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时事聚焦】到底“是人”?还是“斯人”?网友吵翻天了!曼德拉效应,你的记忆出错,还是被篡改吗?11个秘密帮你减少记忆错觉!

到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近日

网友们因为一篇课文

将相关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必背古文

但最近不少网友发现

自己背课文一直都背“错”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不少网友背的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原文到底是“斯”还是“是”?

许多人翻出压箱底的老课本求证

打开一看,傻眼了

有网友翻出了

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

“人教版”语文课本

发现课文中都是“是人也”

记者也找来语文老师求证

目前杭州使用“部编人教版”语文课本

该课文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原文用的是“是”

曾有媒体发布调查

结果显示

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

记忆中是“斯人也”

当现实的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你的记忆却是“斯人”时

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之外

有没有一种冲动

想要穿越回到自己的中学时代

去翻翻当年的语文书

网友们更是不淡定了

绝大多数的“70后”、“80后”

都信誓旦旦地表示

自己所学就是“斯人”

也有少数“90后”、“00后”表示

课文就是“是人”

如果是“是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

如果是“斯人”

为什么又在课本上找不到?

不少网友发出疑问

更是引发了关于各个年代集体记忆的热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称

该社从1961年以来

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过“斯”和“是”两个字

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也有网友进行了查证

人教社版语文教材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

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版本

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

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

均为“是人”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

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

他非常肯定、万分自信地表示

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

“是人”是对的

既然“是人”为真相

那为何“斯人”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王耐刚解释说

因为“是”与“斯”二者同源

意又相近

很有可能就是民间口口相传

产生了偏差

因此

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

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

即为“这个人”

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

两者皆可

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

则必须为“是人”

对此

有网友才有不同猜测

可能是受部分教辅和电视节目的影响:

也有网友指出

这可能就是“曼德拉效应”:

即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

也可能导致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

与史实不符

有专家认为

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

和心理暗示有关

“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

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

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

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

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70后”、“80后”们

在平行时空里被替换的共同记忆

或许会被“90后”、“00后”们

正确的记忆所替代

但这样的考证与探讨

何尝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

你记忆中

是“斯人”还是“是人”?

快快找找你曾经的语文书吧!

曼德拉效应(英文名:The Mandela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主流科学界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

什么是曼德拉效应呢?

曼德拉就是那个著名的南非黑人,他于2013 年去世,但很多人都声称他至少90 年代就死了,集体记忆错误?2000 年我去南非参观植物园,看到南非国花“曼德拉花”也以为曼德拉不在人世,所以2013 年听说他去世还小吃了一惊。

这就是曼德拉效应,准确定义是“大众集体记忆与事实不符”。

在网上现在有很多类似“曼德拉效应”的有趣现象,笔者看过后一一进行了回忆,感觉有的还真是那么回事,这里就举几个自己都感到比较困惑的现象。1、《爱我中华》的歌词。记得小时候自己经常哼唱这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而现在如果你上网搜索一下这个词,几乎是清一色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你问他这句歌词到底是“民族还是星座”,得到的答案估计大部分都是“星座”。我就纳闷了,56个民族还好理解,56个星座到底表达啥意思?

2、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时候自己看到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她的神情表现得比较庄重,透露出一种神秘的信息,肯定是似笑非笑的那种,所以很多人将其冠名为“迷之微笑”。可以是现在,你在网上搜索这幅画作,蒙娜丽莎的嘴角基本上都是呈上扬状态,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她是在微笑,根本感觉不出什么神秘来。

3、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在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地理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也是了如指掌,即澳门在香港的东边,特别是在香港回归的时候,看着地图上的澳门,非常期待不久后澳门的回归,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可是几年前我拿到孩子的地理书,看到香港和澳门的位置“互换”了,变成香港在东、澳门在西,这着实让我不知所以然,难道以前的书印错了吗?

4、《机器猫》的人物名称。小时候《机器猫》这部动画片势必很多朋友当时都非常沉迷,对里面的主人公也如数家珍,比如主角叫阿蒙,他的主人叫小强,胖胖的男孩叫大熊,尖嘴的男生叫康夫,小女孩叫小静。可是现在随着《机器猫》改名为《多啦A梦》,里面的主角名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现在的动画片里,机器猫的主人叫大雄,胖胖的男孩叫胖虎,尖嘴的男生叫小夫,小女孩叫静香。现在看,有些固然是音译的变化,但是大雄的称谓实在是对不上。

5、心脏的位置。在我们的以往遗迹中,心脏的位置肯定是在胸腔的左侧,如果你现在拿一张人体内脏分布图,心脏的位置并不是在左侧,而是位于胸腔的中间,这难道又是之前的图印错了吗?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是部分人群记忆的错误,或者受宣传、信息传播的影响出现了错乱,不过仍有一些是很多人共同出现的记忆偏差,用这样的解释自然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有人提出了造成“曼德拉效应”的原因,综合起来看有这么几个:

