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人与琉球人),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有时成为“日本”的代称,例如“大和魂”即指“日本精神”。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民族、琉球民族、朝鲜民族的民族,同时也指不同于“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
大和民族是主要由原居住于东北亚大陆的日本海沿岸居民和太平洋海岛居民融合演变而成,其族是在古坟文化才完全形成,自身文化长期受到来自东亚大陆的影响,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又自成一派。
名称来源
日本民族自称大和民族。但若问日本民族为何以大和民族自称?“大和”二字却仍读作“亚马托(やまと) ?
恐怕能给以回答的日本人不过十之一,
”支吾不清。据在现今大和之地实际体验,
“牙麻托(やまと)之便读,
古代倭人即“山下”“山麓”之人。
圣德太子(公元 574—622 年)在《宪法十七、条》中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说明古代日本的统治者深知“和”的重要性。“和”乃和平、和睦、和谐之总义,亦可视为有小和、中和、大和之别。和平乃为小和,和睦可称中和,唯和谐方为大和。
在天平宝字元年(757 年)始定用“大和”二字取代“倭”或“大倭”官考工记》
年)始定用“大和”二字取代“倭”或“大倭”,但读音仍用“牙麻托”。
《周礼·冬官·考工记》“大和无灂” 贾公彦疏:云。“大和谓九和之弓,
《老子中经》之第七神仙为“太和者,天之魄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右方。
《易经》第一卦则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有(始于唐武德贞观,盛于开元天宝,即 713—756 年
“大和篇”“大和”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大人无亲无 ,疏无爱无恶,
显然,无论哪一种解释,
“大和”都是上好的词汇,寓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日本统治者以“大和”代“倭”,实为美化自身也。
摘自第9页第二段 序章 古代东亚世界中的中日关系 蒋立峰、严绍璗、张雅军、丁莉
大和抚子(日文:大和抚子 やまとなでしこ)
指代日本女性,本意是瞿麦。用来指代日本女性体现出其温柔而坚强的特点。