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管理笔记》读者群开放, 如你致力于提升领导力
请加 (微信:Tapmadou) 进群
► 领导者说 : ★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面对许多工作内容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依赖于待办事项清单。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最有效方式。作者在文中分享了 10 个职场中常用的文档模板,帮助你实现更快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来源 | 36kr
分享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要想在创业公司表现出色,无论自己手头上有多少任务,无论自己在公司内部担任什么职务,你都必须完全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这即是说,你必须要保持对最重要事项的关注,然后集中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
众所周知,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种未读消息和邮件提示总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总是处于反应模式,并错误地认为做了事就是一种进步。
另外,我们每天都可能要面对各种会议、信息、邮件、文件、其他部门需求、汇报、优先事项、突发紧急事项、各种数据、备忘录,以及个人生活,加之在创业公司的经历本来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这通常会导致我们的情绪波动明显,在这些背景下,我们很容易屈服于这种杂乱的现实,最终迷失了方向。
然而,从根本上来讲, 真正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对公司、客户、同事以及自身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要做到始终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更重要的事项方面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相关工作方面展现出的热情要像热衷于清空收件箱一样。
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经营者都同时具备大局观和细节把控能力。这种既抓大又抓小的方式的确存在矛盾,但并不是不可控。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你始终都能保持对最重要事情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跟大家分享多年来帮助我做好公司管理的方法。这些年来,我也在不断整理和更新各项方法及模板,它们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专注、平衡,既能保持自我意识,又能具备环境意识,同时还能保持对工作流程的掌控。
此外,这些方法还帮助我在实现更长远的目标方面取得了真正、持续的进展。具体而言,这不仅包括认同、接受并支持促进公司发展的各项目标,还包括对自身职业目标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有关行动。
就这些方法而言,我将它们分为了几大类,以让你更好地了解相关方法的具体适用场景。同时,我也分享了有关如何结合运用这些方法的经验和技巧。具体而言,我分享了自身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真实案例,同时还有一些可以直接用于实践的模板文件。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希望你能够尝试将这些方法用于实践,真正发现它们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我还希望它们能帮助你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目标,并让整个实践过程变得更加令人满意。
图片来源:Pexels.com @Anete Lusina
01
每日文档
1. 持续更新的任务栈
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是我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会关注或计划关注的任务列表。它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让你全面了解个人的优先事项,以及各项事项的最新进展。它也是我日常工作中最实用的一项工具。
具体而言,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有三个主要特征:
这里的“输出”,指的是可交付的单位工作成果。在这个定义框架下,你能够随时提醒自己,只有在完成任务后才能勾划掉相关事项。例如,“为初创企业举办晚宴”可以出现在你的任务栈中,但“为初创企业晚宴预订餐厅”则不应该出现。当然,后面这项任务也是实现最终成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你肯定希望任务栈中的所有内容都直接与成果挂钩,因为它们才是影响成果的最直接因素。但如果你所做的工作只是跨部门工作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你的工作会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那你还是应该把这项工作罗列在任务栈中。
就任务状态而言,我一般会使用“规划中”“进行中”“待执行”“待交付”“暂时不急于交付(并标注日期)”“无限期推迟”等状态。让自己看到哪些任务已经开始执行,哪些任务是优先事项,这实际上就能了解哪些任务还没有开始执行,或者哪些任务不是优先事项。
排序后,你可以把持续更新的任务栈作为一个指南针,让自己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都知道该做什么事情。此外,这也有助于让你快速锁定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
从许多层面来讲,这个持续更新的任务栈都只不过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实际工作情况呈现方式。在这些任务背后,可能还存在我们需要同时完成的若干任务。在这个任务栈中,所有任务的排序都可以随时调整,你也可以随时删减各项任务。任何时候,你都只需要做好记录即可。呈现在你眼前的这一过于简单化的列表,有助于让你在面对大量待办事项时保持清晰的认知,始终保持对最重要事项的关注。
除此之外,我也会在持续更新的任务栈中记录的一些细节信息。例如,我可能会添加时间信息、任务规模(我更喜欢用衣服尺寸来表示规模,其中,XS 表示最小,XL 表示最大)、任务大类、判断影响力及任务成功的标准(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以及目标群体和利益相关者(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等信息。
具体而言,你可以参考下图中的模板文件:
持续更新的任务栈。表格中的项目包括预计交付日期、任务状态、关键交付内容、任务规模、任务大类、影响衡量标准、受众群体、利益相关者、备注等。
多年以来,我的这份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文档帮助我认清并解决了许多之前让我极度困惑的问题:
我现在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少?太多还是太少?
