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常听到有人说,现在过春节越来越没年味了。实际上,人们说的年味,就是仪式感。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小孩子穿上新衣服,胡同里到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这些都给人们一种过年的仪式感。
关于仪式感,童话《小王子》里有一段对话触动人心:“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回答说。
因为仪式感,才显得你所记忆中的日子与众不同。也正是因为有了仪式感,才使生活变得更有味道。
仪式感是我们不断赋予生活的意义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写过一本书,叫《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书中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有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每个人的赋予。而这种赋予,就是仪式感。比如说,刷鞋很平常,但打着“2021年最后一次刷鞋”这个旗号就有仪式感了,叫“刷最脏的那双鞋,不能把风霜尘土带到2022年”。
看电影很普通,但告诉自己看的是2022年的第一场电影,就可以进阶为“2022第一次观影,用一部九分高能片炸开2022”。
日出日落每天都有,但如果冠上“2022年第一天的日出,2021最后的日落”的名头,那就意义非凡。
仪式感让生者不惧,让逝者安息
人们总是在探究生活的意义,其实你赋予生活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我的母亲是耶稣教徒,记得母亲病重那年,一帮耶稣教信众在院子里给母亲祈祷,知道自己患了癌症的母亲,面对死亡,她临去世前都很安详。或许对于母亲来说,那种信仰和因信仰带来的仪式感,早已让她脱离了痛苦。
其实,我们常说的尽孝也是一种仪式。80多岁的父亲做手术时,我们姊妹几个在医院陪伴了他一个多月,这给年迈的父亲莫大的安慰,术后的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回老家后,每逢邻居去看望,他都会把在医院的日子述说一通,因为在医院期间孩子的陪伴,让他颇感快乐。
仪式会给人带来安全感,《绝望主妇》中有一句台词: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因为生活的本身不仅仅是生存。而仪式感则恰恰给了我们安全和快乐。
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如一个人需要快乐
我们的生活可以比别人差,但绝对不能没有仪式感。因为生活本身已经给我们太多的痛苦,若不用心去生活,就会更加痛苦。而所谓的美好,只能自己寻找。
有时候,营造仪式感并不是追求生活的高大上,仅仅为了让生活更好而已。或许仪式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的意义,但是它却是我们对美好的追求。若是生活只剩下工作、睡觉、吃饭,就太枯燥无趣了。
张爱玲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的自我尊重。也让我们更好的、更认真的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这世界的爱有万千种,其实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生活中,只要用心一点,努力一点,稍微增加一点仪式感,便会有千万种美好。
仪式感蕴含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仪式是让我们对所在意的事情,怀有敬畏心理。用一些仪式,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我们就给普通赋予了意义。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对你哭。仪式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你认真地生活,它也会给你馈赠。
出门时,特意把你的领带调整好,也是仪式。走路时,你特意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是仪式;逛街时,特意记得把最爱的人喜欢的衣服买来送给她(他),也是仪式。
很多女孩子都向往一场浪漫的婚礼,因为有仪式感,才记得那天的阳光和白云。婚姻也因此显得郑重,仪式上对爱的承诺才变得刻骨铭心。
当然,仪式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的。其实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仪式感不仅可以让生活锦上添花,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舒适感,改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