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10月16日
秋天的气息总是有点让人忧伤。爬山虎的叶子已经变成了红色,路边上的树,尽管还有不少在努力维持着绿色,但很多树已经变成黄色或者斑驳的红色,让秋天的颜色用最后的热情表达出来。 当你看到蓝天背景上一棵棵如火炬般的树,最早的感觉是美得醉人,那种生命倾泻而出的舞蹈让人兴奋,紧接着某种悲壮或悲凉突然从心里冒出来。在火热的背后,再来一阵秋风,就是遍地的凋零。 或者即使没有秋风,在寂静的空气中,这些美丽的树叶也会很快无声无息飘落,铺满你脚下的土地。当人的脚步踩上去,树叶的沙沙声响起,你觉得,这是生命最后的回响。
不过想想,也有让人振奋的一面,秋树的灿烂如夜空的烟花,尽管短时间内就烟消云散,但却给世界留下了令人心颤的壮美。人也当如此吧,不应该因为岁月流逝而颓废,也许奋发起来,任何年龄都有再次辉煌的可能。所谓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心境吧。
10月8日是寒露,唐代戴察有诗云:“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古人对于节气的把握,真的很准确,一到寒露,在没有太阳的夜晚,空气中立刻充满了寒气,白天的办公室,也阴冷起来。
气温实实在在降下来了,有两天坐在办公室工作,因为大楼没有暖气,居然穿上了厚衣服,还冻得鼻涕直流。不过,我很喜欢这种微寒的感觉,只要衣服足够保暖,在冷爽的空气中,会有一种清朗的舒适感。
晚上睡觉,我喜欢房间里温度比较低,盖着厚被子,有一种温暖的踏实感。即使在冬天,我也不喜欢暖气太足,燥热,还浪费能源。晴天的时候,如果你把被子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晚上盖在身上,周边都是被子被太阳晒过的味道。我觉得那种味道,就是太阳的味道。
10月10日,是农历九月十五。前几天,我看着月亮一天天圆起来,十五之后,又看着月亮一点点亏下去。月亮变圆的时候,黄昏就爬上了天,似乎要尽早向人间展示她越来越圆满的容颜。变亏的时候,出来得越来越晚,到了农历二十之后,到半夜才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露头,而且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
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半夜在月亮的清辉下散步半小时左右,在清冷的月光中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内心被淡淡的忧伤沁润,体会那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心境。小区里还真养了几只天鹅和大雁,有的时候半夜突然戛然鸣叫,会给人带来一种惊心动魄的战栗。
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都有一种憋闷的感觉。秋天的大自然,会让人想要冲出办公室。那从窗外飘过的、在透明的空气中不断变幻形状的白云,就像是向你招手的白衣仙女,让你飘飘然心灵出窍。当然,只要你处于工作中,多数时候你也只能望云兴叹,在窗户边来回徘徊几次,就又得埋首在办公桌前。我也不能独自一人就到外面去瞎逛,否则总觉得对不起正在你眼前努力工作的同事。
但周末是属于自己的,如果再不出去走走,就对不起北京的秋色了。所以,周六的时候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开车去了金海湖。金海湖在北京平谷,周围群山环绕,是北京开发最早的一处远郊景观,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最初,没有京平高速的时候,从城里开到平谷要三个多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已经十分方便。平谷的农产品以桃子为主,8月份的时候,东方甄选曾经到平谷现场卖过桃子,十分钟不到,一万箱桃子就卖个精光。
朋友们约好了上午10点在金海湖北边的三泉寺停车场集合。相关部门在这里修建了北山步道,爬上山顶,能够俯瞰金海湖全景。这里的气温比城里的温度低,北京香山的红叶还没有红,这里已经是满山红叶、层林尽染。一路上山,层层叠叠的红叶,向你扑面而来。山势不算高峻,老少基本都能够爬上去,是北京观赏红叶的好地方。
以前,大家觉得看红叶就应该去香山,其实那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大家不太容易到远郊山里看红叶。现在方便了,你会发现,这些野山上的红叶,比香山红叶更加漫山遍野,更显出一种不羁的秋之野趣。登高回望,金海湖美景尽收眼底。天气不算晴朗,有一种雾蒙蒙的感觉,刚好给湖面和远方的山峦,披上了一种朦胧色彩,显出了景色的远近层次,如泼墨山水画一般。步道的台阶整体修得不错,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不同的道路和远近。我们自然选了更远的步道,沿着山脊一路盘旋,在高低起伏间尽赏秋色。
在山里徒步完毕,浑身舒畅,下一个动作自然是找吃午饭的地方。在金海湖周围,有很多农家乐,有的农家乐看不到湖景,自然不是我们的选择。我希望选择一个能够看着湖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地方。
在路上寻觅,终于找到了一个叫“望湖烤鱼”的农家乐,饭桌就放在湖边的露天平台上,整个金海湖一望无际在眼前展现开来,脚下就是湖水的碧波荡漾。我们走进饭店,老板就把我认了出来,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一处大核桃树下的饭桌,远离其他熙熙攘攘吃饭的人群,独享面对大自然的安静。我们内心喜悦,坐下、点餐。其中一个朋友带来一瓶好酒,我们一起举杯畅饮。面对湖光山色,酒不醉人人自醉,觥筹交错之间,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饭后,大家安闲喝茶,静坐片刻,下一个计划自然是泛舟湖上。说是泛舟湖上,其实就是坐游艇在湖上转一圈,绝对不可能有“独钓寒江”的渔舟。金海湖的另一面,有一座小岛,叫碧波岛,是一处被开发得很好的旅游地,在岛上可以住宿、露营、游湖。进入岛内要买门票,不少游人在大草坪上搭着帐篷,悠闲地游玩、烧烤,岸边有游艇码头,你可以上船在湖上游玩,船费已经包含在门票之中。