我是否有在真正完成工作,还是只是在向前推进但始终没有完成?
我是否在负责许多工作,或者在帮助他人完成工作?
对于他人请求我协助完成的任务,我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如果拒绝的话,我是否能向他们解释原因?
我在工作中更倾向于主动完成还是被动回应?
我在阻挠谁的工作?谁又在阻挠我的工作?
我最近经常和谁一起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我还是他人?其中是否存在某些共性或模式?
这项工作是否属于公司的优先事项?如否,那我是否应该继续完成这项任务?
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任务?
如果你觉得各项任务过于混乱,或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持续更新的任务栈中更新信息,那我就会新建一个表格,追踪记录每周在某项任务上投入的时间,以及(或者)导致我迟迟无法交付的原因有哪些,以此来更加清晰地了解问题所在。
这个文档也可以跟我的上司或利益相关者共享,让他们不仅能了解我正在完成哪些任务,还能够确保大家都对这些优先事项保持着一致共识。
我还记得,在之前一段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期,我总是会参考这份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文档。每周一早晨,我和上司都会打开这份文档,了解目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其他团队需要我协助完成的任务,然后再一起按照任务的优先等级重新排序。
这样一来,我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接下来将要完成的工作,这也让我在面对各项工作的时候始终都保持冷静与专注。此外,这也有助于让上司更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并针对优先事项展开讨论,同时为我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后,在自我工作评价与满意度较高或较低的时期,我都会借助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来客观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2. “周末前完成”便利贴
对于待办事项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与工具。对我来说,真正能够对我自身工作起到决定性改善和提高的方法,则是 写下三件(且不得超过三件)我认为如果本周没有完成就会非常失望的任务 。
具体而言,我会把这些任务直接写在便利贴上。一方面,这是我每周一早晨在计划工作时养成的一种习惯,另一方面,使用各种颜色的便利贴简要记录重点工作,也非常有别于待办事项清单、提醒通知或者追踪记录表等工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这项任务并划掉这张便利贴的内容时,也会给我一种莫大的满足感。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会把这些便利贴转移并张贴到不同的地方,包括笔记本封面、笔记本内页、待办事项清单旁、键盘内侧。有的时候,如果快到周末但任务真的非常紧急的话,我甚至会将它张贴在浴室的镜子上。
如果说前文分享的持续更新的任务栈能够从宏观角度让你认识自己正在执行或者计划执行的任务,那么“周末前完成”便利贴就能直观地告诉你(或敦促你)现在应该立即做哪些任务。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或者根据目前的日程安排可能无法完成相关任务的,那我可能会专门留出一段时间来专注于完成这些任务。当然,我会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但如果真的需要的话,我甚至会暂缓完成某些优先等级较低的任务,从而给自己留出更多有效的时间。
下图就是我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便利贴:
3. “我最骄傲的”剪贴簿
正如其名,这个剪贴簿主要收藏的是让我引以为豪的内容。我会一直不断地更新这个剪贴簿,其中的内容格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屏幕截图、电子邮件内容,以及他人反馈等。
具体而言,所有内容都是无序排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累积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它就会形成一套非常有用的原始资料库,让你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只要有让我骄傲的内容,我都会把它更新到这个剪贴簿,它的系统化或结构化程度则远低于前文提到的持续更新的任务栈。
长期下来,这份文档让我获得了两个方面的收获与启示。首先,我意识到,我不会对所有完成的工作都感到非常骄傲。借助《持续更新的任务栈》和《我最骄傲的剪贴簿》这两个文档,我能进一步认清到底哪些工作才会真正让我获得满足感。其次,我还发现,这份文档从来没有出现一些我认为自己会喜欢做的任务。相反,许多让我感到骄傲的任务事实上都是起初我认为自己并不会在意的任务。
例如,我以为我更青睐于一份以数据分析为重点的职业。但事实上,剪贴簿里没有一项内容与数据分析有关。其他人也没有针对我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表现向我提供任何积极的反馈。
