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昨天,我给大家伙出了一道辨证题。
现在,我把医案故事的详情,再仔细给你说说。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25岁,工人一枚。
人家年轻啊,平时生活就不怎么注意,很多细节都显得粗糙。比如,睡觉盖被这件事儿。
有这么一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被子就没盖好,右脚连带小腿,就露在外头了。
可谁能想到,第二天早晨,此人忽然就感觉到,右侧下肢无力、麻木,好像不会动了似的。
此人尝试活动右脚,发现右脚根本抬不起来。
患者吓坏了,挣扎着坐起来,尝试着走一走。
这时候,他发现,右脚完全使不上力气,右脚尖下垂,走道时脚尖先着地。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脑血栓后遗症一般。
“完了,我瘫痪了!”小伙子心中暗道不好,赶紧叫家人带他去医院。
到了医院去,大夫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右小腿外侧和足背面感觉迟钝减退,最后给确诊为“腓神经麻痹”,而且给开了一堆药。医生嘱咐,好好服药,好好锻炼,是可以恢复的。
可是,这个患者回去以后按要求服药,却看不见丝毫效果。
怎么办?患者决定去扎针灸。
可是,针灸连轧了一个月,还是没效果。
这时候,小伙子有些灰心丧气了:难道自己真的要瘫痪一辈子,就是因为当初睡觉不盖被?
最后,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喝汤药试试。如果汤药也不行,那就认命了。
刻诊,见患者脉沉而细弱,舌苔薄润,舌质淡胖。医家经过揣度,书方一首,但见:
生黄芪90克,当归、赤芍、怀牛膝、石斛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各10克,水煎温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5剂以后,下肢明显有力气多了。接着再用5剂,患者右脚的脚趾头,可以抬起来了。
这时候,原方中的黄芪用量,增加到120克,继续服用10剂。
等这十剂药用完,患者右下肢的行动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起来没问题了。最后,原方再投10剂来巩固。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复述了一遍。它原载于1994年的《浙江中医杂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一下。
这里头的道理,其实也比较简单。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这个患者,就诊时的脉象很有代表性,这就是脉沉细而弱,舌质淡胖,舌苔薄润。
这给你什么印象?是不是气虚血弱啊?气不足,气血亏虚,患者的脉道充不起来,所以沉细而弱。气血不足,舌体失养,所以患者就舌质淡胖。
你再结合他的主要症状——右脚无力抬举,这更是气虚的表现。
由此可见,患者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气虚血弱。
当时,西医给患者诊断为“腓神经痉挛”。中医来看,此病就相当于“痿证”。中医讲,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气,源于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从这个角度说,以气虚论治此病,也完全符合“治痿独取阳明”的古训。
那么,为什么患者平时没发病,晚上睡觉没盖被的时候发病了?我个人认为,这和感寒有一定关系。寒邪郁滞经脉,让气血运行更加不畅,所以导致发病。
所以说,要想改善患者的问题,就必须补气、养血、活血。其中,以补气为主。
我们再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黄芪90克,当归、赤芍、怀牛膝、石斛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各10克,水煎温服。
这里头,我昨天说过了,牛膝用于强补肝肾,有壮腰膝的作用。石斛,有主“男子腰脚软弱”的作用。
其余的几味药,其实就是补阳还五汤的运用了。补阳还五汤干啥的?文老师说过无数次了,主要就是补气活血。其中,黄芪重用,目的在于健脾补气。后来,为了增加药效,黄芪一度用了120克。
其它的,比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都可以活血养血。地龙,通经活络。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不知道,我说得清不清楚。
用这个医案的记载来衡量,昨天有很多读者朋友都答对了。文老师非常为难——根据规则,只能随机选取其中六位朋友作为幸运读者。这取舍的过程,很折磨人。我最后的想法是,还是照顾一下新朋友。所以,我这一次,尽量挑选的是陌生的网名和头像。这就要请一些老朋友,多多理解了。
这六位读者分别是:“荘玄中医”、“大炳”、“伍月繁华”、“义薄云天”、“lance”、“滴水石穿”。截图如下:
请这六位朋友,在本文留言区留言。文老师要送你的资料,是《中医症候鉴别诊断学》和《中医临床舌诊图谱》。这两本书,早已绝版。文老师送你的是电子版。它们都是从前文老师送给读者过的。
我个人认为,它们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既能总结温习临床经验,也能提高业务水平,更可以学习到中医诊断学的精髓。文老师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好了。关于这个这事儿,文老师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