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可以在社恐、社牛、社懒等状态之间反复横跳?
勿染说:
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人了,但我好像也是这样的。
总体上说是个社恐,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也不擅长跟人打交道。
成年后好一点,但总体还是属于内向沉默型的。
可我也不是没话说,若是遇到合适的人或合适的圈子,却又很能说。
至于社牛的状态,应该表现在喝酒后,只要稍微喝点酒,那胆儿就很肥。
跟谁都能聊上一通,也不害羞了,也不怕说错了,也不词穷紧张了。
到如今这个年纪,已经不算社恐了,跟谁打交道都可以自如淡定又从容了。
可是发现这时的自己又变更倾向于社懒了。
懒得见人,懒得说话,懒得出门,有点时间要么得用来休息,要么得用来学习或写作,还得想想如何赚钱钱。
要说为何会在社恐、社牛、社懒间反复横跳,估计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在意自我感受,不会勉强自己。懒、累、忙的时候,就社恐社懒,闲或有心情时,就社牛。
这种切换也是为了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得已时,就懒一下,不得已,就牛一下。
能到这个状态,其实也很好,一个人总是社恐,那对自己的人生可能也不利,很多需要说的、该说的话,得说出来。该见的人得去见,该有的社交和应酬得面对。
总是社恐,对于有些年轻人的工作职业也不方便。
要是一直是个社牛,那多半还有些伪装的成分,毕竟人不可能一直很热情,总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不想理人的时候就不理,那才算是对自己比较负责的表现。
至于社懒,就更加不可或缺了。
因为很多时候,懒得见人懒得社交是好事,是避免对自己精力心神时间的无效消耗,毕竟很多社交都未必是真的有用或有必要。
减少无效社交,也是给自己节约了时间,把这些时间用来做正经事,自然是很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