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因为拥有美丽的光环而在太阳系中显得特别出众,它的光环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我们在地球上只需要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欣赏到。如果以质量和体积来排名,土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能排名第二,但若以卫星数量来排名的话,土星却可能会超越木星,排名第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土星拥有62颗卫星,而木星的卫星数量却有79颗,直到2019年10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宣布,在土星的周围又发现了20颗卫星,这就意味着,土星的卫星数量达到了82颗,比木星还要多。
不过考虑到有一部分卫星没有得到最终确认,因此目前暂时还只能说:土星可能会超过木星,成为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不管怎么讲,土星的卫星数量都是非常可观的,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土星的众多卫星中,其实也存在一些引人注目的卫星,而在它们之中,有三颗卫星甚至可以用“奇葩”来形容,因为它们有的像飞碟,有的像宇宙飞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颗土星的奇葩卫星。
土卫十五(Atlas)
上图为“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拍摄到的影像,可以看到,土卫十五中间隆起,四周扁平,其形状很像传说中的飞碟。
这颗卫星是在“旅行者1号”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中发现的(发现时间是1980年),其平均半径约为15.1公里,它运行在土星光环的“A环”外缘,运行轨道与土星的平均距离约为13.767万公里,大约每14.4小时围绕土星公转一圈。
土卫十八(Pan)
上图依然来自“卡西尼号”,土卫十八是在“旅行者2号”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中发现的(发现时间为1990年),这颗卫星的平均半径约为14.1公里,运行在土星光环的“A环”的“恩克环缝”之内,其运行轨道与土星的平均距离约为13.4万公里,公转周期约为13.8小时。
从整体上来看,土卫十八比土卫十五更像飞碟,毕竟在它底部的中间区域还有一个隆起,如果以合适的角度把它放在土星背景中,大概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土卫八(Iapetus)
土卫八直径约为1500公里,是土星的第三大卫星,早在1671年,天文学家卡西尼就发现了这颗星球。土卫八的奇葩之处有两点,一点是它表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明暗分区”,其与公转方向相反的一面为“明区”,另一面则为“暗区”,这两面的反照率相差很多,以至于在我们看来,它们的视星等相差1.7等。
还有一点就是,在土卫八的暗区赤道区域,有一个宽约20公里、高约13公里、长约1300公里巨大的隆起区域,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巨大的“人工焊接痕”一样(如下图所示)。正因为这两点奇葩之处,人们才觉得土卫八像一艘宇宙飞船。
那它们究竟从何而来呢?
不得不说,土星的这三颗奇葩卫星实在是令人浮想联翩,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种未知的外星智慧生物驾驶着巨大的宇宙飞船来到土星附近,然后还释放出了类似飞碟的飞行器进行探索,但由于某种原因,这艘宇宙飞船以及它释放出的飞行器被废弃了,随后它们就一直围绕着土星运行,直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而已,实际上,对于土星的这三颗奇葩卫星,科学家也从“自然形成”的角度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科学家推测,土卫十五和土卫十八可能是两颗更大卫星的内核,在遥远的过去,它们的“前身”因为太过接近土星而被土星引力产生的潮汐力撕裂,在此之后,它们留下的致密内核又迅速吸积附近的物质,进而在其表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吸积盘”,并最终演化成现在这种很像飞碟的形状。
而土卫八的“明暗分区”,可能是因为运行在更外层的土星卫星(如土卫九)长期遭到微流星的轰击,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它们被轰击之后形成的细小碎屑会不断地进入土星的内层轨道,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碎屑中较亮的挥发性物质会被阳光分离,只留下那些不容易挥发的较暗的物质。
由于土卫八运行在距离土星更近的轨道,因此在公转过程中,它与轨道方向相同的一面就会持续吸附这些较暗的物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明暗分区”。
至于土卫八表面的“人工焊接痕”,则可能是因为这颗卫星在刚形成时的温度比较高,自转速度又很快,在较高的温度下,构成土卫八的物质就具备了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在快速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土卫八的赤道附近就出现了巨大的隆起,当其冷却下来之后,就逐渐演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