另一方面,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没有想象到他人给我的直接、积极反馈(有的甚至是当面指出我的问题)能对我产生多大的激励作用。但是,《我最骄傲的剪贴簿》里却有许多来自同事和他人对我的善意反馈。
《我最骄傲的剪贴簿》实际上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考验与测试。
它帮助我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以真实数据与洞察力来发现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以及发现在此基础上我想继续做的事情。
以下为剪贴簿一览:
4. 问题日志
问题日志与《我最骄傲的剪贴簿》相似,只不过它记录的是让我受挫的事情,而非鼓舞人心的事情。
遇到受挫的情况时,首先一定要诚实面对。具体而言,我遇到的受挫情况包括:无论如何都无法运行查询(尝试过起码 10 次!)、每周站会都让人感到百无聊赖,以及某次产品发布简直是浪费时间等等。当下,你看到这些内容可能会觉得尴尬,或者认为将其写下来纯属愚蠢之举,但再作回顾,它就有可能帮助你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在工作中找到更多乐趣。
填写问题日志文档能让我想到大学足球队训练时的一种惯例——如果在训练中犯了错或者踢得不好,那就拔起几片草叶,让它们随风而去。
在职场环境中,填写问题日志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表达愤怒、沮丧或失望等情绪的渠道。把这些影响较大的感受从脑海中释放出来并记录在这个文档中,有助于减少当下的焦虑感,同时可以减少我在无意识中向他人传播消极情绪的可能性。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这个文档还有助于让我认识到我在对待工作方面的态度模式。其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非常敏感。例如,文档中记录的其实是小问题,但我在当下却小题大做。另外与之相关的认识是,我发现自己很快就会忘记这些小问题的存在。很多时候,当我回顾文档内容时,我都几乎不记得了。
另一方面,这份文档也让我认识到了那些给我造成巨大伤害的事情。有时候,我会发现某些工作内容或类型总是反复出现在问题日志上。这实际上是及时干预或以某种方式做出改变的绝好时机。有时候,这意味着需要寻求他人帮助。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直接从问题日志中挑选最显眼的问题与案例,以便在寻求他人帮助的过程中实现充分且有效的沟通。
图片来源:pexels.com @Pew Nguyen
5. 今天我学到了……
这个文档也非常直观。正如其名,其中主要记录的是我学到的内容,并且通常都是以项目符号的形式记录的。
对我来说,我学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技术细节(“API 的工作方式”)、以后可能用得到的实用资源或信息(“计算某个东西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个查询”)、对工作方式的观察与总结(“我发现自己在早晨更加敏锐”)、我希望记住的关于同事的个人细节信息(“同事 A 有个三岁的儿子,名叫 Leo”),以及个人见解(“同事 B 说我总是保持着最乐观的态度”)等等。
在记录这些内容的时候,我还会注明日期,并且按月分类,这样也方便回顾,并了解当时的背景情况。
平时,我会频繁地查看这份文档。我发现,我经常都记得自己曾把相关的内容放进文档,但却记不起相关的细节信息。通过回顾,我就只需要几秒的时间就能搜索定位这些信息。
这份文档在日常工作中极具实用性,它也降低了我多次针对同一问题提问的可能性,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寻求他人帮助。
此外,我还发现,如果我花十秒钟把相关内容添加到文档中,我就更有可能记住它。(据 2013 年发表于《教育心理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重写有助于大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并且用笔写要好过于打字。不过,这也将导致文档内容的可搜索性降低,而对我来说,这可能更加重要。)
另外,说到自我反省,这份文档也能帮助我从更微观的角度了解自己在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自己的学习曲线。例如,我发现,有些时候,我在学习技术相关的内容方面速度较慢,但在学习组织或团队相关内容方面的速度又较快。
许多职业建议都提到,如果学不到新东西就可以考虑离开这家公司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型建议,但更重要的是,你应该在学习方面保持开放的心态。
有这么一份文档就可以让你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旅程中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变。
图片来源:Pexels.com @Cottonbro
02
每月文档
6.(持续更新的任务栈中的)影响力追踪
在“持续更新的任务栈”表格中,关注自己已完成或交付的工作,同时记录这些工作产生的影响力。你应该聚焦于关注能够观察到的结果——哪些指标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户有什么反馈?同事又有什么反馈?
