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黎炫岐
编辑/ 陈邓新
无论是假期周边游,还是周末约咖啡,当代年轻人最先考虑的或许不是风景如何,咖啡好不好喝,而是“出片率”。
在各大社交媒体成为“打卡种草机”后,“打卡文化”和“探店文化”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打卡的一个重要标记便是照片。于是,“出片率”逐渐成为了随处可见的标签,旅行有了“出片式旅行”,餐厅咖啡厅也有了“出片式探店”,出片率越高,打卡的人越多,正如网友们调侃的那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得拍出几百张照片。”
在出片率定律下,无论有再动人的风景、再香醇的咖啡,如果没有几张在社交媒体上拿得出手的照片,“来了等于白来”。
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下,出片焦虑和滤镜翻车也成为了常事。被困于出片率的年轻人们,常常冲着别人的打卡照而赶往一个网红店或网红景点,却经不起“奔现”的拔草现场。另一边,不少商家则看到了出片率的奇效,专门靠易出片的装修和打卡点“出圈”,“咖啡不一定好喝,但拍照一定好看”。
当然,也不乏商家为咔嚓不断的快门声感到头疼,贴上了“不消费请勿拍照”的告示……
从旅游到探店,“出片率”成为社交货币
从周一开始,00后成雅每晚睡前都会做一件事,打开手机上的种草平台,搜索“打卡拍照”、“新展出片”、“易出片咖啡店”等关键词,筛选出两三家出片率较高的周边游景点、展览或者小店,加入自己命名为“打卡收集册”的收藏夹。
而到了周五的晚上,成雅便会把这一周筛选出的打卡点全部分享在自己的姐妹群里,群里另外两个成员是成雅在当地的闺蜜,没有意外的话,每周末她们都会从群里的一大堆打卡点中选出最想去的两三个,相约一起打发时间拍拍照。
“其实大部分都是咖啡店、潮流市集或者周边的小众景点。”成雅告诉锌刻度,此前她周末总宅在家里,周末总是一晃而过,但自从和姐妹建了这个群,有了这样的约定,“从周一就开始期待周末的去处,连社畜生活都变得好熬一点。”
不过,建群快半年,成雅和姐妹们挑选周末目的地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初只是为了玩得开心,变成了得拍得开心。“我们都比较喜欢拍照,也喜欢发照片到社交媒体,所以越来越讲究出片率。”成雅举例,如果是选择一家咖啡店,她们往往会先看咖啡店店内店外的布景,“桌椅配色好不好看,窗外的风景和室内的灯光有没有氛围感,都需要考虑”。其次她们则会提前根据咖啡店的装修风格准备好更易出片的穿搭,“比如判断这家店偏韩系、日系还是美式、泰式,我们互相挑衣服时就会根据店的风格做调整。”
而在看其他网友发布的种草打卡帖时,成雅也会更先点开在标题中提到“出片率高”的。
和成雅一样,身处上海的汤汤则更在意出片这件事,“因为好友圈都很会拍照,朋友圈里总有好看的照片”。
“以前去旅游,我可能更多考虑的是这个目的地我喜不喜欢,但现在我更多是看这个地方容不容易出片。包括选酒店选民宿也是,我一般都会选择网友推荐的出片率高的地方。”汤汤告诉锌刻度,这一两年她去过不少地方的“小镰仓”、“小圣托里尼”,“很多时候就只是为了拍拍照,然后发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
事实上,像成雅和汤汤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小红书上搜索“出片率”,就能发现“出片率”已经覆盖年轻人的方方面面,从易出片的景点、咖啡店到出片率高的拍照姿势和道具,再到拍照选择的软件和修图选择的滤镜……而在微博上,关于“出片率”的话题也不少,其中#出片率超高的乐园分享#话题下已经有4.5万讨论度和超2500万阅读,而更早些时候的话题#樱花出片率也太高了吧#阅读量超1亿。
而包括近年流行起来的精致露营、徒步、飞盘等运动,也都开始强调出片率。此前去哪儿的相关负责人也曾告诉媒体,“帐篷+吊床+营地灯=露营氛围感大片是很多游客的共同认知,现在游客不仅关心舒适度,也更关心出片率。”
于是,当“出片率”成为年轻人们挂在嘴边的热词,出片也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货币。
小红书等平台寻找探店拍照的网友
锌刻度留意到,在小红书等平台,已经有不少网友开始发帖寻找同城一起探店拍照的朋友,“朋友都是周末放假,想找工作日有空的姐妹一起逛逛街拍拍照”、“想拍网感ins、日常生活类型的照片,或者探店户外打卡拍照都可以”、“想找一起拍照探店的伙伴,一起互拍”……
“有的是因为不是本地人,朋友比较少,有的是因为朋友不怎么喜欢拍照,那大家能在网上找到一起互相拍照出片的伙伴也挺开心的。”24岁的陈梓就加入了一个同城探店打卡群,在他看来,“这种以出片为目的的社交形式挺新的,也很简单,费用AA,大家一起互相拍拍好看的照片,既扩大了交际圈,也能丰富自己的社交账号。”
变质的打卡:“出片率”越高,“翻车率”也越高?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这大半年来,成雅其实也有过不少的“翻车”经历,“和姐妹冲着出片率而去,最后失望而归。”