一种是多元宇宙的联系所引发。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有人认为空间中有多个平行的宇宙共同存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不会发生信息联系,但是在特定的情形和条件下,若干平行宇宙间会产生特殊的联系通道,那么不同宇宙间的信息就会发生相互的影响和干扰,有时会出现时间、空间和人物等方面的叠加状态,最终引发“曼德拉效应”。

第二种是时空穿梭引发的结果。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很高水平的未来,人们可以实现时空穿梭,在这个过程中,对之前的历史发生了影响,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影响,一些记忆被未来人通过某种特殊的手段“抹除”了,不过在某些方面却留下了痕迹,并以记忆碎片的形式保存在一部分人的大脑中,从而引发看似群体记忆错乱的现象。

以上这两种说法,说的都是目前为止科学理论还无法解释、尚不能证实或者证伪的命题,顶多只能算是“猜测”甚至“空想”,用它们来解释“曼德拉效应”未免太不严谨。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曼德拉效应”的产生,实质上还是人体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大脑记忆,受外界信息干扰的长期、持续影响所致。

一方面,在上世纪80、90年代,世界上的互联网还不怎么发达,一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引起轰动效应,编造一些虚假、夸张的事件来达到营销和轰动的目的,人们不但对之十分感觉兴趣,而且也没有其他可以证实的渠道,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种错误的信息就形成了“轰炸”效应,继而保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认为这就是事实。不单单是曼德拉,我国香港的著名演员午马也有过相似的报道。

另一方面,从人体的大脑记忆来看,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势必会接收到很多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人体大脑的相应区域中,以碎片的形式进行储存。在特定的场景下,这些信息会通过一些线索、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再现成加工后的记忆,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会在大脑中固定下来,哪怕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模棱两可的信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被我们默认为准确的信息,于是就奠定了“曼德拉效应”的基础。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曼德拉效应”的产生,根本不是我们的记忆被篡改了,而是人脑的记忆模式与外界信息轰炸综合作用的结果。

曼德拉效应的解释

对于曼德拉效应的解释有三种,虽然每一种听起来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一、多元宇宙理论

这指的是宇宙有多,并且在同时运行在这期间有大量的宇宙记忆互蹿(例如A宇宙的记忆传播到B宇宙中)造成了所谓的“曼德拉效应”。

然而尽管上述理由听起来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会信以为真。最近时期的量子力学也反应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多重宇宙本来是一个晦涩难解的科学概念,却演变成了大众文化的消遣,人们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这个概念上,人类的想象力非但没有因此更发达,反而受到损害。

多重宇宙的信徒是边缘社群,但是成千上万的人都经历了“曼德拉效应”,这种现象之前因为“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应只是一个新名字而已。这个理论假设小量子波函数允许人们在宇宙的缝隙间传阅,达到一个此刻情景类似的时空,那个时空里的人们也都不是他们的朋友。直到大事发生——比如尼尔森·曼德拉的葬礼——发生,他们才注意到现实。

二、未来人类对于历史的修改遗留下的漏洞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未来的人类修改历史的时候由于马虎留下了蛛丝马迹。

三、这也是比较科学的解释说法,例如标题的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出狱时的名气并不像现在这么举世闻名,而且当时的人们也并不会关心如此,所以出狱的迎接会则被错误的理解为葬礼。

而且在朋友亲友互相攀谈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记忆链接被不断加强导致了现在的错误理解。总会有那么一天,时间会逐渐解开现在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

曼德拉效应的例子有哪些?

阿迪达斯的英文拼音是什么?adidas?还是addidas?

钟表上的罗马数字4是怎么拼写的?是IV?或者,是IIII?

答案揭晓时刻,阿迪达斯英文拼音是adidas,钟表上的罗马数字是IIII,你记忆中的答案正确么?

再来几个经典例子:

著名的雕塑“沉思者”手是放在额头还是下巴?自由女神像是哪只手高举火炬?大众车标的 v w是连续还是断开的?还有印象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左边还是右边的?

这些问题大家先搜寻自己的记忆,然后在百度答案,相信很多人看到正确答案后会发现自己的记忆跟现实好像有些不符了!例如“沉思者”现在的手实际是放在下巴、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现在是笑的很明显右边的那幅,没那么神秘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并不出现在国外,国内也有类似例子。例如:

你记忆中的午马、表演艺术家李琦、演肥猫的郑则仕是否在世?86版《西游记》是25集还是44集?前几年很火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还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怎么样?你能答对么?

