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以小见大:从进博会看海尔生物高速成长的秘密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连续12个季度营收保持30%+的增长水平;总市值从上市之初的97亿增长到如今的约250亿;员工数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翻了一倍多。

       看了今年的进博会,才发现海尔生物能会有如此高的成长速度并非偶然。

       【拓展“能力圈”】

       任何一种产品、一项服务,都存在先天性瓶颈,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持续成长的基础是不断扩充自己的能力边界,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释放增量。海尔生物过去之所以能高速单调递增,究其本质就是能力圈在不断扩大。

       物联网转型是第一个跳板,公司完成了从输出硬件到提供数字服务的转身,从原来的只能解决某个单一问题进阶到可以扫清由众多问题组成的系统性痛点,与之伴随的便是商业附加值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公司最初对外销售低温存储冰箱只能解决存储的问题,但转型做疫苗网、血液网之后就可以解决整个用血和疫苗接种全流程的问题。能力提升了,可以胜任更多的工作,自然会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与盈利能力。

       2022年上半年,海尔生物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09.68%,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14.5%大幅提升至38.43%。不出意外,这一数据未来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原因有二:第一,公司既有物联网场景还在不断向纵深迭代推进;第二,新的场景方案还在源源不断涌现。

       比如,过去海尔生物围绕“疫苗接种”构建了数字疫苗接种场景生态,主要解决的是接种安全问题,即“人不错,苗不错”。今年收购金卫信(中国免疫规划信息化行业龙头)之后,直接打通疫苗接种中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壁垒,全面实现医疗设备和大数据平台的软硬结合,补齐了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今后海尔生物不再只是提供疫苗接种服务,还可通过接种数据的反馈辅助疫苗厂家研发,实现产销协同,并对政府相应决策提供支持。

       能力提升了,覆盖范围广了,服务对象多了,价值自然也就高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金卫信在免疫规划信息化行业中的技术壁垒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让海尔生物如虎添翼,公司进一步完成了向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开拓。

       今年的进博会上,海尔生物发布“智慧”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生态平台,目前已经衍生出了智慧疫苗接种方案、移动预防接种模式、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核酸快检车、数字化公卫体检等智慧公卫场景。基于社会的需要,未来还将裂变出诸如老年人健康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更多的场景。

       此外,海尔生物还在进博会上发布了行业首个海云盾危化品使用安全生态平台,正式进军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域。将来公司将基于公共安全领域中危化品生产、运输、使用、处置等不同场景,打造城市级危化品安全使用与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公共安全向事前预防转型。

       类似的场景延伸与开拓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公司生命科学领域原来主要聚焦生物样本库场景,现在已逐步向智慧实验室应用场景延展,并孵化了航空温控等产业;原来只有药品与试剂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现在还多了静配中心液体用药和手术室耗材与物资管理解决方案;原先的血液网重点解决用血安全问题,如今已向血液多成分分离和血液治疗延伸。

       总结起来,海尔生物的整个成长逻辑其实非常清晰:物联网转型带来了生态增值空间,场景的持续延伸与迭代则让公司根本看不到上限。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单纯扩充能力圈并不意味着企业价值一定能得到提升,关键还要看这种能力本身壁垒的高低,而这正是海尔生物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点。

       【跳出“舒适圈”】

       纵观整个商业史,很多后来衰落的企业都死在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上,就连英特尔、微软等世界级巨擘也曾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寄希望靠吃手里的技术红利来养尊处优,结果都被后浪打了个措手不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这个强制进步的时代,谁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资格。自2005年创立之后,海尔生物很快就做到了国内低温领域的老大,但公司并没有在舒适圈里待着,坚持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八次进入太空,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技术的国家;突破HC碳氢制冷关键技术,首创节能芯超低温冰箱,单台平均可使CO2排放量每年减少2吨,直接推动超低温冰箱行业节约能源50%以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发-80℃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创新突破,并探索产业化应用……

       此外,海尔生物在物联网、5G、AI、大数据、自动化等底层技术上也不断迭代创新。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新技术被源源不断的攻破。其结果是,公司很多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些“人无我有”的技术支撑。