成雅踩过的“雷点”不少:翻别人的照片时觉得某个咖啡厅装修挺好看,也特能出片,结果进了门才发现,拍得出高级有格调的照片的就某个角落,一堆人排着队等着拍照,咖啡味道一般却因为打卡人够多溢价不少;网上的“100%出片”景点,成雅和姐妹也去过一些,结果发现所谓的“天梯”往往就是一小段白色台阶,而有的“天空之镜”也不过是平平无奇的湖面;至于风格各异的民宿,成雅更是吐槽不断,“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所谓的小圣托里尼和小镰仓,定价巨高,房源特少,拍照也得靠滤镜”……
事实上,成雅提到的并非个例。
锌刻度此前也曾提到,以“出片率高”的网红民宿为例,在种草平台频频出现的网红民宿,同质化也较高:一部分主打时下流行的“侘寂风”,以日式简约的装修风格为主,色调主打黑白灰;一部分则主打美式风格,色调多彩亮丽,多配备大泳池;还有一部分则主打“小巴黎”、“小圣托里尼”,必备自制“棉花堡”、落地大白楼、旋转楼梯……然而,被流量捧出的高价,却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和携程等OTA平台,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踩雷”经历,而被提名的民宿不乏近两年来在万宁、厦门、福州以及各种小众海岛最火的那一批民宿。
“而且现在但凡有个地方拍照还行,遇上周末必定人巨多。”不久前,成雅和姐妹看到当地的一条老街有了新的布景,大型的猫咪玩偶和爱心气球,便相约周末去拍拍照,结果到了才发现,“仅仅是那个气球下面,就排着一长串的人等着,挨个过去一顿拍,后面的人都盯着看,我们几个社恐人只能放弃。”
“出片率”成为社交媒体上的高频词
这一点,汤汤也感同身受,“毕竟现在很多商家和景点也懂年轻人的打卡文化,自然会用出片率高,拍照效果好作为宣传点,但很多都是名不符实。”但更令汤汤感到苦恼的是,以前她为了“避雷”,总会找一些较为小众的展和景点等去拍照,“现在想找到个小众打卡点太难了,随手在各大平台搜出的小众咖啡厅或者小众景点,去了就会发现人山人海。而且往往人手一台相机等着拍照。”
此外,无论是咖啡馆等网红店、旅游城市的各类民宿,还是商业圈的各种展,实际上也都越来越难打破“同质化”的困境。“确实不管是前两年的国潮配色,还是这两年的露营装修,或者各大商圈做的大型玩偶等等,其实都越来越趋同了。包括每个城市的网红店、网红街差别也不大,有时候翻看以前的照片,都分不清到底是在哪家店拍的了。”汤汤称。
年轻人还会为“出片率”买单多久?
在汤汤看来,现在的打卡文化多少有点“变质”,“当越来越多商家悟出年轻人的出片率喜好,就很有可能本末倒置,把重点放在装修风格上,但产品其实很一般。”
这一点也得到了部分商家的认同。金雅是西南地区两家餐酒吧的主理人,她告诉锌刻度,“其实现在‘出片率’内卷很严重,光是以我们的餐酒吧行业为例,现在很多主理人都是年轻人,对各种营销渠道非常熟悉,所以尤其知道设置打卡点、烘托氛围感的重要性,确实有很多店的餐食酒水都一般,但是凭着装修风格就能有很高的客流量。”
“哪怕对于很大一部分客人而言,这类店属于‘次抛店’,就是去过一次不会再想去,但对于店家来说,一直有人来打卡,他的热度就一直在。”金雅觉得这多少有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其实很多客人就是花钱来拍个照,也不是真想好好吃顿饭喝杯酒。”
不过,也有不少商家对此感到不满,尤其是当许多人趁着“打卡文化”进行商拍后,已经有不少地区的商家在咖啡馆外贴上各种告示,提醒“不要在这里换衣服商拍,26一杯冰美式,就能拍拍拍半天,其他客人和我们都要被你们烦死了”……
有商家贴出告示
但为什么乱象频出,这届年轻人还是忍不住为“出片率”而心动?
百度的《“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显示,中国“95后”人口约为1亿,他们从小与互联网为伴,最爱刷屏、晒生活和吐槽。而《消费者报道》曾指出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照片和信息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分享个人生活方式、获取圈层认同等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这些资讯也成为了网红店铺宣传传播的另一个出口。
在这样的闭环下,“出片率决定传播力”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路径。
当然,伴随着“翻车率”逐渐增高,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意识到其中“雷点”不少。尤其是“出片率”逐渐成为了商家提升溢价的一大卖点后,徒有外表的打卡点或许将很难对年轻人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毕竟,仪式感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本质”。
只不过,更多年轻人或许还不知道,自己还会困于“出片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