追踪这些结果不仅能为你后续的绩效评估提供素材,还能让你进一步认识哪些工作能够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此外,借助这些内容,你还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人展开交流,尤其是在他人主动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
7. 个人满意度
许多人可能都了解客户满意度评分(Customer Satisfaction,简写为 C-Sat),这一关键绩效指标表示的是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的人可能还填写过公司满意度调查,这个调查可以生成一个公司满意度分数,以此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程度。
但我认为, 我们可以尝试把这种方法应用在个人身上,以此评估个人满意度(Me-Sat) 。
自我评估的方式有很多。具体而言,我将跟大家分享几个我最喜欢的方式。在实践过后,我发现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养成了花时间找个地方坐下来安静反思的习惯,同时还学会了从中找出既定模式,以进一步规范将来的行为。
满意度测试:这个方法主要源自于移动支付服务商 Stripe 工程总监大卫·辛格尔顿(David Singleton)设计(且在对外销售)的一套日程管理体系。该方法主要是从享受程度、任务完成程度、目标进展以及学习收获这四个影响满意度的维度,按 1 到 4 分来打分的。当然,你还可以给不同维度设定权重分数。最后,就可以得出个人满意度分数。
四项清单:这个方法主要来自于之前在谷歌和 Facebook 等多家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的莫利·格雷厄姆(Molly Graham)。具体而言,格雷厄姆建议准备“我喜欢做的事情”、“我擅长做的事情”、“我讨厌做的事情”,以及“我不擅长做的事情”这四项清单。我更倾向于随时更新这四项清单,而不是每月制定新的清单。此外,我还会随时记录有关变化,将其记录在独立的变化日志中。
停止、开始、继续回顾框架:这一经典的回顾框架可以引导你考虑哪些事情是要开始去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再做的,以及哪些事情是应该继续做的。通常,它更适用于团队协作或者跨部门协作等工作场景,但你也可以用于个人。
珍视/改变回顾框架: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思考框架。这个思考框架的一方是希望珍视的内容。在这个维度,我会进一步问自己,是想要或需要进一步发展(比如,集中注意力实现进一步提高和成长),还是顺其自然(比如,不做任何干预,接受任何可能出现的结果)。另一方则是我希望改变的内容。在这个维度,我会问自己,自己希望更多还是更少地看到这些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我会适时选择不同的框架方法。事实上,我更青睐于不断地切换尝试不同方法,以保持新鲜感。但无论选择什么方法,其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即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做好哪些事情。
在获取有效反馈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反思练习,并养成把碎片信息串联到一起的习惯,你还可以更好地讲好自身故事,让他人了解你的现状与目标,并更好地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
03
每季度文档
8. 个人新闻稿
想象一下,你需要写一份新闻稿,介绍你交付的所有成果及其影响力。你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参考“持续更新的任务栈”文档(包括影响力追踪),同时还需要参考“我最骄傲的剪贴簿”、“今天我学到了”文档,以及“问题日志”。
在个人新闻稿中,你还可以考虑加入以下内容:
标题:最吸引注意力的主题内容
一句话总结:设想其他人会如何向同事概要介绍这一内容
你交付的三至五个成果
你的时间花在了哪些方面
与进展相关的指标参数
你对团队或公司的贡献
(内部外部)利益相关者或用户提供的反馈
一件艺术作品(图表、图片、屏幕截图等)
个人总体情绪或情感
你希望参与但实际上并未参与执行的某项团队或公司任务
真正让你引以为傲的事情
你相对没那么自豪的事情
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计划交付什么成果,你对哪些方面持有期待,公司、团队或个人有哪些好的发展机会、可能存在的潜在障碍因素、风险或者令你感到焦虑的事情
通常,我都更喜欢在周末或者晚上等相对安静的时候做这些工作,以保持更高的专注度。当然,我也会将整体时间控制在三个小时内,让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个度。
最后,我还建议你尝试将这些内容整合成一篇文章。当然,你不必跟任何人分享,但当你以后再作回顾时,你会觉得这非常有价值,如果它们还对你有激励作用的话,你也更有可能付诸行动。
当你真正完成这些事情过后,你可能就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你可能没想到自己能做到这一步。这种感受会让你在起起落落的职业生涯中继续保持不断前进的步伐。
图片来源:Pexels.com @olia danilevich
04
年度文档
9. 工作描述
在朝气蓬勃的公司工作,利弊皆与“一切总是在变”有关,具体包括环境、产品路线图、用户需求、团队构成甚至上司等多个方面的变数。
这即是说,公司对你的需求可能会一直变化,你的工作也可能因此一直变化。由于你每天都保持着这样的工作方式,长时间下来,你就难以发现个人角色和职责发生的重大转变。
这就好比衰老一样,你每天可能难以观察到自己的衰老情况,但如果相隔几年或者十年,你就非常容易察觉自己的衰老。为了让自己更加了解各种变化情况,我每隔六个月都会重写一次自己的工作描述。
具体而言,我的工作描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个人职责与公司及目标的总体关系描述(一两段文字最佳)
以项目列表的形式罗列具体职责内容
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所需的技能
我发现,第一部分内容通常都保持相对稳定,第二部分总是在变化,最后一部分则在不断地提高。理想情况下,你的职责内容会越来越具有战略性,你的兴趣也会随之大增,而你所掌握的技能始终都能让你游刃有余地应付所有职责内容。