针对这种象现在也有很多种解释,例如已知科学的解释为人类的记忆并不可靠,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记错或忘记事情的经历,并且记忆也容易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容易重叠或被修改。并且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也跟我们个人记忆出现问题有很大关系。

不过曼德拉效应单纯靠记忆出错好像并不能完美解释,因为同一件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记错也就罢了,可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成千上万人集体记错,并且错误内容也是极度相近的,这就有点让人细思极恐了。

于是就有了另一种更前卫的解释,例如平行宇宙: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宇宙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与我们同时存在的平行宇宙。

每个平行宇宙上都存在和我们宇宙类似的事物,但是每个平行宇宙中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差别的,例如在这个宇宙中,此时此刻你正在读这篇文章,但在另一个宇宙的你可能正在看《一出好戏》!而当平行宇宙因为某些因素引起交叉时,有些事情就可能出现混乱了!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

不管你是有副好记性,还是差记性,记忆的过程远比结果要美妙得多,它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感官、情绪、知识水平所共同作用的结晶。因为是记忆,塑造了现在的我们。下面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记忆”的那些秘密。

影响记忆的6大因素

1

我们的感知

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记忆。比如,一个高度近视的人如果不戴眼镜去夜游上海外滩,他看到的外滩可能只是黑乎乎的江面和糊成一片的斑斓色彩。如果他回家去跟朋友回忆外滩,他很可能讲不出东方明珠上到底有几个球。这就是感觉对我们记忆的影响。

2

兴奋程度

心理学所说的兴奋,意思是由于外界压力或者强烈的情绪刺激而导致我们出现心跳加快、出冷汗、瞳孔放大等明显的生理变化。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正面对着犯罪分子黑乎乎的枪口,他的压力一定很大。这种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他的兴奋度增高,而这会使他的记忆焦点变得狭窄,只能记住引起他们兴奋的关键信息。什么意思呢?哪怕他们正和犯罪分子面对面,但此时,除了指着他们的枪以外,他们没办法注意到其他任何细节。枪是唯一进入他们记忆的信息,这就是“武器焦点效应”。那么当他事后再去回忆,他自然没法精准地描绘犯罪分子究竟长什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

极端的兴奋性还有可能把记忆演变成一场无法驱散的梦魇。这种极端的兴奋性,就是创伤。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创伤发生的那一瞬间都会被迅速定格,连同我们当时强烈起伏的心情,一起被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作者称它为“闪光灯记忆”。

3

注意力

很显然,当你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你更可能忘记或记错一件事。作者在书里讲了一个叫做“变化盲视”的有趣心理学现象。这个实验让一群志愿者看一段视频,视频里一群大学生正在传球,志愿者需要数清楚球一共被传了几次。在视频播到一半的时候,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从人群中穿了过去,但是有46%的志愿者却没有看到“大猩猩”,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篮球上了。

4

主观偏好

人类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

爱因斯坦有一句很精辟的话:“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1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愉快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时间飞逝,痛苦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度日如年,这就是我们对时间的主观知觉。同样的,熟悉的路程会让你感觉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陌生的道路仿佛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当你迷路的时候,如果好心路人自信满满地告诉你5分钟就能走到,也许你得再想一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5

过度自信

我们的记忆是自私的,我们只能以自身为出发点去体验生活和去记忆事件。这会导致我们产生“优越感错觉”。我们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积极品质,而低估自己的消极特质。比如,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知识更渊博。有关“家务战争”的调查结果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被调查的女性总觉得自己负责了90%的家务活,而男性则会声称自己至少做了50%,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实际上负责的工作更多。

6

幸存者偏差

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关注成功而忽略失败,关注某个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事物。媒体津津乐道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著名辍学生靠梦想和毅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却忽视更多人虽然有类似的经历却没有成功。这会造成一种集体虚假记忆,那就是有能力和够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记忆操纵术存在吗?

正是因为记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对记忆进行操纵才成为可能。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三种记忆操纵术,它们究竟存不存在,靠谱不靠谱呢?

1

迷药

传说中能够让人短暂失去记忆的“迷药”,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学名叫氟硝安定,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一种,它能够抑制生成记忆印痕所必要的蛋白的合成,所以人在服药之后所经历的事情很难被烙在记忆里,结果就好像这段记忆凭空消失了一样。

2

催眠术

本书作者茱莉亚·肖非常明确地指出,“根本没有催眠这回事”。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把被催眠反应叫做“暗示感受性”或“顺从性”,因为这两种反应都和一个人是否愿意听从别人的建议有关。催眠只能对那些绝对相信催眠效果,并且高度易催眠的人起作用。所以,如果你担心有所谓的催眠大师会对你的记忆做手脚,不用担心,你只需要不相信他、不配合他的指导就够了。

3

洗脑

洗脑和催眠的情况也很类似,也是需要特定的群体才能发挥作用的。心理学家们更倾向于用“影响大脑”而不是“洗脑”,用来指代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的例子。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意识广告”,这些广告短小、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它们的台词还会被反复重复。这些广告不断轰炸着我们的意识,让我们被迫对它们产生熟悉感。再比如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洗脑神曲,听过之后哪怕过了很久,你都会突然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它们来。

记忆可以被篡改吗?