我们绕岛走了一圈,从岛上看出去,湖光山色绝美,坐船在湖里转一圈,在碧波荡漾中体会速度带来的畅快,到岛内小山顶坐上一小时,一杯咖啡一圈朋友,神仙一样的感觉。今天气温和煦,久坐之后,有一种无所事事的舒坦。碧波岛老板听说我在岛上,专门过来见我,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岛内设施。我才知道新东方游学部和这里合作,办过青少年国际夏令营。太阳西斜的时候,我们打道回府返回城里,悠闲舒适的一天圆满结束。
这个星期,新东方参与拍摄的《黑鹰少年》网络电影,非常火爆。去年的时候,我听说了凉山山里的彝族孩子,到北京来打篮球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一位叫阿木的农村青年的训练下,成了少年篮球健将,差点把北京的青少队打败。新东方投资的新惟影视公司,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也许可以拍成电影。我们派团队深入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我在北京专门和阿木见了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剧本出来后,我们决定请孩子们本色出演。新东方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还专门派出了辅导老师。拍摄过程中因为遇到疫情,还耽误了一段时间。
因为成本问题,我们按照网络电影拍摄。电影试播后,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这周我们在三大影视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同时播出,东方甄选主播们也进行了推广。电影播出后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好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到平台去看看,也许从这些山区少年身上,你能够得到奋斗的力量。
除了工作外,本周的其他时间,主要用来阅读。一周多一点的时间,我阅读了刘慈欣的《三体》、成龙的自传《我是成龙》、挪威作家埃丽卡·法特兰的《中亚行纪》、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还有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
大刘的书,除了《流浪地球》翻阅过,其他的书我还真没有读过。听过很多人谈论《三体》,也看到过网上流传的《三体》里面的金句,比如:“死亡不是你的敌人,永恒才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等。但一看到厚厚的三本书放在眼前,就总没有勇气去翻开阅读。
我和刘慈欣没有见过面,前一阶段贾樟柯做一个节目,要拉着我和大刘一起同台,尽管后来因为议程改变没有见着,但却让我决定把《三体》读完。趁着这段时间相对空闲,这周终于把《三体》全部读完了。我原来读书的范围,主要在文史哲一类的内容,小说有很多年没有阅读了。这半年来,我开始访谈图书作者,不可避免要和当代中国作家对话,于是就开始阅读各类小说。
点击图片可购买《三体》
读完《三体》,我明白了为什么这本科幻小说如此受人欢迎。《三体》尽管展示了大刘丰富的物理、天文、计算机等科学知识,但更多的是在科幻的背景上,对于人性的把握和描写。大到宇宙无垠,小到内心变化,大刘都有很好的把握和铺陈。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人性的阴暗和善良的展示,也许暗示着人类社会的某种发展方向。如果你没有读过《三体》,我建议你阅读一下。
成龙的自传《我是成龙》,九月份出版,成龙给我手签了一本,出版社送到了我这里。我和成龙也没有正式见过面,有几次朋友的聚会本来可以见面,结果不是他没到就是我没去。成龙的电影看了不少,但他的平生是怎样的故事,我并不是特别了解。社会上流传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有褒有贬。
我一直觉得,成龙是一个很真诚、很接地气的人,所以很愿意读一下他的书,看看他自己是如何解读自己的人生的。在《我是成龙》里,成龙非常真挚地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演艺生涯、奋斗历程、婚姻爱情、社会责任等,字里行间充满了踏实和坦诚,彰显了一种坦然的人生态度。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一个和影视形象不一样的成龙,一个更加鲜活的成龙,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点击图片可购买《我是成龙》
挪威作家埃丽卡·法特兰的《中亚行纪》,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游记。埃丽卡·法特兰(Erika Fatland)是挪威记者、作家以及社会人类学家。她精通英语、法语、俄语等八种语言,曾为多家媒体撰稿。《中亚行纪》于2014年出版,次年就获得挪威书商非虚构奖。
该书表面上是作者在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游记,但实际上,字里行间揭示的是几十年苏联对于这些地区的统治,给这些地区的现状和发展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尽管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各自拥有不同的人文与地貌,远在苏联之前就有着复杂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但几十年的苏联统治,让它们强行拐上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到底对当地的社会风貌和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后果,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剥茧抽丝,会有一种很深刻的领悟。