在开始动笔之前,我还建议先写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句。你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有人通过你的上司了解你最近的工作内容与情况,上司会说什么?对此,你应该提前准备特定的语言描述,始终如一地跟他人谈论你的职责内容和工作情况。
在重写工作描述后,如果能发现一些积极有效的变化,那你就可以尝试跟上司分享。结合自己对自身角色和职责的认识与感想,你还可以进一步展开全面自检,针对你关注的重点领域与上司展开沟通。
另外,我还会尝试写一份一到两年后的工作描述,它能够清晰直观地为你呈现自己在将来希望达成的目标。你不需要写下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能,或者公司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的人才,你只需要关注的是个人未来的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Pexels.com @Mikael Blomkvist
10. “和我一起工作”指南
这个方法最初源自于美国医疗数据平台开发商 PatientPing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伊·德赛(Jay Desai),它主要呈现和突出的是个人首选工作风格和偏好。
对于希望尝试这份文档的领导者而言,一定要关注表层之下领导权威所产生的影响力。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你是否期望跟你一起工作的人会按照你的偏好调整其工作风格。
对于个人贡献者而言,我认为这份文档非常有助于自我表达,让你达成更好、更健康和更高效的工作关系。只要文档内容足够实用,就能很好地体现出自我意识,从而促进与其他同事的沟通了解。
在跟其他同事共事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之前的合作有一些不愉快,并且不知道具体原因的话,我也会借助“和我一起工作”文档来回顾思考。
另外,我还喜欢在这份文档的最底部添加一个独立的变化日志。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变化速度将会逐步减缓。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方式或偏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特别是变化大到会让你再次更新本文分享的相关文档,那你就有必要在这个日志中做好记录,让自己和其他同事都更好地了解这一变化。(他们也许已经注意到了你的变化,但借此机会主动跟他们展开沟通,将有助于让你们加深彼此认识,让彼此了解这些变化对你们产生的影响。)
以下内容节选自我的“和我一起工作”指南:
首先,对于能够与你共事,我感到非常高兴!对此,我专门创建了这份指南,希望能让你了解我的工作与沟通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内容并非是既定规则,最多只能算是特定工作环境中的一种约定形式。另外,由于在具体工作中无法保证始终保持同样的工作风格,因此,这份文档可能会不定期更新。我也欢迎你随时针对以下内容与我展开交流,提供有效的反馈,或做出必要的删减。
一、协作风格
对我而言,能让我在工作中感到最快乐的团队,始终都能交付出理想的成果,并且团队成员自始至终都能友好地协作互助。
总结而言,我喜欢的协作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定方向,随后低接触 :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我倾向于大家花大量时间坐在一起,确定项目目标以及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大家能做到彼此信任,不过多干涉彼此工作(当然,如果遇到需要沟通的问题,我随时都乐意沟通)。
自上而下思考 :在做决策或提观点之前,我倾向于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提出很多问题,以此来提高我对各方面的了解程度。
……
图片来源:Pexels.com @Olya Kobruseva
05
写在最后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希望尝试本文分享的部分或所有工作文档,那你就可以在个人日历中添加文档检查或更新等提醒功能,最好开启定期重复功能,从而让你始终保持对这些文档的读取与更新。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坚持这些习惯,我也很高兴能说服身边更多的同事参与其中,共同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要真正将这些文档落到实处,首先必须从心理层面实现转变,其次要做到严于律己。虽然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你肯定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尝试的事情。
即便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感到特别混乱和无助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不太明显的模式和规律。发现模式与规律的过程与收获,有助于提高你的工作质量,让你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归根到底,这一切都始于你的行动,我们不必等待他人来帮助我们达成目的,这一切都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
公众号改变了阅读规则,有朋友反映有时会收不到文章推送, 为避免错过好文 ,请朋友们 将本公众号加“星标★并点“在看”吧 。第一步:点击上方蓝字”,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设为星标★。
《领导者管理笔记》读者群开放, 如你致力于提升领导力
请加 (微信:Tapmadou) 进群
@THE END
文章来源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转载请公众号回复“ 转载 ”
版权说明 : 我 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在看”
你也越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