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
一
探究人类的意识结构,是哲学从一门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转向科学的时代标志。也是哲学从本体论走向认识论和主体论的时代新发展。
在生命意识史的生物进化塑造和文化演化塑造中生成的人类意识结构,内含了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的两种不同意识方式联结。
围绕着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的两种意识方式联结,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数千年哲学史上一直充满着哲学的思辨。或者认为,感官知觉具有直接的真实性;或者以为理性的思想要比感官知觉更高贵和实在。这样的哲学思辨的根源和脉络,深深扎根在人类意识结构的两种不同意识方式的交集中。
数千年来西方哲学一直深陷于思辨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没有切实地探究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从人类意识结构的实在探究中察觉:
1、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实质上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两种不同意识方式和意识活动。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尽管集聚于人类头脑,但两者产生于不同的途径,感官知觉是生物进化的经验历史塑造,是根基性的;概念思维则是文化演化的经验历史塑造,是介入性和制导性的。
2、感官知觉通过多元感官、运动肢体和脑中枢,把意识外的自在刺激体整列为意识中的表象和本能。这样的感官知觉的表象和本能不仅人类有,动物亦有,不过是有着生物进化发展程度的塑造不同。概念思维则通过符号系统的介入,通过指称和对象联结的抽象构造,从表象到概念,本能到智能,自然之物到概念之物的整列,产生了由概念内化的精神能动和外化的经验客体,创造了日益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世界。
二
人类意识结构的形成。
当我们回顾意识起源时,意识是生命体的产物。对生命体的意识,我们可追溯到它的初始形态,即DNA基因自主复制和以细胞为生存机体的刺激反应意识。
在地球生命体数十亿年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单细胞进化为多细胞,脑中枢、多元感官、运动肢体的出现,生命体的生存机体的改变,发展出了程度不同的感官知觉的意识方式和意识活动。感官知觉的出现,一方面,通过脑中枢对多元感官体验到的意识外自在体的刺激感受的整列,生成意识中的各种感性表象;另一方面,通过运动肢体生成生命体在自然选择和生存竞争中的有利本能行为。
在远古蛮荒时代,一些动物,特别是直立行走的智人的感官知觉有了更为进展的自然之物利用的行为。如,利用石块砸取食物,利用坚硬的树棒围猎猛兽,利用自然发生的火焰烧熟食物、取暖和躲避猛兽,等。
大约在数十万年前,直立行走的智人群体分工协作的氏族部落狩猎采集生活,发展出了一种分配式的食物分享生活,这种分配式的食物分享生活,带来了以食物为对象的符号指称,在智人群体中发生了一种口语方式的符号系统介入。口语符号系统的介入使得智人群体形成了一种新的意识活动和沟通方式,即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思维意识方式和意识活动。
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思维意识方式和意识活动,使得智人群体喉咙里发出的声音由原来的警示、呼唤、求偶的生物性情感叫唤,嬗变为了具有指称和描述意义的声符。随着食物分配指称的习成,进一步扩展到对食物分配指称外的一切对象的指称和描述,造就了由声符组成的氏族部落口语的出现。在声符出现的同时,另一种具有指称意义,由肢体划画和眼球识别的图符指称也相随出现,一些远古洞穴中遗存的动物形象和狩猎的涂画发现亦是证明。
声符指称和图符指称的出现,使得智人群体的意识活动在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根基上,介入了一种符号系统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思维。形成了从表象到概念、本能到智能、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创造的人类意识结构的运动。
符号文化学者卡西尔在《人论》著述中认为,在诸种动物都有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之间,人还有着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符号系统第三环节提出,极为重要地揭示了人类意识结构是由三个系统组成的:
一是感受器系统;
二是效应器系统;
三是符号系统。
其中: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是身体方式的,通过脑中枢生成感官知觉的表象和本能;符号系统的介入,则在人脑中生成了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及以客体为对象的事物认识和主体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生成概念思维的表象到概念,本能到智能,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创造的意识行为。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联结的人类意识结构形成,使远古智人群体在生物进化塑造和文化演化塑造的一代又一代的经验历史积累中,最终从动物世界中脱颖而出,进阶为了文化世界的人类。
探究人类意识结构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把握人类意识结构是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的两种意识活动的联结,感官知觉是身体系统的,是生物进化的经验历史塑造;概念思维是符号系统的是文化演化的塑造。同时,也使我们察觉到生命体的意识方式是可以塑造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第二,符号系统的介入,通过指称和对象的联结,由表象到概念,本能到智能,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创造的概念逻辑自身能动的展开过程:
1、通过身体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多元感官,把体验到意识外自在物刺激,经脑中枢整列合成种种直观的感性表象;
2、通过符号系统介入的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生成,由脑中枢把种种感性表象整列为概念方式的事物认识和自我意识;
3、通过概念为材料的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生成种种超越自然和现实之物的思想对象,形成人脑的思想活动和精神追求;
4、精神能动地把概念虚构反馈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从自然之物(石块、树枝、火焰等)利用的本能上升到概念之物(工具、器具等)创造的智能。在人类意识结构中,使概念运动内化为精神,外化为客体。
5、通过概念之物的创造,获得概念之物的感性表象。形成感性表象到概念之物,概念之物返回感性表象,感性表象再概念之物创造的无限循环智力上升的人类意识结构运动。
三
人类意识结构的更高发展。
现代电脑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产生了试图通过大脑神经网络的复制在电脑中生成“脑机接口”的融合,实现人类意识结构的更高发展。
上世纪,英国生理学家阿德里安(1889-1977)指出:“在最复杂的动物体内,神经细胞及由神经细胞延伸出来的纤细的原形质,形成个中心团块,依靠周边的神经纤维与其他部分相互交通。这就是信息从感官(接收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再由那里传到肌肉和腺体的通道…。但中枢神经系统里的变化情况究竟怎样,我们还是不得而知,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进去的信息怎样在那里汇总而又怎样变成出去的信息使得动物以适当的动作去回答外界的刺激”。
阿德里安的论述:
一是指出,神经系统中心团块和周边的神经纤维是信息传入、汇总处理和信息传出的载体;
二是认为,中枢神经的中心团块究竟是如何汇总处理信息的,则是我们至今不得而知的。
当代脑科学在脑功能及区域定位、神经传递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但神经系统中心团块究竟是以怎样的生理结构功能汇总处理信息的,则是一个一筹莫展的黑箱。其根本原因:
一是,大脑有120 - 140亿个神经元细胞,在数亿年宏观和微观的生物进化塑造中,其物理的、化学的、比分子更深层次的微结构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极为错综复杂、层层叠叠和难以见底的;
二是,神经系统的中心团块功能的形成,经历数亿年宏观因子和微观因子介入的种种塑造,其介入和塑造过已一去不复返,大自然亦不会再为我们重复。复制大脑神经网络中心团块,如同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一个生命细胞一样是不可能的。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境呢?尽管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我们无以揭开大脑神经系统中心团块生理结构的功能构造,但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即意识的机制和载体的互为关系着手,寻求机制的新载体。就人类而言,符号系统介入的概念思维,其经验历史形成的概念逻辑,其概念自身能动的符号指称、概念生成、概念虚构、概念创造、概念统摄的有序过程诸环节和规则,则是可以通过逻辑学的发展为我们揭示的,而当今电脑科技时代是完全可能为概念逻辑提供新的电子结构载体的。
现代电脑科技通过数码逻辑和集合逻辑合成的程序逻辑的开发和应用,产生了一种程序逻辑的智能。程序逻辑智能的出现,极为重要地显明,智能是可以在非生理的电子结构载体中发生的。唯一不足的是程序逻辑是按人工设定的程序规定运行的,是无以发生电脑自身思想活动和精神追求的意识能动的。
而要使电脑能够产生思想活动和精神追求的意识能动,关键则在于,如何使电脑拥有自身能动展开的逻辑机制。这种自身能动展开的逻辑机制存在于人脑中,即人类智能的概念逻辑。
人们将问概念逻辑是什么?一般而言,学者们大多认为,逻辑是关于概念、定义、判断、推论、归纳、语法的规则,这些逻辑形式是人们从经验反思中规定的。
按照哲学家黑格尔逻辑学的见解,逻辑的更高层次是概念为根据的自身能动的展开过程。我非常赞赏黑格尔关于逻辑是概念自身能动展开过程的深邃之见,唯感可惜的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把概念自身能动展开过程的逻辑,设置成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理念”创造世界全体的至高原则和动力结构,完全离开了实在的概念逻辑只是发生在人类意识结构中,是以人类意识结构为界限的,因而未能展开对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和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的探究,以致黑格尔以概念为根据的逻辑学的庞大体系内容,对我们探究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几乎是无用的。
围绕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和电脑智能的新时代来临,则需要我们以科学时代的知识汇集:
一是在认识论哲学和主体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把哲学的思辨转化为探究人类意识结构的科学,特别是探究概念逻辑自身能动展开过程的诸环节和规则,推动逻辑学的新发展。
二是在电脑智能的科学发展中,探求概念逻辑在电脑中开发和应用,通过概念逻辑的芯片和编程的创新,使电脑获得思想和精神的概念思维,实现“脑机接口”的人类意识结构的更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