1

虚假记忆入侵大脑

茱莉亚·肖在书里,详细描述了一段虚假记忆入侵大脑的事件:首先,她从志愿者的亲属那里获得了志愿者从11到14岁之间的一些情感体验,比如最好的朋友是谁,居住在什么地方。然后作者向志愿者询问这些情感体验,由于事先已经做了功课,她很快获得了志愿者的信任。接下来,作者引入虚假事件,比如告诉志愿者他曾经被警方审讯过,或者被动物攻击过,或者丢过一大笔钱等等。志愿者一开始都对这些莫须有的事件矢口否认。于是,作者让他们做一个视觉记忆练习——操作方法是让志愿者闭上眼睛,作者不断诱导他们去尝试回忆这些莫须有的事情。而事实上,这些志愿者只是在努力想象一件并没有发生过的事。再接着,作者鼓励志愿者在之后的一周里,在家里继续做这个视觉记忆练习。

当志愿者再次回到实验室,他们中的不少人开始“记得”这件事,甚至还说出了很多细节。比如有的人说:“天空湛蓝,落叶飞舞,我偷了一张CD……”作者再一次给志愿者们做了视觉记忆练习,第二次实验室回忆结束后,志愿者又在家里练习了7天。当他们第三次回到实验室时,超过70%的志愿者都发展出了完整的虚假记忆:他们不但能讲出根本没发生过的事件中的大量细节,讲述的时候还充满自信。

2

互联网篡改记忆

互联网和各种电子媒体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塑造着我们的记忆。一方面,社交媒体保存了有关我们的大量的数据,来证实我们的记忆,扩展我们的记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记忆被修改、被歪曲的概率。心理学上有一个“记忆从众”现象,也叫做“回忆的社会传染性”。我们花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上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越来越难以分清哪些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哪些是别人分享给我们的公众记忆。一旦我们混淆了记忆的真正来源,我们很可能就会不自觉的成为“记忆窃贼”,把别人的记忆挪为己用,所以我们的回忆可能既有准确细节,又有不准确细节。

事实上,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对我们记忆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比如“数码失忆症”,搜索引擎的出现让我们不需要再依赖自己的大脑储存知识,遇事只要谷歌或者百度就好,我们不需要记忆知识本身。再比如,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照片时,总是选择最美的照片,这就使得我们落入了“自我美化”的圈套,导致我们对自己真实的长相出现了认知偏差。

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首先,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自信。别那么相信你的记忆力,不要以为你能记住所有事。一个人只有经常把安排写在记事本或者电脑日历上并反复查看,才真的不容易忘事。这也能让你在将来更快更准确地回忆这段经历。

2、我们要学会怀疑。做一个怀疑论者,让事实、逻辑和证据来说话,你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虚假记忆的误导。

3、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思维训练来提高记忆的可靠性。适度地玩益智游戏有可能提高我们一次性记忆事物的能力,但它并不能提高我们的整体认知能力。

4、要学会欣赏记忆的不确定性。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公平和冷酷,人性也并非总是闪耀着光辉。我们的记忆不准确,有时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乐观积极的人能够忘记阴霾,让自己的记忆总是充满阳光。还有时候,被修饰过的记忆也能够释放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你不会被一成不变的现实所束缚。事实虽然是固定的,你却可以选择解读事实的角度和方法,用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自己的生活,获得幸福。更重要的是,你要理解每个人的记忆和眼中的事实都是不同的,你更喜欢自己的故事版本,但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故事版本。当我们懂得了记忆的这些主观特性之后,就不会再为“谁记得的才是真相”而去和别人争执了。

5、提高记忆准确性和效率的方法:

①在影视剧里频繁出现的“记忆宫殿法”也是个好方法。做法就是在你的大脑中构建一个熟悉的空间,比如你自己的房间,当你在大脑中穿梭于这个空间时,你就可以把想要记忆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储存在这里以便日后查找。

②还可以利用联想、韵律、缩略词、编码等来进行记忆。比如我们记忆圆周率时,会背诵“山巅一寺一壶酒”,还有记二十四节气时可以依靠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终生记忆很多重要信息。

③我们还可以利用记忆的“怪诞效应”这个特性。越奇怪越荒诞的事情我们记得越牢固,所以要想长久的记住信息,我们必须把普通的信息配上最怪诞的组合。综合自央视网、上游新闻、钱江晚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星球地理等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