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头豹受邀出席老虎&华西证券秋季港美股投资私享会,共同探讨医疗创新赛道新机遇

9月8日,老虎社区联合华西证券共同举办秋季港美股投资私享会,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首席分析师郝世超 受邀做客本次活动医疗健康专场,基于医药大健康资本视角,与观众们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如何挖掘医疗创新赛道新机遇 。

基于医药大健康资本视角,挖掘医疗创新赛道新机遇

据郝世超介绍, 中国的科技企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成长机会,相较于美股,我们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尚未完全完全进入最高市值公司的序列,占比仍可进一步提高。

这说明科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体系,才能奠定我们中国的科技兴国、科技大国与科技强国的基础。

作为科技硬实力的一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将在“十四五”规划医疗战略全景 推动下发展至新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之下,“十四五”规划医疗战略全景在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医疗保障三个方面有望达到新水平。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加强原创性,如脑科学、基因与生物技术等科技攻关。民生福祉相关指标预计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3.2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实现医疗保障95%覆盖率,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带量采购”等政策带来游戏规则的根本性变化,对行业传统的商业和运营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郝世超表示,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医药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美国的医药市场规模为中国的2.5倍,人均医药支出为中国的10.6倍。

2020年,美国医药市场规模为,524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美国医药行业规模将达到6,761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15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2,098亿美元,随着国内药企的持续发展,国内多项利好政策的执行,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规模将达到3,315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6%,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33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5%。

郝世超指出,2021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83款新药,数量创2016年以来新高。以药物类型来看,有38款化学药品,33款生物药,以及12款中药,其中中药的批准数与2020年的3款获批情况相比,2021年中药批准数激增,达到12款。

在疾病领域,以肿瘤药和感染性疾病药物为主,其中肿瘤药居多,共26款产品,占到新药总数的31%;其次是感染性疾病和内分泌代谢,分别占比28%和12%。在新药的医保覆盖和本土研发情况而言,2021年获批的新药中,已经有19款药物纳入了医保目录,而且新药中有10款是Fist-in-class新药,即第一个能治疗某种疾病的新药。

另一方面,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增加了74个药物,调出了11个药品,最后包括2,860个产品。其中高达80%的高申报成功率让一些新批准的药物也进入了医保目录,包括百济神州的帕米帕利和泽布替尼、和黄医药的索凡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

郝世超认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有力推动了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创新药在单一靶点上的激烈竞争使得药价竞争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同质化竞争促使医药最终价格更加符合市场规律。曾经PD-1(免疫抑制分子)抗体年治疗费用预计是30-40万,现在下探至3-4万,药价的变化让行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

另外,一些新的治疗方式也被成功纳入了医保目录,例如荣昌生物用于治疗目前尚缺乏治疗手段的常见HER2表达适应症的维迪西妥单抗。同时值得关注的是, 医保谈判平均降价幅度而言,2021年的平均降价幅度超过了50%,相比2020年的降价幅度也有所上升,有利于医保控费。

在各项利好医疗创新发展的因素下,郝世超针对医疗创新赛道进行了分享。首先是合成生物领域,他表示,合成生物学的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想要的物质。 与传统化学合成相比,合成生物学具有微型化、可循环、更安全的特点。

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等成本的下降成为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基石, 同时, 基础研究不断发展突破,带动合成生物行业加速发展。

1999-2018年的二十年间,合成生物学领域发表论文近40万篇,40.0%-50.0%的论文均在2014-2018年近五年内发表,表明合成生物学领域近年来基础研究快速发展,其中,中国2014-2018年发表论文数量占中国过去二十年发文量的比例最高,达到62.1%,表明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加速发展。

截至2020年年底,合成生物文章发表量超过1.1万篇,在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美国研究者发表的文章数量占比34.0%; 中国研究者占比13.0%,位居全球第二,在合成生物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郝世超指出,中国合成生物学企业以产品型为主,产品型公司处于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下游,医疗健康是合成生物下游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

在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提供DNA合成、基因编辑等底层技术的公司;中游是以菌株改造及自动化平台为核心的平台型公司,通过整合相应技术提供高效且可复用的技术平台;下游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各领域所需产品的产品型公司。

据郝世超介绍,平台型公司通过对底层技术进行整合,针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环节搭建高效且可复用的技术平台,从而为各行业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提升合成生物学行业效率。

目前,平台型公司针对的环节包括DNA设计、菌株构建、菌株筛选等,并结合自动化、高通量、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技术来提升相应环节效率。作为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平台型公司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即接受委托向下游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获得收入。此外,在客户需要时,部分平台型公司也会选择与客户共同研发技术或产品并共享收益。

此外,产品型公司处于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下游,直接面向各个终端领域进行生产。 郝世超认为,中国合成生物学企业以产品型为主,合成生物学在各个领域已有相应成果,在医疗健康、化工原料、生物燃料、消费品和农业方面均已有所突破。 产业链下游是合成生物学落地关键环节,而医疗健康是合成生物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

最后,郝世超针罕见病及肿瘤领域研究成果展开介绍,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罕见病及肿瘤等患病人数众多,存在大量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癌症新发和死亡数量逐年上升,患者人群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以及基因治疗为这些疾病领域带去的希望,成为了基因治疗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郝世超认为,中国的细胞免疫治疗市场规模,预计至2025年达到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9%。目前已有2款CAR-T药物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CAR-T凭借布局适应症广泛和生产工艺与成本不断优化的竞争力,作为中国创新药中发展的典型,已经进入到黄金时代,有助于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关于头豹

头豹是国内领先的原创行企研究内容平台和新型企业服务提供商。围绕“协助企业加速资本价值的挖掘、提升、传播”这一核心目标,头豹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库服务、行企研报服务、微估值及微尽调自动化产品、财务顾问服务、PR及IR服务,以及其他企业增长咨询服务等。

目前,头豹拥有10万+注册用户,5,000+行业赛道覆盖及相关研究报告产出,100万+原创数据元素,50万+合作专家,2,000+直播及视频内容。头豹用户覆盖了超过70%的投融资机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服务机构。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与头豹交流合作,请即通过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LeadLeo

👇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医疗行业 研究报告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