       以今年进博会上首次亮相的魁斗HaiLab智慧实验室为例,搭载的“翔云”超高速离心机是海尔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超高速离心机,可实现转速50000rpm、最大离心力135557xg,能够分离肿瘤细胞特定膜蛋白,识别肿瘤细胞;“行云”程序降温仪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创造相变点精准控温,能够把温度偏差控制在2℃以内,并实现0.1~99℃/min的降温速率,在细胞降温过程中,能把细胞复苏率由80%提升到90%以上,填补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在程序降温仪领域的空白。

▲图源:海尔生物

       跳出舒适圈,不只是在技术上勇猛精进,还表现在战略上敢攀高峰。

       今年以来,海尔生物对业务线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调整,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赛道,目的就是瞄准更有挑战性,同时也更有前途的领域。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美国在生命科学上投入的研究资金高达774亿美元左右,占同期全球总研究资金投入的一半,欧洲紧随其后,整体研究资金投入约占22%。相比之下,中国投入的生命科学研究资金仅占全球整体水平的9.0%。

       公共医疗的差距同样让人揪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体系排名,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仅排名144 位。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开支占GDP的比例为6.5%,同期OECD国家的平均值为8.8%。

       补短板已经时不我待。

       2016年-2021年,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投入的研究资金从496亿增长到了1101亿,仅五年的时间就翻了一倍还多,而且目前仍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

▲图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医疗新基建更是大干快上。

       2021年,中央下达653.9亿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今年的补助金额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33.43%。医疗专项债同步跟进,仅2022年上半年的发行规模就超3000亿元,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发行规模。

       政策还在加码。

       今年9月,国常会以及卫健委发布贴息贷款政策,指定商业银行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实施贴息贷款。据悉,仅这一次涉及的医疗设备采购金额就高达2000亿元。

       可预见的是,整个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赛道未来几年势必将迎来一轮需求大爆发。但众所周知,不管是生命科学还是医疗,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企业能力最强也有盲区,技术开发、市场开辟、客户导入,每一环都有层层壁垒。本土企业作为后发者,仅靠单一个体就想在短时间内快速爆破根本不现实。

       现在来看,海尔生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能是最高效的。

       【壮大“朋友圈”】

       11月7日,在进博会上,海尔生物旗下从事航空温控业务的控股子公司——鸿鹄航空科技联手CEVALogistics、极兔国际、昂际航电等行业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发布首个全球航空温控产业生态平台。此外,公司还与中国重汽济专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完善全场景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熟悉海尔生物的投资者可能会注意到,这并不非公司第一次大范围的广交盟友。去年进博会,公司就在一天之内与安捷伦、辉瑞等近10家生物安全赛道的产学研巨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广泛的战略合作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形象工程”,而是对业务有切实而直接的助力和促进。

       以海尔生物航空温控链群为例,该链群90%以上的人才都是从外部吸引的,链群与民航协会、高校、航司、运维、供应商、用户等生态各方密切合作,先后翻越了技术壁垒、无标可依、供应封锁这“三座技术大山”,以及航线网、运营网、维护网这“三座市场大山”。

       正因如此,海尔生物“生物航空温控链群”仅用1年时间就打破了主动式温控集装箱长期由国际品牌垄断的局面。

       这一次在进博会牵手的合作伙伴都很有来头,且对业务的下一步开展有极强的针对性。

       昂际航电由GE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资组建,是全球领先的民用航电系统集成供应商。两家将在航空温控高端装备的设计研发方面展开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货物状态的全程数据实时可视化。

       CEVALogistics是全球最大的供应链管理公司之一,全球网点覆盖超过170个国家和1300多个站点,在国际货运、地面运输、集成物流管理和高级信息技术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竞争力;极兔国际也已崛起为全球领先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商,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全球86个国家及地区。

       一边大力发展自研技术,一边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行动,海尔生物已经走上了一条高速路。

       相信终有一天,这家本土公司能真正成长为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搜索建议:
热传

 蔚来向下,小鹏向上

如今的新能源市场,风云变幻。新能源销量榜单排名也是在不断变化。曾经的销冠是头部的蔚来或者小鹏。但是现在,事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7月、8月的交付量榜单中,二梯队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