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1.文学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又称文学语言,它是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2.文学形象: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
3.单个形象:文学形象在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指艺术世界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形象。
4.整体形象:文学形象在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由单个形象构成的艺术整体,即艺术世界。
5.实象:文学形象中有的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较为直接地呈现的,可以称为实象。
6.虚象:文学形象中有的形象是通过间接描写或由实象引起的联想形成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较虚的部分,统称虚象。
7.情境:文学作品中从属于整体形象的范畴,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发生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8.氛围:文学作品中从属于整体形象的范畴,一般是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或情调。
9.象征: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0.寓言式象征:文学象征的分类之一,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11.符号式象征:文学象征的分类之一,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其形象是哲理或观念的表意符号。
12.意境: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13.典型: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14.意蕴: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由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15.诗歌: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16.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虚构作品,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
17.剧本: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18.散文:中国古代把除韵文、骈文之外的文体都称为散文。“五四”以来,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成为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文学作品的语言又称文学语言,它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日常语言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未经加工的语言,是人类语言的朴素形态;文学语言则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其语言行为如议论、陈述、抒情等一般指向现实世界;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务于艺术世界的虚拟性,因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构。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义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木形象世界,读者需要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中,逐新领悟其全部意义。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是:
(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
文学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具有生命形式的文学作品,同时它还要按气韵生动的要求,将自己也变成生命形式,有机地融入艺术世界。文学语言的每一字句都要如天造地设般的自然贴切,甚至“一字不易”,它的每一个字句的设置,每一个语象的选择,都要能生动地表现出生命的质感、神韵和魅力。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到江南岸”,“到”改为“绿”,就是为了展现生命之美。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文学语言的含义是丰富的,但不能直说,而以侧面描写、衬托为好。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哲理升华到佛理,全不直说,层层蕴蓄,体现含蓄之美。
3.试述文学形象的特征。
第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作家精心塑造和想象的产物,寄托着作家的主观情思,因此具有主观性。同时,作家塑造文学形象又必须有一定现实根据,因此文学形象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第二,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假定与虚拟是文学形象生成的主要途径。但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必须与真实性结合,要合情合理。塑造形象时,要情理统一,情与理发生矛盾时,要牵理就情。
第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塑造的,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文学形象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征。
第四,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文学形象始终不离个别,要强化突出个别性,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充分地表达一般。
4.试述文学象征的特征,举例说明你对象征的理解。
文学象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暗示性
这是指文学象征所具有的非直接的表意特征。读者通过作者所提供的语词构造而猜想出其中隐藏的深意,就是暗示性。如戴望舒的《雨巷》、梅特林克的《青鸟》。
(2)哲理性
通过象征,文学作品可以表现出普遍的人生和世界状态,通过描绘人生的现象,探索最本质的人生哲理。如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
(3)荒诞性
文学象征的形象可以是普通的,如月亮、太阳等,也可以是荒诞的不可思议的。象征的目的不在于通过形象再现现实,而是揭示人生和世界最本质的内在意蕴。因此,无论是古代的神话还是现代的艺术,常常使用表面上怪诞不经的象征。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
(4)多义性
