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网店选品的时候,班里其他同学几乎都选了幼教益智类产品,但是项科棋不一样。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毫不起眼的快递袋。
在他的眼里,虽然快递袋的价格不高,一个只能卖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但是需求量大,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用到它。并且快递袋是一次性消耗品,大企业有定期采购的需求,复购率高,这是一门不愁卖的好生意。
项科棋的老家在浙江台州,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塑料制品源头产地和集散中心,被称为“塑料制品的王国和模具之乡”。在他的记忆里,老家周围遍布塑料厂,“一台注塑机就是一个厂”。他家里的亲朋好友多从事塑料制品产业相关的工作。
6年前,因为“建筑行业赚不到钱”,他的父母索性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建筑生意,回到了台州老家,重新进入塑料制品行业,琢磨起新生意。
他们看好塑料袋生意,建厂开店,生产销售塑料袋。最高时,厂里的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成为行业的TOP商家。
闯入塑料袋行业
项科棋出生于2004年,今年20岁,是义乌工商学院的大一新生。从小,他就对创业感兴趣。大概6岁时,他的父母在台州开了一家塑料造粒厂,用破旧的渔网等原料就能加工出颗粒,然后做出客户需要的产品,这让小小年纪的他觉得“很神奇”。
但是这种神奇并没有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因为塑料造粒厂太累了,父母常常疲惫不堪,决定去其他行业里闯一闯。看到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很多人在建筑行业里打拼几年就能赚到大钱,他父母也投身建筑行业,当起包工头。
但真入了行,他们才发现建筑生意也不好做。施工受天气影响大,薪酬也没有期望中的高。此后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通道,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他父母只得另谋生路。
恰好当时有个朋友是快递袋老板,已经卖了几年快递袋,说行情很好,一年能赚几十万元,邀请他父母一起投资建新厂。
台州是中国著名的塑化制品产地基地,当地有1万多家塑料制品企业,生产的塑料日用品产量占中国市场70%。
想到很多产品都需要快递袋包装,产品市场前景大,他父母心动了,于是借钱加贷款,东拼西凑了上千万元,和朋友合伙开办了塑料袋工厂。
从不愁销路到被逼做电商
然而好景不长,刚刚合作了一年,快递袋老板就因为个人发展原因退出了。看着几万平方米的工厂,以及一堆价值不菲的设备和没还完的钱,他父母决定不管怎么样都得把工厂开下去。
当时,工厂的生产制造等流程已经很成熟,产品也不愁销路,“有一个开网店的老客户,采购量很大,几乎厂里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卖给了他”。
可是刚过了两年安稳日子,他们就遇到了巨大压力。定期采购的老客户因为投资失败亏损了3000万元,网店开不下去了。工厂不仅没了销路,还有上千万元的货款钱也收不回来了。
客户没有钱付款,提出用十多家网店抵债。项科棋的父母不懂电商,但为了减少损失,只得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手里多了十多家网店。但是,如何经营好网店,他们犯起了愁。
快递袋的材质分为全新料、半新料、回料三种。全新料成本高、价格高,回收料的价格低但容易破碎,还有一股刺激的气味,用一个月就会风化。最贵的和最便宜的产品之间,隔着好几倍的成本。考虑到这门生意得长期经营下去,老客户有长期采购需求,他们不做回料产品,在网上销售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因为是从厂里直接发货,在网上同品质产品里,源头厂货在价格上有竞争优势,店铺销量还不错。
但项科棋和父母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投入产出比太低,“产品如果不做推广,几乎没有流量。但如果大手笔做推广,开销又太大,实在吃不消”。
生意似乎陷入了怪圈。每年,他们在线上的年销售额有两三千万元,但是年年亏损。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们不是没动过做减法的念头,想回归传统工厂生意。
年销5000万元
项科棋看好塑料袋生意在线上的发展潜力。“已经接手了网店,也出不掉了”,既然上了这条道,那就索性勇往直前。去年,他进入了义乌工商学院学习电商,一门心思想要把快递袋网店生意做起来。
这一年,各大平台开启“价格力”之争,基于新商流量扶持等政策,新店能有不少订单。
10月,他和同学各开了一家新店,销售工厂的快递袋,重新审视起这门生意。
新店里的产品款式不多,所有快递袋加起来一共有7种颜色,他的店铺很快有了订单。当时第一个订单卖出了80多元,“不亏钱,还赚了几十元”。他开心地拿着钱到去饭店里吃了一顿。
一捆快递袋有100多个袋子,价格在5—30元不等,平均一个快递袋只有几分钱,贵一点的是几毛钱,看上去并不是一门大生意。但是前来咨询产品的多是有大量发货需求的仓库。项科棋发现,即便跟意向客户讲了材质等细节,对方前期并不会大量采购,会先买一点试试。
一旦认可了产品,他们大概率会成为工厂的老客户,还会跑到工厂里看货、定制产品。有的客户甚至每周、每个月都要下单,采购量很大。
网店陆续吸引新客户,同时老客户的数量也在增长。去年,项科棋家全网销售额接近5000万元,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当地快递袋TOP厂家。
在台州,像项科棋家一样,主做快递袋的厂家还有很多。据他了解,“成规模的工厂有三四家,更多的,是拥有几台机器的小作坊”。
台州是一座“零资源”城市,如今凭借塑料等制品闯出了一条特色路,离不开无数创业者们的拼搏和创新。
上世纪50年代,台州出现了模具企业和零星塑料加工厂。随着注塑机等设备引入,当地塑料产业起步。此后民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怀揣创业梦的人不断加入,在这片土地上奋斗。本土草根经济迅速成长,台州塑料制品企业数量上涨,在众多领域都创造了财富传奇。
如今的台州已有1万多家塑料制品企业,当地生产的塑料制品已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纽扣、吸管,大到垃圾桶甚至飞机高铁的塑料零部件,都应有尽有。
但在那些不起眼的细分赛道里,依然存在着很多机会。项科棋的父母误打误撞闯入了快递袋生意,经过多年打拼闯出了名堂。
作为“创二代”,项科棋想把这门生意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做得更大,也让家乡的名气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