艾丽卡的笔法,很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作者林达的笔法,在游记中,把历史和对历史的深度思考融入其中。行走只是一条线,作者的思考才是文字的精髓。也许你对这五个国家不一定感兴趣,但作者的思考和叙述,一定会给你带来意外的领悟和理解,所以值得你阅读一下。
点击图片可购买《中亚行纪》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是出版社在作者获奖后递给我的一本书。此前,我对安妮·埃尔诺一无所知。得知她获奖后,我迅速阅读了她的《悠悠岁月》。该书采用“无人称自传”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
对于我们来说,读安妮·埃尔诺的这本书有一定障碍,原因是我们对于她叙述的事件并不是很熟悉。很像是,如果中国有作家把过去六十年中国发生的事情,做一种随意交叉的叙述,你理解起来不会困难,因为我们或多或少是事件的经历者,但让一个法国人读中国作家的作品,就有理解障碍。所以,西方人读安妮的作品,应该会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感,而我们很难产生这种愉悦。 不过,这本书,大家依然可以翻阅一下,一本既像纪实文学又像无厘头小说的作品,除了可以窥见过去六十年法国社会和日常的发展之外,还能够学到一种敏锐的叙事方法。
点击图片可购买《悠悠岁月》
安妮是一位女性作家,但她不愿意大家把她当作女性作家,她希望她的叙述不带有性别偏见,就像她自己说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一个女性作家。我不是一个女性作家,我是一个写作者,只是我有些女人的故事,与男人的故事有所不同……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困难的是,是将她写的女性经历不带有性别意识的去审阅。” 但我读完她的文字之后的感觉是,她明显没有做到她所说的标准,因为阅读《悠悠岁月》,你明显能够感到,这是一个女性在絮絮叨叨进行着半意识流的叙述。
她的诺贝尔颁奖词是:" Ernaux consistently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examines a life marked by strong disparities regarding gender, language and class. Her path to authorship was long and arduous. "( 埃尔诺 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去 审视性别、语言、阶级所带来的悬殊差异,她 的写作历程漫长而艰辛。)
阅读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是因为约了毕老师周日晚上一起见面便餐。以前,我读过毕老师的不少散文,还在几年前专门推荐过她的作品《非洲三万里》。这次因为朋友的安排,我们一起约好见面聊天。
为了对毕老师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我专门抽时间阅读了她的《女心理师》。这部作品是毕老师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女心理师贺顿的成长历程。贺顿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另外几个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物的故事交替糅合到一起,形成了小说跌宕起伏的内容,把人物和人生的多样性,外在表现和内心黑暗的多面性,都比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毕老师自己做过很长时间的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行业十分熟悉,对于病人的内心世界和诉求也高度洞察,所以能够驾轻就熟,把心理咨询这个领域用小说的方式表达出来。
周日晚上,毕老师和我还有几个朋友一起便餐聊天,一见如故,相聚甚欢。 毕老师比我大十岁,和蔼可亲,思维敏捷。 席间,她栩栩如生给我们讲述了她在西藏阿里从军十一年的经历,又讲述了她在三十多岁才进入写作领域的过程。 我们也一起探讨了有关成长、幸福等方面的话题。 结束的时候,我邀请毕老师择日参加我的对谈,并同时去东方甄选和广大读者见面,她欣然答应。
写完这篇周记,已经夜深人静,有秋虫在不远处断断续续鸣叫,墙上的时钟有节奏地滴答,好像在告知我时间的流逝。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生命的流逝,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焦虑,现在这种焦虑已经化成一种内心很深的平静。我深刻地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把一生所期待的事情全部做完。很多理想和梦想中的期待,不管是因为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制约,都不可能实现。接受现实,并在现实条件下尽力而为,比空想或者叹息,要更加容易开出生命之花。
人生重要的,是点点滴滴进步的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就,更不是惊天动地的万世功业。点点滴滴的进步,就像每日的甘露,浇灌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
一个人的生命,最好的状态,也许就像四季中万物的生长,该发芽时发芽,该开花时开花,该展枝时展枝,该凋零时凋零,历经一生,风雨阴晴,不悲不喜,不垢不净,在生灭之间获得永生,在流转之时获得永恒,随喜那些没法躲避的生关死劫,然后面对世界拈花微笑。
广告时间
新书《不负我心》现在可以购买了,点击图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