文学象征往往是作家个人创造的象征,与作为惯例存在的公众象征有所不同。公众象征的意义是文化赋予的,比较明确。如十字架在基督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作为作家“个人的象征”,文学象征往往是在一种文学形象中蕴涵着多重意义空间。这种多义性给了读者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和进入作品的可能性。如李商隐的《锦瑟》。
5.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在意境中,情与景两大元素交融统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景中含情、情中见景与情景并茂。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意境中有实境与虚境两个方面。实境是意境中逼真存在的景、形、境;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意境中蕴含着咀嚼不尽的艺术美感,包含着情、理、意、趣、韵、味等多种因素。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凡表达对历史变化的体察,对人生意义的感悟的作品,往往都是虚实相生的。
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二《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眼前实境是野草野花的茂盛、夕阳的灿烂与燕子的翻飞。
由实境诱发,引起眼前与历史的对比,联想到旧时六朝国都的繁华、王谢豪门的显赫,通过这种反差,得出历史沧桑的感觉。又联想到今日的大唐帝国正步六朝后尘,强盛将逝,对大唐社稷存一种担忧。
6.请联系具体文学作品说明意境与象征的区别。
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意境也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象征主要强调文学作品所暗示和蕴涵的哲理,并且具有相当含混、多义的特征。例如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讲述了主人公K踏雪来到城堡附近的村子里,他想尽办法进入城堡,但始终没有成功。城堡象征着现代社会的机器化特征,它是所有权力的发出地,各种命令从它那里颁布,然而人们却无法靠近它。K一直都与城堡打交道,却从来没有进入城堡。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进入”常常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也成为卡夫卡小说中重要的象征。
而意境主要指主体与形象之间所发生的情感关系,适用于人们以形象系统来抒发情感的需要。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首诗中,送别之情与桃花潭水相互映村,情景交融,创造出感人的意境。
7.何谓典型?试述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第一,文学典型具有显现出性格的特征。特征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表现的本质又极其深刻丰富。
第二,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生命斑斓色彩的特征。18世纪以前,西方处于类型化阶段,人物性格是单色调的。19世纪,发展到“圆形人物” 阶段。
第三,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灵魂深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第四,文学典型具有蕴涵深刻历史真实的特征。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命题。
8.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意蕴的系统性和丰富性。
文学作品的意蕴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审美情韵层。指的是由作品的形象和情境中流露出来的美的情感与韵致。
第二,历史内容层。指的是文学作品反映的历史真相、趋势、意义。
第三,哲学意味层。指作品中存在的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道理。
由于整个文学作品及其艺术世界是作为有机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所以作品的意蕴也构成由表及里的有机系统。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长诗表现了审美的情志,一方面抒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宮廷中爱情生活的华丽多彩,另一方面也深情描绘了悲刚发生之后两人的相思之情,男女主人公的痛苦在诗句中一唱三叹,悠悠不绝。在历史的内容上,“汉皇重色思倾国”又是对重色轻国的皇帝和恃宠而骄的妃子的嘲讽和批判,他们自己的个人悲剧既是历史的结果,又是历史的原因。诗人一方面怜惜他们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对他们高居上位、破坏国家的行为发出强烈的斥责。这是一首以抒情为主要特点的诗,但是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冲突,情与理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本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的悲剧命运可以总结为:理所不容,情何以堪。
9.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强烈的情感。抒情性是诗歌最根本的特征,也是诗歌的内在要求。
第二,跳跃性的言语结构。这一特征与诗歌的抒情性所体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强烈情感和丰富想象有关,也与诗歌文体的形式有关。
第三,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诗歌要求具有音乐美,又是一种语言高度概括、凝练的文体。诗歌可以说是一种集中体现了文学语言美的文体。
10.比较小说与剧本的叙事差异。
除了一些特殊类型外,小说和剧本基本上都是叙事性的,即对故事进行的讲述,但是由于体裁样式、表现媒介等的不同,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第一,小说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叙事性,所谓叙事,即叙述者按照一定的叙述方式来结构一系列事件,不同的叙事决定了小说不同的性质和面貌。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叙述角度、叙述者、叙述时间、叙述话语等,是千变万化的。但剧本受舞台演出的制约,在创作时需要考虑是否适合舞台表演的要求。剧本的叙事较为单纯,主要体现为台词和舞台提示,台词是剧本叙事的主要方式,它以对话(对白)为主,还有独白和旁白。
第二,小说讲究故事性,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三要素,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描写环境时有自由多样的手段,它的长度是没有限制的,因此可以有小小说,也可以有大部头的小说。而剧本则受制于表演的时间,并且在故事的设计上需要考虑表演的可能性,最主要的手段是构造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刻画以人物关系为中心的戏剧情境。戏剧结构要求高度集中,外在形态体现为分幕分场,幕、场之间的切割可以省略事件过程,使情节更加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