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的回答:
大成至圣先师”之名,不是对孔子的拨高,而是名副其实。 所谓“大成”,是指集“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之“大成”。孔子的学说,在《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经》这“六经”之中;孔子的部分言行在“四书”等著作之中。《汉书·艺文志》中把“六经”单列为“六艺略”,而在《诸子略》中说“儒家”是“宗师仲尼”,也就是说,“儒家”只是把孔子当作老师,而孔子学说不属于“诸子”之中的“儒家”。北宋邵雍说:“《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二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所谓皇帝王霸者,非独谓三皇五帝、三王五霸而已,但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智力则霸也。”(《皇极经世书·卷十三·观物外篇上》)又说:“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祖三皇,尚贤也;宗五帝,亦尚贤也;三皇商贤以道,五帝尚贤以德。子三王,尚亲也;孙五伯,亦尚亲也;三王尚亲以功,五伯尚亲以力。”(同上,卷十一·观物篇五十六))柳詒征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熊十力先生说:“孟子谓孔子集大成,盖深知学术源流者。即就《左传》而征,春秋时卿大夫士,无不深于儒学者,惟古籍散亡,罕克考耳。”(《读经示要》第52页)。 所谓“至圣先师”,是因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孔子之前的历代圣人之言行,由孔子述之,而且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践行。《中庸》中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论语》中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所以,孔子之前的圣人言行由孔子集其大成,孔子之后的圣人,无超越孔子之上的。“四书”、“六经”,过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现在与未来的中华民族也将以它为文化主体。为什么孔子学说可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因为一个人的思想、一个时代的思想,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局限和制约,但是,孔子把以前几千年的圣贤言论精选再精选,就这样,从几千年中汇集出十几万字的“经”,其中还有多少局限性呢?还有多少不稳定性呢? “大成至圣先师”之名,不是要“神化”孔子,而是要学习孔子学说,弘扬中国文化。 基督教膜拜耶和华、耶稣,信徒可以“得救”、“上天堂”,但是,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耶稣”,东方的佛教、道教,人人可以见性成佛,人人可以修行得道,儒学教化更是“人人可以成尧舜”、“途之人可以成大禹”,我们也可以说人人可以成君子、圣贤。这是东西方行教的极大不同。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所以,我们尊敬孔子,是为了学习圣贤君子之道,提高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使天下能“国泰民安”。把孔子当作神灵,而向孔子膜拜求名利福禄,不符合儒学原则;把孔子当作神灵供奉着,却不却学习,更不符合儒学原则。
不是我的回答:
因为他波学多问,还经常帮助别人
右院判吳六吉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