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终于进入了最关键的内容,强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你看,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就已经介绍了自旋是1/2的八种重子,包括质子、中子、Σ+、Σ0、Σ-、Λ和Ξ0、Ξ-。
还有自旋为3/2的九种重子,包括:Δ++、Δ+、Δ0、Δ-,以及Σ*-、Σ*0和Σ*+、还有Ξ*-和Ξ*0。
这面这些都是重子,还有7个自旋为0的介子,包括:π+、π0、π-,以及K0、K+、K-、反K0,这是7种。
还有9种自旋为1的介子,包括ρ+、ρ0、ρ-,以及K*0、K*+、K*-、K*0,还有ω和Φ。这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所有的粒子,它们都是强子。
都参与强相互作用,这么多的粒子,所以科学家就开始想,这些粒子有没有内部结构呀,总觉得它们不可能都是基本粒子,因为这些粒子不仅数量多,而且很乱,仅仅从对称、以及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粒子肯定是有几种基本粒子构成。
其实最早思考强子内部结构的时间可以追溯到4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只知道有五种强子:质子中子,π+、π0和π-,当时杨振宁先生在芝加哥大学是费米的学生,他俩就合作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费米-杨模型,认为质子和中子是基本粒子,其他的三个π介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比如π+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反中子构成的,π-是由一个中子和一个反质子构成的;
虽然这个模型是错的,但是在当时这个模型看起来没有问题,你看,你可以随便用我们之前说的那些量子数去检验它,比如质子的重子数是1,反中子的是-1,结合起来的重子数是0,那π+介子的重子数就是0,还有电荷、同位旋这些量子数都是吻合的。
直到我们发现了Σ+、Σ0、Σ-、Λ和Ξ0、Ξ-,以及K0、K+、K-、反K0,这几种强子以后,我们才发现费米-杨模型并不正确,因为这几种新粒子都有一个新的量子数叫奇异数,而质子和中子没有奇异数,所以就不能构成这些奇异粒子了。
那到了1955年的时候,日本的坂田昌一就觉得,那既然需要奇异数,那就把其中的一个奇异粒子当作基本粒子就可以了,所以坂田就说质子、中子和Λ是基本粒子,是它们构成了所有已知的强子。
坂田模型,不仅可以解释K0、K+、K-和反K0,以及π+、π0、π-,这些介子所具有的量子数,比如K+是由质子和反Λ构成的,其中的电荷、重子数、同位旋、奇异数,这些量子数都没有问题。
而且在坂田的模型中,根据质子、中子和Λ的组合方式,还预言了新的介子:η,结果发现这种新粒子还真的存在,这意味我们现在就有了八种自旋为0的介子,由于自旋是0,我们也把它们称为赝标介子。
但可惜的是,坂田的模型无法解释Σ+、Σ0、Σ-和Ξ0、Ξ-,这几种重子的量子数,这说明,坂田的模型也是错误的。
可以看出,不管是费米-杨模型,还是坂田模型,都是想用几种基本粒子的量子数,去构成其他粒子的量子数。
因此物理学家盖尔曼就觉得,我们先不要考虑这个基本粒子到底是啥,先把已有的强子所具有的量子数进行分类,看下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根据以上的思想,盖尔曼就以I₃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画了一个Y-I₃,看过前面的文章,你应该知道,这Y就是超荷,等于S+B,I₃是在强相互作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子数,它是同位旋第三分量上投影的取值。
好,那我们就先把八种赝标介子放到Y-I₃图当中,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就是赝标介子八重态,那我们把矢量介子也放到Y-I₃图当中,就是这样的。
这叫矢量介子八重态,我们还有8个重子质子、中子、Σ+、Σ0、Σ-、Λ和Ξ0、Ξ-,同样的把它们也放到Y-I₃图当中,是这样的。
这叫重子八重态,可以看出这些强子已经体现出了很好的对称性,之前我们说这些重子有些是同位旋多重态,比如质子和中子就是同位旋二重态,有两种电荷,Σ+、Σ0和Σ-是同位旋的三重态,有三种电荷状态,Ξ0、Ξ-是同位旋二重态,有两种电荷,Λ是同位旋单重态。
但是现在当我们把它们标到Y-I₃图上以后,就发现这八种重子具有更大的对称性,也就是重子八重态。
另外我们还有9种重子,把它们放到Y-I₃图上以后,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这张图如果缺少了最底下的那个粒子,就会显得不对称,如果加上那个粒子就否成一个重子十重态。
那问题是,最底下的这个粒子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它的量子数都是多少?这个很简单,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从上到下每一行的Y数都会递减一个,这说明位置粒子的Y=-2、同时我们就能算出它的S=-3,我们还可以看出Δ++、Σ+、Ξ0,这条斜边的电荷是递减的,所以我们推测这个未知粒子的电荷数Q=-1,同时我们也能算出它的自旋是3/2,我们把这个新粒子称为Ω-。
神奇吧,曾经的元素周期表把化学元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同时也预言了新的元素,现在盖尔曼用Y-I₃图把强子安排的明明白白,也能预言新粒子。
那为了更快地找到Ω-就需要先知道它的质量大概是多少,我们才能知道产生它需要多少能量,那么在重子八重态,以及十重态当中,这些粒子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关系,那盖尔曼就根据其他重子的质量算出了Ω-的质量大约为1683Mev。
到了1964年的时候,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通过K-与质子的碰撞,就在气泡室中找到了Ω-的身影,测量出来的Ω-的质量是1672Mev,寿命为0.821×10^-10秒,可以看出这个粒子的衰变是由弱力控制的,那Ω-的发现也就验证了盖尔曼的理论,他也因此获得了1969年的诺奖。
不过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还没有揭开强子的内部结构,不过盖尔曼对强子的分类已经让杂乱无章的粒子变得规整了起来,我们只需要在理论上假设几种新粒子,这些新粒子可以解释所有强子的量子数就可以了。
那盖尔曼就把坂田模型进行了改造,依然是三个基本粒子,但是它们不再是质子、中子和Λ粒子了,因为这三种粒子的量子数,无法构成其他重子的量子数。
所以盖尔曼就假设有三个基本粒子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记为u、d、s,它们的重子数是1/3,自旋是1/2,电荷分别是2/3、-1/3、-1/3,奇异数是0、0、1。
这三种基本粒子也有反粒子,反上夸克、反下夸克、以及反奇夸克,只要这六种夸克具有以上的一些量子数,它们就可以组成目前所知所有的强子了。这也是为啥我一直在强调量子数,因为这夸克模型完全就是由量子数凑出来的。
其中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其中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这就是1964年,由盖尔曼和茨威格分别提出的夸克模型。
这个模型一提出来,当时很多人并不接受,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奇怪的分数电荷,根据以往的经验,电子这种基本粒子所携带的电荷就是电荷的基本单位,但是现在盖尔曼却提出了一个分数电荷,所以让人觉得很奇怪。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在寻找夸克的身影,最后都是一无所获,不过还是有几个不是特别直接的证据显示,夸克真实存在,比如在1968年的SLAC中,实验人员用高能电子轰击质子,发现了电子有大角度的偏转,这表明电子撞到质子中的某种小的东西,这个实验就类似于卢瑟福的α粒子的实验,只能说明夸克可能存在,但这并不能确切的说明这就是夸克。
还有我们在以后的高能散射实验中,以及在密里根的油滴实验中也没有发现具有分数电荷的实例,所以人们就想如果夸克真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找不到自由夸克?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到强力的时候在回答。下节课,我们其他夸克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