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以下简称《二舅》)刷屏以来,热搜不断翻脸。平心而论,《二舅》能刷屏起码证明“它是个好故事”(一般意义上大众审美)。毕竟在此期间,不仅公众叫好,就连官媒也下场鼓掌了。
不过紧接着,舆论场上就开始进行意义的争辩:一方认为、《二舅》释放出“庄敬自强”(也是“外甥”的创作初衷);另一方认为、《二舅》是在升华苦难。一定程度上,人们对于热点事件有争辩,也是好事情。
可吊诡的是,当有人开始质疑视频解说所对应的细节时,就意味着热搜将不断“翻脸”。就比如“他(她)们在这个老屋生活,建它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句解说,基于美国是1776年建立的,距今已经246年。算一算,老屋子的建龄至少超过246年。严格来讲,解说中提到的“他(她)们”肯定不是“二舅”和“姥姥”。
对于这个细节的不严谨,宽泛的理解是,“他(她)们”是泛指“外甥”的祖辈,而“外甥”刻意加入“还没有美国的梗”应该是为更好地达到叙事效果。而苛责的理解是,“外甥”纯粹在编故事,不尊重事实。当然比这更为严苛的是,有人通过老屋的砖来判断,老屋的建龄不太可能超过246年,最多也就四五十年。
只是这还不算完,更为要命的是,“二舅”的拐腿和“二舅”的残疾证也被质疑了。关于“拐腿”,视频中解说是“打针打坏的”,对于这个问题倒没有人质疑,但却有人质疑“拐腿”的残疾程度,当然主要依据是“二舅”在视频中不同场景中的行动姿态。坦率地讲,从质疑的角度来看,这些质疑也没什么问题。
可当卫生院的一位退休院长站出来澄清(“二舅”打针的卫生院)“二舅腿上的残疾与打针无关”时,貌似让质疑变得合理起来。以至于热搜从“热脸”开始,到“冷脸”僵持,再到“翻脸”为止,“二舅”虽然暂时离开了小山村,但是“外甥”却始终无法抽身舆论场。
另外关于“外甥”的身份,有记者通过“二舅”的邻居得知,视频作者并非“二舅”的外甥,而是其外甥女婿。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就在于为搞清楚故事是怎么来的,是经历加回忆,还是纯粹的回忆。从创作的角度来讲,显然经历加回忆比纯粹回忆更真切,可对于这个“外甥”来讲,因为是外甥女婿的角色,那么他在创作的时候,显然更多是组织回忆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作为文艺创作的信息收集,他应该是无法质疑讲述者的。并且碍于讲述者也可能会模糊叙事,导致创作过程中作者只能基于要点进行模糊处理,再加上网络传播对传奇性情有独钟,创作自然会往更“戏剧性”的方面推动。
掰扯这个问题,并不是为“外甥”的“不严谨”辩驳。而是我们在看到完成度较好的《二舅》时,应该善意地去理解“外甥”的“不严谨”,而非是因为他的“不严谨”彻底否定《二舅》的积极影响。要知道,在《二舅》之前,类似要自强还是要躺平的对立声音就存在,而《二舅》的出现,只不过是给了这两种声音争辩的空间。
只是从争辩的角度讲,注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因为愿意被说服的人,自己就会走向对方。所以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故事没有烂尾,真正的问题在于,舆论场的争辩已经远远超出一个故事所能承受的重量。
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度对塑造“二舅”的人格影响并不大。甚至推到更一般的悲苦人生,“二舅”不只是代表他自己,更代表没有被悲苦淹没的那些坚强人生。循此说回“二舅”刷屏事件,即便热搜不断变脸,甚至翻脸,但从刷屏的那刻起,其实意味着故事已经成功了。至于接下来的风波,显然属于典型的“热搜后遗症”,也就是无论事情的开头怎么好,总有好事者会出来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