。
理解技术发展背后的动力,不只是高科技公司的事。技术是投入变成产出的方式,也是产品及服务到达消费者的方式,它在所有的市场都在不断演化。许多类型的公司管理者都使用过我的3步实践法,包括研发血糖监测仪的企业、连锁超市、医院、涂料稀释剂企业以及金融服务公司。在过程中,管理者常常会出现灵光乍现的时刻,由此彻底改变或升级了公司的创新战略。
第一步:确定关键维度
我们常常听到大家谈论“技术轨道”,感觉创新的发展是条单行道。但其实创新通常是同时沿着很多不同维度发展的。例如,计算机变得更快的同时,也变得更小,速度是一个维度,尺寸是另一个。任何维度的发展都有具体的成本和收益。而在顾客眼里,则是可量化的、不断变化的效用。预测未来的第一步,便是确定一项技术发展的关键维度。
为了确定维度,我们要从彻底研究某项技术的发展历史,从尽可能早的时期,一直研究到最新的情况。先考虑这项技术最初满足了大众什么样的需求,再来看每次在功能和形式上出现重大转变的时刻,哪些根本性因素受到了影响。
为了说得更清楚,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提到的音乐录制技术。回溯其发展史,有6个关键性维度:去同步化、成本、保真度、音乐选编、携带性和定制化。在发明留声机之前,人们只能在现场听到某个音乐或演讲。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在19世纪末期发明留声机时,主要目的是将演出的时间地点去同步化,这样就能随时随地欣赏表演。爱迪生的装置,是一个箔纸包着的旋转柱体,这个发明很厉害但是很笨重,难以复制。贝尔发明了外面裹着蜡的硬纸板旋转柱体;之后,埃米尔·贝利纳发明了圆盘形的扁平状唱片,后来才有了磁带。从此,大批量生产唱片变得容易多了,成本降低,保真度提高,音乐的选编成为可能。
然而,几十年来播放器的体积一直非常巨大,难以携带。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8轨迹磁带盒,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便携性。汽车播放器变得随处可见。盒式磁带统治了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提高了便携性,同时首次实现了定制化——你可以拥有私人音乐播放列表。1982年,索尼和飞利浦推出了CD标准,其保真度大大超过录音带,很快成为主流格式。
第二步:找准定位
下一步需要针对每个维度,确定效用曲线的形状。效用曲线是指以图形方式,展现出消费者从技术性能中获得的价值。如果能确定该技术目前所在的曲线位置,有助于企业找到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音频格式的发展史表明,音乐选编的效用曲线是一条凹型抛物线:选择增多,效用也会随之提高,但速率会递减,并非无限增长(见图表《更多音乐,更高价值——直到某个点》),在没有音乐可以选择的时候,选择稍微多一点,也能极大地提高效用。例如第一台留声机出现时,唱片很少。随着更多唱片的出现,消费者疯狂购买。拥有一台播放器的吸引力增加。选择即使增加一点也会极大地影响效用。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选择呈指数增长,效用曲线最终变得平缓,大家仍然看重新发行的唱片,但每一张增加的价值变小了。现在类似iTunes、亚马逊Prime音乐以及Spotify等提供的数字音乐服务多达上亿首,无限多的虚拟选择,让消费者胃口饱和,我们大概已经接近曲线的最高点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保真度。这也是超级音频CD和DVD音频优先考虑的重点。保真度可能也有一个凹形效用曲线。第一台留声机的保真度极差:音乐听上去声音微弱,尖细刺耳。但那时候能够听到录制的音乐,已经很了不起。最初,企业对唱片保真度的改进,极大地提升了人们欣赏音乐的效果,销量因此一飞冲天。之后光碟机出现了,后者提供了更高的保真度,但是并没有那么受欢迎,很多人觉得黑胶唱片已经够好了,一些人甚至更喜欢黑胶唱片的“温暖”。对多数消费者来说,保真度的增加几乎没有什么额外效用。当索尼、飞利浦和DVD音频联盟在21世纪初推出新格式时,保真度曲线已经变得平缓。
通过某种技术手段,两种格式都可以提供比光碟更高的保真度。例如,鉴于CD的频率在每秒2万周数或20千赫之间,新格式的区间可以拓展到50千赫。这已经非常高端,令人赞叹,但是由于人类听力的最高峰值就是20千赫,大概只有家里的宠物狗能欣赏到这种程度的进步。2007年,美国声频工程协会公布了长达一年的一项实验结果,评估参与者(包括专业录音师)在区分超级音频和普通碟片时,能够做到的最好程度。结果发现,受试者只有一半几率能准确辨认出超级音频CD格式,比瞎猜的准确率高不了多少。如果公司在推出新格式时,粗略检验一下保真度的效用曲线,就会发现,在这方面已经没有顾客认可的进步空间。
同时,大概看一眼便携性曲线,就能发现这个维度上的机会。在所有公司的音频格式进化史中,索尼是最应该看出便携性的重要性的。回溯到1979年,索尼推出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索尼随身听。这是一个可以单手握住,重量很轻的录音带播放机,产品大获成功。不是因为它比其他产品成本低,也不是因为保真度更高或音乐选择更方便,而是因为它便于携带。同样,MP3的成功,是因为它让音乐变得极为便于携带。MP3文件小到可以轻松存储到电脑,并和朋友分享。
第三步:确定重点
一旦你知道了公司可以改进的技术维度,以及它在效用曲线上的位置,下一步可以直接确定改进空间。但是知道可以提高某个维度的性能是一回事,你还要确定有没有必要这么做。第一步要决定对客户最重要的维度,然后评估成本和处理每个维度的难度。
第三部分练习,能够帮助管理者拓宽对行业的看法,将焦点从“这是我们做的事情”转换为“这是(应该是)我们未来的市场方向”。同样也可以帮助公司克服偏见和惰性,将注意力从那些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的技术维度上转移。例如,在一家我合作过的大型金融服务公司里,领导们一直将数据传输视为可以不断提高的关键维度。在建立之初,公司拥有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金融数据传输技术。速度超过竞争对手,是公司过去和现在的战略核心,也是公司的骄傲。但是,当我和公司管理者做过这个练习后,他们意识到,关注数据传输速度(现在已经达到纳秒)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看到那些拥有更多改进机会,顾客更为看重的维度。
对这家企业来说,数据传输速度相当于超级音频CD的保真度:它可以年复一年地提高,但对用户来说效用在递减。进一步说,快速传输数据的技术已经无处不在,并且商品化,速度不再提供竞争优势。但公司有一种专有算法,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变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这才是更有利的优势。这项练习指出,公司在提供这类信息上机会更大。活动结束后,管理者们制定计划,决定将资源用于那些使用频率最高、最独特的分析类产品,确保它们能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被有效地使用。结果,团队开发出一款获奖的手机应用,现在在全球金融服务应用排行榜上位列前三。
新产品创意并非这项练习唯一或最重要的结果。更有价值的大概是它让管理者拥有一种大局观,让他们看到市场动态新的可能,以及规模更大、回报更长远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引领行业创新,而不是手忙脚乱地疲于应对。
本文选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7年8月刊有删节,原文请参照《创新怎么下注胜算最大?》一文
梅丽莎·席林|文
梅丽莎·席林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管理和组织学教授,著有《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社出版,2017年)该书已再版4次。
牛文静|译 刘筱薇|校 时青靖|编辑
王一冰|公众号文章编辑
直播预约
哈评数字会员
大家都在看
本文版权归属《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请发邮件至
yibingwang@caijing.com.cn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