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数据太差了,2023年救楼市还有哪些大招可用?住建部长一锤定音

2022年的房地产,用四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惨不忍睹。惨在哪?铁锤说四组数据,大家自行感受:

第一,市场成交量断崖式下跌。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为17.9亿平、18.2万亿,2022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3.6亿平、13.3万亿,分别下跌24%、26.9%。另外销售额中有多少是“工抵房”,我们不得而知,有专业人士称,去掉“工抵房”部分,或许连10万亿都兜不住。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跌逾四成。规模上千亿的房企砍掉了一大半,2021年43家,2022年只有20家,销售额超过5000亿的房企,一家都没有。

另外,在铁锤看来,中国地产行业,2023年可能要全面告别民营房企“千亿时代”。换言之,2023年千亿房企阵营,可能再也看不到民营房企的身影了。

第二,全国房价普跌。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平均房价最高冲到10658元/平,2022年末,全国房价跌到9779元/平,相当于每平下跌879元,跌幅高达8.24%。当然,这还是粉饰后的数据,而且是全国平均数据,如果单计算房价下跌靠前的城市,可能有不少城市整体房价下跌了20%不止。比如东北的牡丹江,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房价整体下跌了21.7%。

像省会城市中,跌幅靠前的分别是贵阳、哈尔滨、太原、南昌、石家庄,全年跌幅均超过8%。

第三,房企销售业绩太差,叠加债务爆雷,融资受阻,拿地欲望大幅下降。尤其是民营房企,6成以上零拿地,30强民企拿地总额减少了近9成。

从全国22个主要城市土地出让汇总情况来看,超过70%的土地都被国企央企地方城投公司拿走了。

房企拿地积极性低,必然导致2022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前11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仅5.1万亿元,过去两年均超过8万亿,这意味着2022年地方卖地收入大概有2.5万亿的窟窿。

第四,全年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还没出来,但从1-11月的数据来看,丝毫没有见底的意思。

有不少机构甚至预测,2022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或跌破10%。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数据真的太差了,于是我们看到,最近这段时间,上至国家,下至地方都在积极伸出援手救房企、保交楼、稳民心,前有“四箭齐发”,帮助房企重新打通融资渠道,后有高层喊话“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猛灌信心。

铁锤说过,现如今的楼市,仅靠打嘴炮是很难救起来的,必须祭出更大的招数才行。那么2023年救楼市还有哪些想象空间呢?

1月5日,住建部部长倪虹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一锤定音给出了答案: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具体的做法是,对购买首套房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则降。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倪部长的这段话透露了巨大的施政想象空间,拆开来说有三个重点:一是,2023年针对首套房购买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会加大,比如降低首付比例,2022年首付比20%的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2023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到省会城市、强二线城市。

再比如首套房贷款利率,仍然有下调空间。事实上,就在倪部长接受采访后不久,央行与银保监会就联合发布了《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规定: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意思很明确,那些楼市过冷的城市,可以自主决定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换句话说,中央允许地方以调节商贷利率的方式,来引导消费者买房。

二是改善性购房,要全力支持。比如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孩的家庭,都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参考无锡、沈阳等城市实施的新规,铁锤觉得2023年会有不少城市跟进“多孩家庭购房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二孩、三孩家庭购房不占用首套房名额”等措施。另外,像部分城市已经实施的“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也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

三是“房住不炒”的底线仍然要坚持,国家明确支持刚需、刚改家庭购房,对于炒房投资仍然是严厉打击,不给这类人有入市的机会。

除此之外,铁锤结合近期重要部委、高层的讲话,总结2023年,国家在救房地产层面,还有四个“大招”可用:

第一,保交楼要快速推进,且必须有实质性进展,给犹豫不决的购房者吃定心丸,这点非常重要。

这一点1月5日倪虹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重点提到了,他的原话是“用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为什么说保交楼很重要?铁锤说一个真实例子,大家或许就能明白。我大学同学今年初的时候一直想买房,由于各种原因拖到年中也没买,重点来了,今年6月份“停工潮”事件发生后,他就彻底打消了买房想法,我问过他理由,他的回答干脆利落,让人无法反驳:我不想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凑的首付款打水漂,想比房价下跌、购房成本下降,这些我都不在乎,我最在乎的是房子能不能顺利交到我手上,现在开发商半死不活,买房一点保障也没有,我宁愿再等两年。

总结来说就是,2022年出现的各种楼盘停工、烂尾负面消息,严重透支了买房人的信心,也严重影响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很多有购房打算的买房人,2023年也不可能掏钱买房,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机构统计,光郑州一座城市,问题楼盘数量可能涉及14.5万套,这是什么概念?2022年在郑州购房的人群中,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买到了问题楼盘,或停工、或延期交付、或因资金链烂尾。也正是这些负面消息,正一点一点磨灭买房人最后那一点信心。

第二,2023年一线城市要有显著松动才行,发挥一线城市的领头羊作用。松绑不代表市场一定会上涨,要认清形势。

回顾2009年和2016年两轮楼市上涨,都是一线城市率先启动,然后带动二三线城市跟着复苏。简单来说就是,政策放松是从三线、二线、一线逐步放开;楼市回暖是从一线、二线、三线。

至于原因,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是城市价值决定的。直白点说就是,一线城市更容易人为制造稀缺性,从而引发大规模抢房,市场稍有利好,就会乘势而动。而一线城市注定承接不了全国的需求,所以当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子卖完后,过剩的需求又会外溢到二线、省会城市,这是过去二十年房地产的历史规律。

现在一线城市是有需求释放不出来,归根结底是政策在强压制,比如铁锤了解到,有不少人是因为外地有房贷记录,在上海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7成,只能贷款3成,无形中封堵了很多外地购房需求。

2023年一线城市如何松动?个人觉得有两点:松绑限购和取消认房认贷。比如本地户籍家庭,可以购买二套房;外地二孩以上家庭购房不限购;再比如,本地刚需换房,首付比例降至3成,二孩以上外地家庭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3成,二套首付比例降至4成等。

第三,房地产税试点,可以开启了。

前面我们提到,楼市负面消息,劝退了不少有意向的购房者。殊不知,一直悬在头上的房地产税,其实也吓退了很多购房者。事实上,过去这几年,每当房地产税出现新消息的时候,市场上总会出现短暂的“抛房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房地产税在起震慑作用——多套房持有者,担心房产税开征,持房负担大幅增加,面对未知的恐惧,有些人迫于房产税的威力,不得不选择卖掉手中多余的房子。

所以,既然房地产税早晚要来,这个事实不可改变,那么倒不如让这个“靴子”早点落地,这样也可以避免“悬剑效应”,有助于市场快速回暖。

开征房地产税,铁锤之前有讨论过,参照老美,房产税税基设置0.5%-1.2%,全国房屋全部征税,税率高低按房屋套数或评估价的高低计算,粗略计算每年征税额2.5万亿-5万亿,这部分的税收刚好可以填补每年卖地收入的窟窿。

当然,如果觉得税率设置太高,也可以参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税基设置低一些,但采取累进制征税的方式,每年房屋征税就如同交物业费。如此一来,房产税既不会影响居民消费,也不会阻碍居民的生育意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的财政收入压力。

第四,想方设法提高居民的收入。

还是那句话,现在大家不是不愿意买房,也不是没需求,更不是嫌房子多,而是收入预期严重不足,叠加口袋里确实没钱,所以很多人才搁置了购房打算。2023年房地产报复性反弹不是没可能,前提是大家的工资也都能迎来报复性上涨。消费信心来源于钱包,这么简单的道理,没有人不懂吧。

搜索建议:
热文

 抖音万怎么改成w(抖音10万音浪...

现在抖音平台上卖货、直播的用户非常多,在直播的时候也能够获得一定的音浪,那么什么是抖音直播音浪?收入怎么转化呢?抖音直播音浪,其实和显示中的人民币是一样的,只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