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与文学评论的最新样本,谈西河柳的散文《甜蜜的糖活儿》
原创:上海阿蔡
( 阅读与评论 )
夜晚,上网浏览中看到作者西河柳写的一篇散文《甜蜜的糖活儿》,作者在开头两段文字中这样写道: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儿。”小时候,在我的乡下老家,每逢村里过庙支戏台唱戏时,总会有“吹糖人儿”的老头儿,挑着个火炉挑子,一边走一边抑扬顿挫地吆喝着,来到戏台边儿上摆摊。
村戏尚未开场,一群毛头小孩儿早已将糖人儿摊子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眼瞅着一小块热乎乎的糖稀在老艺人手中变戏法般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小公鸡、小兔子、孙猴儿……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打心眼儿里佩服这绝妙的手艺,继而纠缠着家里的大人给买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小玩意儿是孩子们最为待见的。他们拿着糖人儿,活蹦乱跳地边吃边玩,也算是那时庙会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但我阅读上述两段文字的时候,觉得应该写一点评论。就算是文化评论吧。于是,我立马写下了下边这样的评说,当然,你阅读后回感到这个评论是很另类的,不同一般,风格独特,不信你看:
"" 阅读以上文字,曾经的民俗风情现在已经是罕见了。历史转了一圈,如今变成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了,简单而普遍可见的现象,演变成稀缺的民俗文化资源,仿佛是一种告诫,但从哲学的角度看,似乎不完全是 。往深了说,也许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对文化的某种破坏,比如那些年来,西洋资本带着西洋玩具一起进来,麦当劳也替代了糖葫芦,这似乎变成了必然!""
我没忽悠吧,果然如此,对吗?对的。
当然,作者西河柳在下边还写了他对 "" 糖活儿 ""的更多回忆,这是必然的,但我想:我的阅读已经有不错的收获了,这就是我上边的这段评论。
阅读他人的作品,假如需要评论他人作品,可以因人而异,可长可短,均是有益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