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中旬玉米价格在达到阶段性低点后,在国际市场粮源补充有限、国内基层农户惜售,而下游又存在补库刚需的带动下,近期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强。临近月底,国内多地疫情防控形势再次变得严峻,叠加天气原因,产地玉米外运严重受限,让本就紧张的玉米市场供应再次收紧。下游需求端不得不提价促收,华北多地玉米价格已经站上3000元/吨的关口。那么,玉米价格还能涨多久?
玉米价格陆续站上3000元/吨“关口”
在基层售粮意愿偏低,贸易主体收购量有限,部分地区因运输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期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晨间到车量5日平均值为165辆左右,远低于正常水平。
由于目前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偏低,只能提价促收,报价也是陆续突破3000元/吨“关口”。较10月中旬的2745元/吨上涨255元/吨,上涨幅度9.3%。较2021年3月2日创造的历史高点3080元/吨只剩下80元/吨的差距。
虽然深加工企业不断提价促收,但对到货量的带动效果一般。预计在短期内,受疫情防控和天气因素影响,到车量仍难明显提升,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收购报价或仍趋强运行。
区域流通困难,售粮节奏偏慢
从售粮进度来看,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截止11月24日,全国玉米产区售粮进度为24%,较去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售粮进度为23%,较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售粮进度为17%,较去年偏慢2个百分点。
售粮节奏偏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今年种粮成本增加,基层农户售粮意愿不强;二是进入11月份以后,多地疫情散发,导致防控升级,对基层农户粮源入市带来影响;三是今年华北地区粮源品质较去年好了许多,饲料企业收购积极性明显提高,这导致深加工企业为和饲料企业争粮,不得不提价促收。
玉米价格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尚属新季粮源刚入市消耗初期,随着近期主产区东北迎来大范围降雪,叠加疫情影响,短期内流通运输仍将承受较大的阻力,上市量仍难恢复。
从进口补充来看,从11月23日开始,巴西玉米开始陆续运往我国,根据货运公司海运排期预估,11月份的运输量最高在36.8万吨,年前装船数量在100万吨左右。目前到港完税成本2830~2885元/吨,加上破碎率等,实际使用成本基本和目前国产玉米相差不多甚至是有一定价差优势。
但按照运距,到达我国港口的时间最早也要到12月底,还要接受各种检验检疫手续,是否投放市场也尚未定论。同时,今年春节时间提前,因此,11月份第一批发出的巴西玉米预计很难在年前上市,不过对远期市场将会带来预期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养殖端寄予厚望的腌腊行情迟迟未启动。截止本周,自繁自养盈利平均值为1015.52元/头,环比减少142.84元/头;仔猪育肥盈利平均值为848.13元/头,环比减少148.67元/头。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预计生猪需求或将有所提升,但受疫情、居民收入等因素影响,提振幅度或不及预期,对饲料消费形成利空。
从深加工企业来看,截止11月24日,淀粉企业理论盈利值为142.15元/吨,和上周环比下降102.38元/吨。主要原因是需求端疲软运行的同时,玉米原料到货量减少,深加工企业持续提价收购,且副产品价格稳中偏弱运行。深加工企业利润空间明显缩小,并开始回吐前期高额盈利。
综合以上因素,在年前由于市场有效供应不足,预计玉米价格仍将维持偏强运行趋势,但目前售粮节奏是关键。进入12月份后按照目前的价格,如果疫情缓解,不排除年前售粮的农户会增多。因此,预计12月份玉米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空间有限,或将维持高位震荡运行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